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上護士會帶領老人唱歌、跳操等。
福瑞馨養老公寓每層設置了護士站。
護士每天為老人量血壓。
“住在養老院除了生活外,也要有身心醫養的功能。”88歲的王伯在選擇老人院時,更看重養老院“醫養”功能。老年人隨著年歲漸長,或多或少會伴隨身體機能退化、慢性病等,半失能或者全失能現象也逐漸增多,對于醫療康復的需求較大。日前,廣州市政府辦公廳印發《廣州市支持社會力量提供多層次多樣化醫療服務促進社會辦醫加快發展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提出廣州將全面放開在養老機構內設置醫療機構和在醫療機構內設置養老機構,鼓勵社會力量設置醫養融合體。
【養老機構】
有養老院管理及設置參照醫院
每層都設有護士站,每天3名護士值班,一名醫生值班。護工也會在醫生護士的培訓下,對照顧的老人進行醫學觀察
記者從廣州市民政局獲悉,截至2017年底,廣州市共有183間養老機構,其中82%的養老機構可以提供醫養結合服務(含內設醫療機構或與周邊醫療機構簽訂合作協議)。能服務廣州5萬多老年人。
廣州福瑞馨養老院是一家醫養結合的養老院,該院的養老公寓和醫院在同一座大樓,對于老人來說可以實現樓上養老生活,樓下做康復和理療。院長夏紅華告訴記者,養老公寓是2016年10月開業的,規劃設計是醫養結合為一體,配套建設了和廣州市中醫院合作的二甲醫院“廣州勤正中醫醫院”,醫院于2017年5月正式開業,已納入廣州市醫保定點醫院。該養老機構目前有200多人入住,以單人間、雙人間為主,價格大約在5000多元。“但如果是半自理的老人,費用約7000元每月;完全不能自理的,根據服務需求和房型不同,價格在9000元至1萬元之間”。由于是醫養結合的老人院,該院吸引的也大多數是年歲已高的老人,平均年齡近83歲,老人們或多或少伴隨身體機能退化、脊椎功能退化以及慢性病的困擾,因此就近有醫療服務也顯得迫在眉睫。以福瑞馨養老院為例,該養老院的200多老人,僅有三成是能自理的老人,其余老人基本是半自理或完全不能自理。“養老生活和醫療護理對于老人來說,缺一不可”。
夏紅華介紹,除去勤正中醫醫院固有的100多人的醫療團隊外,養老公寓的設置和管理也是參考了醫院的管理,每層都設有護士站,每天3名護士值班,一名醫生值班。“每天早上護士都會對老人進行身體檢測,例如量血壓等基本服務;上午會帶領老人唱歌、跳操、到康復室活動,下午老人則會進行麻將、桌球等康復活動,均有醫護人員引導。此外,每周會安排2次集中康復時間,老人們在一起相互鼓勵,營造共同激勵的環境”。此外,該院約40名護工都是經過培訓上崗,除了個別新來的,95%已持證上崗。“護工也會在醫生護士的培訓下,對照顧的老人進行醫學觀察。”養老院還引入社工服務,對老人進行一些心理陪伴。“接下來,我們還打算推出‘安寧服務(臨終關懷)’,讓老人在人生的后半程得到更多心靈的關懷”。
據介紹,該養老院設計養老床位700多人,但考慮到老人的醫療需求更高,該院將降低床位至500多人。“由于老年人在骨科方面的康復療養需求大,下一步,我們將增加一個骨科方面的醫院,更好的滿足老人的醫療需求”。
【醫院】
養老病區床位至少要等一年
將醫院醫療資源和養老院資源打通,養老院有固定的護士負責護理老人家。醫院每天都安排醫生護士到養老區查房
除了養老機構開設醫院外,一些醫院近年來也在逐步開設養老病區,提供養老服務,這樣的養老病區也受到市民的歡迎。
記者走訪了解到,在醫院開設養老病區,入住的老人每天都有醫院的醫生護士查房、評估身體情況。如老人身體不適,則可以直接轉入醫院相應的科室,進行治療。
為此,在養老市場上,醫療條件好的養老機構的床位比普通的養老機構顯得更為緊張。以廣州海珠區新海醫院為例,該院的新海頤養苑床位等候時間至少要一年;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五醫院與黃埔區老人院合作共建的“醫養結合”養老項目,床位等候也要超過一年的時間。
在廣州新海頤養苑,94張養老床位就在醫院的住院門診大樓旁。記者了解到,該養老院將養老服務與醫院提供的醫療服務結合,以專家會診、雙向轉診等方式,為有需要老年人及時提供醫療服務。“我們已經將醫院醫療資源和養老院資源打通,養老院有固定的護士負責護理生病的老人家。醫院方面,每天都安排醫生護士到養老區查房。”該養老院凌院長介紹。如老人生病倒地,醫院那邊可以迅速調動急救資源來搶救老人家。養老區和急診步行只有兩分鐘的距離。“病人下樓即可就診。”
據統計,由于有醫院強大的醫療資源作為“靠山”,廣州新海頤養苑每年養老病區老年人轉出院外就診的人數僅為個位數。
【患者】
醫養結合促使老人堅持康復
選擇醫養結合的老人,其實最首要的看重的是養老院的“醫”,以及就醫的便利度
今年60多歲的吳伯以前進行過脊椎手術,出院后癱瘓在床。半年多前,家人陪他選擇了福瑞馨。“進入養老院時,吳伯完全不能走,但在家人和養老院的鼓勵下,吳伯每天都到養老院配套的醫院進行康復訓練”。戴鉆飲是康復師,他介紹,老人住在樓上,每天下來醫院康復區做訓練。“半年時間,因為樓上樓下的便利,老人堅持下來了;另一方面也得益于家人的鼓勵、醫生的監督,起到的效果還不錯,他現在借助器材可以走路了”。戴鉆飲認為,對于老人來說,醫生要對其進行心理慰藉,這樣才能起到更好的效果。當然,吳伯每天的理療需要另外付費。
夏紅華介紹,選擇醫養結合的老人,其實最首要的看重的是養老院的“醫”,以及就醫的便利度。91歲的陳伯最近睡眠不是很好,昨天上午,他下樓到醫院約了醫生看診。醫生在看診后,對陳伯進行了針灸理療。陳伯和妻子都是高齡老人,在選擇養老院時也特別注重是否有醫療條件的養老院,最終選擇了這家。
88歲的王伯也如是表示,“我老伴也88歲,摔了一跤后生活完全不能自理,而我隨著年齡增長,走路也不如以前了。女兒帶我們選擇了醫養結合的老人院,我腰椎、頸椎也不好,以前還因此住過院。現在這里樓上養老、樓下有醫院,對我們來說方便。”王伯說,老伴曾經住過其他的養老院,但最后選擇了更換,來到這里醫療更方便。由于王伯夫婦一個是一級護理、一個是二級護理,費用也較為高昂,兩人每月需要交1.8萬元。
12下一頁全文閱讀
河東區扎實開展重點行業領域安全生產大檢查
天津備戰汛期:“中防瀝澇” 平穩度汛
[雙創雙修]高新城管:拆除園區企業6處違建
傾聽企業所思所想 共謀實體經濟發展
良渚人玩了5000年的潮牌 周日來了解一下
廣州超八成養老院實現“醫養結合”
掛車跑丟輪胎 司機渾然不知
環濠河景觀加速“美麗升級” 崇海大廈、如家賓館外立面改造出新,將于10月中下旬完工
87歲爺爺用熱水泡腳 腿上曲張靜脈突然破裂出血不止
各地加強宗教場所消防安全工作
聊城近期“輪狀病毒”活躍 專家提醒:預防很關鍵
公安局鳳城市局大興派出所積極開展防汛安全檢查工作
慶云46萬元獎勵創新創業人才
鍛造身殘志堅好精神 寶興縣殘疾人居家靈活就業手工藝編織培訓班正式開班
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多措并舉整治濕面生產小作坊
川藏鐵路中間段有望明年確定線路走向 時速200公里
【暖新聞·江西2018】老人十七年義務為居民理發
以文明提升助推“兩新”于洪發展
譙城區專題培訓精準扶貧村級檔案規范化管理工作
退伍軍人向母校捐贈2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