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一大早,在蓬安“蜀北桑海”創業園,一些村民結伴扛著鋤頭,帶著鐵鍬等工具來創業園上班,他們平均每天收入有60多元。
當天,記者從全市返鄉下鄉創業推進暨就業扶貧工作會獲悉,近3年來,全市每年新增返鄉下鄉創業實體1.5萬余戶,我市返鄉創業活躍度居全省第二。為推動鄉村振興,助力脫貧攻堅,今年以來,我市大力實施“三下鄉工程”(人才回引下鄉、創業扶持下鄉、服務延伸下鄉),爭創全省首批返鄉下鄉創業示范市。
返鄉下鄉建創業園 群眾就近務工增收
7月16日,記者乘車行駛在蓬安“蜀北桑海”創業園園區道路上,映入視野的是成片成片的桑樹以及黃精、佛手等中藥材。園區處處可見忙碌的村民,有的在除草,有的在施肥,還有的在平整土地。
記者走近他們后注意到,因為天氣炎熱,他們臉上掛著汗珠。雖然辛苦,但人人都很認真地忙碌著。“我們按天算工資,每天六七十元,拿一份工資,就一定要好好干活。”在園區勞作的貧困群眾劉成勇說。
“這個創業園是蓬安縣創業就業示范基地,只是綜合示范園的一角。”蓬安縣就業局一名負責人說,“蜀北桑海”綜合示范園規劃面積3.2萬畝,輻射相如鎮、新園鄉、河舒鎮、利溪鄉、龍蠶鎮、天成鄉、柳灘鄉7個鄉鎮,帶動碧溪鄉、三壩鄉、開元鄉、楊家鎮、海田鄉、興旺鎮6個鄉鎮,平均每天用工量達2000余人,帶動無產業基礎的49個貧困村706戶貧困戶2100余人通過發展農業產業增收。目前該園已規劃布局五大創業項目,包括返鄉企業家祝啟強打造的“蜀北桑海”創業園;退役軍人謝萬洪領辦的“蜀北康養谷”及中藥材種植創業園;招引返鄉人員周世蓮創辦的蜀北“錦稻優香”創業園;村干部陳良創辦的“現代化蠶繭養殖”創業園;返鄉人員晏剛創辦的“中藥材種植”創業園。
蓬安縣“蜀北桑海”創業園是南充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動返鄉下鄉創業、增加群眾收入的一個縮影。2017年以來,全市嚴格落實返鄉下鄉舉措,一個個創業園在廣袤農村不斷涌現。如,西充縣通過實施園區引領、培訓提升、創業扶持、創業保障“四大工程”,建立縣、鄉鎮農民工返鄉創業園147個,扶持創業380戶,返鄉自主創業142戶,帶動就業18660人;閬中市通過聚合創業政策吸引力、資金支持力、培訓延伸力、平臺引領力、典型感召力,累計創建規模型返鄉下鄉創業示范園50個,新增農民工創業實體1.27萬余家,吸納就業2.3萬人,群眾在家門口就能務工增加收入。
實施“三下鄉工程” 返鄉創業有保障
記者從市就業局獲悉,今年以來,我市啟動實施“三下鄉工程”,大力創建全省首批返鄉下鄉創業示范市。<br> 市就業局局長曹代都介紹,南充創建返鄉下鄉創業示范市有良好基礎,主要表現在全民創業氛圍愈來愈濃,近3年來,全市每年新增返鄉下鄉創業實體1.5萬余戶,產品由農產品發展至初、深加工,產業鏈不斷延長。監測顯示,我市返鄉創業活躍度居全省市(州)第二,僅次于成都。
為創建全省首批返鄉下鄉創業示范市,我市抓住鄉村振興人才先行這個關鍵,實施“人才回引下鄉”工程,僅上半年全市就新增1.96萬個創業實體。根據計劃,我市還將實施“人才回引三年振興行動”,通過大力培育鄉村本土人才、回引農民企業家等各類人才、引進培育農業復合型人才、綜合用好激勵政策等措施,實現每個縣(市、區)每年培育人才和回引人才1000名以上、全市每年新增1萬戶農業經營主體,到2020年達到3萬戶以上,實現“回引一個能人,落地一個項目,新增一家實體,帶動一方脫貧”的目標。
在實施“創業扶持下鄉”工程方面,我市將系統綜合運用各類政策,完善創業激勵機制,激發創業主體活力,形成市場主體、財稅支持、金融扶持、績效突出的多層創業扶持格局,引導更多資金、技術、管理、人才等要素向鄉村流動,實現每個縣(市、區)新建1個標準化返鄉下鄉創業示范園、示范基地、創業街區的目標。
在實施“服務延伸下鄉”工程方面,我市將大力推進“放管服”改革,推動人社(就業)“四辦”(馬上辦、網上辦、就近辦、一次辦)服務“春天行動”,嚴格落實一般事項1個工作日辦理、復雜事項3個工作日辦理、特殊事項7個工作日辦理的“1+3+7”限時服務制。
貧困群眾有一技之長 增強造血功能助脫貧
“有了一技之長,我就有了穩定的工作和收入。”7月17日,市民吳斌準時來到日上車輪公司上班。他是公司的一名焊工,月工資4000余元。
吳斌是南部縣定水鎮人,曾經因為沒有一技之長,一直在農村從事傳統農業種植,日子過得緊巴巴。今年春節后,他參加了就業部門組織的技能培訓,學會了電焊技術,成了一名上班族。
記者從市就業局獲悉,我市大力推進就業扶貧,對16歲至60歲貧困勞動力逐一建檔,近3年來,有針對性地對農村貧困勞動力分類分層分階段開展“訂單式”“定向式”培訓,組織開展“扶貧專班”培訓和“送培訓下鄉”活動,累計培訓貧困勞動力3.5萬人次,今年上半年共培訓貧困勞動力7074人;創建就業扶貧示范村、扶貧基地、扶貧車間等各類就業扶貧載體169個,通過技能培訓,增強了貧困勞動力自身造血功能。
全市“三夏”工作已基本結束
“一鎮一品”精品培訓項目啟動 培養模具“專才”助推橫瀝模具品牌建設
廣州天河公安打造“智慧新警務” 微信報警可自動定位可發圖
合肥8個市直部門給出今年“任務書”
臨沂商城曬上半年成績單 市場交易額2500億元
南充返鄉創業活躍度居全省第二
集賢縣副縣長聶建輝檢查安全工作
鄂州經濟開發區開展“法治宣講進企業”活動
蘇州連續12年未發生較大林火
閩臺殘疾人同臺獻藝
嵐山區141名新錄用人員集中培訓
救助站里的堅守 在這座城市留“一道門”
我市春防集中免疫工作全面完成
河北省縣域醫療合作發展院長論壇在我縣舉行
省供銷社關于1—10月供銷社系統主要經濟指標省內及全國比較情況的通報
京東物流:比別人快三個「半步」
萬卓培率莞韶對口幫扶指揮部人員到我鎮調研
余姚嵐山仙境里 七彩山丘上花海絢爛 步步皆景
解民生、謀發展,走出一條致富路
全市集體協商工作現場推進會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