圖為搬遷群眾居住的新建集鎮一角。
“今年,我家種的枇杷收入了3萬多元,本來還可以多些收入的,主要是缺少勞動力,枇杷園管理得不是太好。這幾年,在移民局幫扶下,我們組收入6、7萬元的人家多的是……”正在果園里忙碌的開陽縣龍水鄉龍江村構皮林組村民盧開平開心地說。
盧開平所在的龍江村,是烏江構皮灘水電站開陽庫區的移民搬遷大村。該電站建設期間,整個龍水鄉共搬遷安置移民756戶3029人。在鄉內安置的317戶1045人中,龍江村共安置移民516人,占全鄉移民安置總數的49%。
烏江構皮灘水庫蓄水后,當地大部分平整低洼耕地被淹沒,剩余田地多以地塊較窄的坡耕地為主,在當地形成了庫區與移民安置區的“兩區”新格局。
針對“兩區”面臨產業調整、群眾增收、土地調平一系列新情況,開陽縣出臺移民后期扶持相關政策,重點在龍水、花梨、高寨三個鄉鎮的清江、翁昭、平寨、龍江四個移民區實施扶貧攻堅和富美鄉村建設。圍繞強信心、添活力、增收入三大中心進行整村推進,保障群眾穩得住、有收入、能致富。
“這幾年,縣移民局的同志經常到村里幫助群眾發展,更不要說鄉移民站了,搞產業扶持抓得很實,從經果林種植的種苗到肥料、農藥,全是移民局送來的,現在機耕道已經修到果園,硬化路鋪到了每家的院壩。”龍江村村主任代吉剛說。
代祖洪是龍江村營上組搬遷到新集鎮的村民,開了個日雜門市,平常一年能掙6萬多元錢。土地調平后,他家在移民局扶持下種了5畝的枇杷,現在還沒有大規模投產,投產后一年保守估算可實現收入4萬元。“現在的日子好多了,路通了,晚上串個門都不打電筒了。”代祖洪說。
截至目前,龍江村發展了3500畝枇杷、800畝柑橘、500畝血紅李等經果林體驗園區,帶動搬遷群眾實現增收目標。
“用發展來解決搬遷群眾問題,用增收來保障群眾能搬可穩,是這些年開陽移民工作整村推進取得的成效。”開陽縣移民局局長周航說。
來自開陽縣移民局的統計顯示,整村推進落地到龍江村的項目共計15個,投資達到760.55萬元,涉及經果林產業發展、經果林園區機耕道硬化、村莊環境整治、亮化和小廣場建設等。
龍江村所在的新集鎮陸續投入259.2萬元建成的6.9公里園區機耕道,覆蓋了當地全部果園;投入164萬元建成文化小廣場、山體公園、觀光亭、休閑長廊;投入244.35萬元安裝了513盞太陽能路燈,新建了公廁和垃圾中轉站,讓這個小鎮和周邊村寨煥然一新。
整村推進項目的實施,惠及龍江村5個村民組500戶1488人,夯實了龍水鄉建設龍湖小鎮、體育小鎮和開陽水上運動中心的基礎。
截至目前,該縣移民村整村推進工作共投入資金1億元,有力地確保了當地“兩區”建設快速推進,實現村寨靚、農家富的目標。
通訊員 李培遠 文/圖
蘆山縣委副書記、縣長周建華率隊開展國慶節前安全大檢查
市領導會見美國國會議員助手團增進雙方多領域交流合作
擘畫生態文明新藍圖 創造美麗鹽城新實踐 戴源接受江蘇廣電總臺“兩會議事廳”訪談
哈爾濱市委書記王兆力主持召開十四屆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六次會議
省財政下達宿州市2018年中央自然災害生活救助資金2600萬元
開陽縣“整村推進”添活力 靚了村寨富農家
韓立明赴解放思想大討論聯系點走訪調研
打贏藍天保衛戰太原市開展垃圾渣土大清運
市政協舉行“養老機構建設”提案協商會
市領導走訪慰問退役老兵
空調冷年“燒旺”專利戰 企業競爭模式已迭代
保山小伙身陷傳銷被禁20天 勒死“監工”后報警
陸應平新春走訪桐城經開區部分企業
江南水鄉烏鎮舉行春廟會
海豐:三環北路加厚減速帶噪音擾民 交通安全和噪音該如何平衡
西湖白堤草坪穿“棉衣”
三江湖畔馬拉松愛好者接力,傳遞感恩奮進力量
安徽省春節假期接待游客數居全國第六
貴陽市省重大工程和重點項目名單公布
班莊鎮開展石板石材行業環境專項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