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臨安區於潛鎮光明村的數十位村民與村集體簽訂了土地流轉協議,光明村將把集中流轉的這300多畝農地,返租給臨安敖干農產品專業合作社,種植發展糧油產業。憑借此次土地入股,光明村獲得了41.5%的股份,村集體每年可增收10萬元—15萬元。
與光明村一樣,借助農村產權交易服務體系,實現村集體土地財產權的流轉、經營和抵押,壯大發展集體經濟的還有昌化鎮九龍村和島石鎮黃川村。前者借助土地流轉引進了工商資本,合作開發農業休閑觀光項目;后者集中流轉了1000畝茶園,統一對外招租。
過去一年,在臨安,借助項目扶持、開發旅游資源、盤活集體資產等“富村十條”政策,壯大發展集體經濟、實現“鄉村振興”的“好故事”還有很多。比如昌化鎮聯盟村、湍口鎮塘秀村,利用荒山荒地建設光伏發電項目,每個村年增收10多萬元;太湖源鎮指南村、天目山鎮月亮橋村,成功引進工商資本,共同運營村落景區;太陽鎮太源村、龍崗鎮相見村,通過回購農民舊房,招引外來資本發展民宿……
一個個“鄉村振興”的“好故事”離不開臨安財稅發揮的“四兩撥千斤”的杠桿作用。
近年來,臨安區財政地稅局充分發揮財稅職能作用,整合政策資源,強化資金監管,積極做好涉農涉稅服務,助力臨安農業農村現代化,實現“鄉村振興”。
為積極破解村級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來源單一的難題,去年,臨安區財政局探索實施了“資源入股發展生態旅游”、“土地股份合作發展生態農業”、“抱團異地發展物業經濟”等“富村十條”,整合財政資金4000萬元,扶持發展民宿、農村電商等“美麗”產業,提振村級集體經濟發展,使15個杭州市級經濟薄弱村摘掉了“窮帽”,低收入農戶可支配收入實現了17.4%的增幅。
同時,根據山核桃、高山蔬菜等生產經營企業特點,臨安區財政地稅局還積極組織涉農企業財務人員培訓,認真落實稅收優惠政策。去年,共組織涉農企業財務人員培訓3場次,惠及企業300余家,減免企業所得稅等各項稅收750余萬元,有效助力涉農企業發展。
去年,臨安還安排預算1600萬元,全力保障農村土地確權、賦權、活權工作。建成了全省首個農村產權交易平臺、全國首個高精度土地確權數據庫和農戶檔案數據庫,共計完成土地流轉交易5766畝,農民獲得財產性收入474萬元,農業新型經營主體通過抵押土地流轉經營權證獲得生產性貸款2250萬元。
與此同時,臨安還在全省率先開展村落景區創建工作,統籌專項資金2.13億元,制定村落景區臨安標準,引入金融機構專業監管手段,確保10個村落景區共涉及22個行政村、307個實施項目有序推進,目前已成功創成6個省級3a級景區村莊,指南村榮獲2017年國家級美麗鄉村示范村稱號。去年,臨安區財政地稅局還積極推進農村“污水革命、廁所革命、垃圾革命、庭院革命”,累計減免稅費172萬元,使臨安成為首批國家級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
沐浴一系列助農、富農的陽光雨露,去年以來,臨安已消除37個集體經濟薄弱村,對剩余的137個集體經濟薄弱村也落實了扶持項目。預計明年年底前,全區298個村(社)集體經濟總收入將超過30萬元/個,經營性收入將超過5萬元/個。(本站編輯 沈佳駿摘編)
溫州商品憑原產地證享進出口貿易優惠
東莞保稅電商貨物進口“港區聯動通關一體化”模式啟用
常德朗州高級中學:抓安全設施整改,迎新學期到來
全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和公平競爭審查工作會議召開
唐河縣黑龍鎮石灰窯學校組織慶國慶主題班會活動
財稅杠桿全面助力臨安“鄉村振興”
【金鄉縣】大蒜種質資源選育和連作障礙治理論壇在我縣舉辦
成品油調價窗口今日開啟
鄭蒲港新區企業登記窗口三舉措提升登記服務效能
御小教師在涪城區“四課”活動展評中獲“一等獎”
市第五中學爭做“光盤行動”實踐者
何良軍率隊到自治區國土資源廳匯報工作
淮陰“三嚴”筑牢高質量發展安全防線
車管所扎堆銷分 人工窗口銷分并不受新規影響
清鎮市:加快挪窮窩 全力斬窮根
白云社區積極做好老年證申領發放工作
景區研學旅游樂翻天 黃岡“小初銜接班”等您來
桐柏縣:市領導景勁松、張明體出席全市“一次辦妥”工作動員大會
高校畢業生注意!去湖北這些地方就業可補償學費,十堰在列
銀灘度假區“四車”現象抬頭 四車辦聯合銀管會出手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