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新聞網記者 許靜 史樹梅 通訊員 盧立平
一條山海路從市區蜿蜒西行直達東港區三莊鎮腹地,鄉村振興的東風也穿過層層山嶺,吹進這片寧靜的山坳。
站在有“鳳凰不落崮”之古老傳說的龍門崮風景區,將視角向外延展:涉及上卜落崮、下卜落崮、上崮后、下崮后、窩疃、山東頭、吉洼7個村,占地25.47平方公里,包括綜合服務區、田園社區、現代農業產業示范區、耕讀研學體驗區、鄉村度假區、高標準雜糧林果產業發展區、田園康養農旅創新區7大功能區的龍門崮·田園綜合體,將鄉村振興的畫卷緩緩鋪開。
伴隨著車水馬龍、機器轟鳴,龍門崮·田園綜合體項目建設,正從圖紙上加緊落地。
從功能單一的鄉村旅游景點到新六產融合的田園綜合體,不斷放大的,是日照市鄉村振興發展的視野與格局。
前不久,市委書記、市長齊家濱在現場調研時鮮明地要求,要從統籌解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和“生產、生活、生態”融合的高度,對田園綜合體的空間布局、產業定位進行科學規劃、精心設計。
這注定是一篇事關山鄉未來的“破題之作”。新東港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經理張良團介紹,整個龍門崮·田園綜合體項目規劃整合林水、村落、農業、人文等各類資源,既有林果、蔬菜、花卉等傳統栽培種植業分塊布局,又涵蓋文化創業、農業產學研、休閑旅游、養生度假、戶外運動等“新六產”融合發展。近期2018—2020年、中期2021—2025年、遠期2026—2030年——規劃落實的時間軸,徑直指向山鄉崛起的遠方。
5月28日,該項目通過了山東省2018年農業綜合開發擬立項支持田園綜合體和高標準農田建設模式創新試點項目評審。
規劃一經成形,田園綜合體服務中心、文心學童農場、循環農業示范基地、有機農業生態園、石屋民宿、五谷雜糧種植基地、林果深加工研發中心等35個發展主體項目,創業者之家、農村電商暨“雙創”孵化基地、建設鄉村記憶民宿等5個發展配套項目正在加緊推進。
田園綜合體,帶來的不僅是山鄉巨變,群眾也正不斷從中獲益。
5月24日,在上卜落崮村西北部區域,昔日的荒山禿嶺已變成一片花海。幾十位來自周邊村的村民們正在打理著花草。
種花種草能填飽肚子、種來票子?種了一輩子糧食的莊稼把式,面對這一“靠山吃山”的新吃法,乍一開始還真轉不過這個彎來。如今,他們已就近當起了花農工、保潔工、保安,每天收入百元左右。
用不了多久,這片占地791畝的區域內,將有創意農業園、田間耕讀園、田園花海、兒童拓展樂園等項目落地。
原本三面環山、交通閉塞的上崮后村,如今,這個“省級貧困村”完全變了樣:村里不但修了路、治了河,還建設了月亮灣、游客接待中心、休閑亭、木棧道,由天寧集團租賃開發的14處古色古香的民宿即將開門納客。
“撂荒的土地全部流轉給公司租賃經營,所有村民參股,村里成立勞務合作社,有勞動能力的全部就近輸送到產業項目上掙錢,村里環境美,群眾文化生活也越來越豐富……”對于村莊的發展前景和百姓的幸福指數,53歲的村支書胡宗成充滿信心。
“田園綜合體各個功能區建設的一個重要做法,就是通過土地流轉等形式,將土地、山林等農業資源整合,統一規劃后引入新東港農業公司、好客山東文旅、青島星空旅投、榮安集團、天寧集團等多家實力公司加盟開發,就近提供大量工作崗位。”張良團表示。
未來,據估算區域內約60%的人口都可以從田園綜合體的建設中找到就業機會,同時不斷吸引技術、知識型青年返鄉創業。
省城隆重舉行國慶升國旗儀式
交通運輸部聯合公安部等單位約談滴滴公司
品牌高端化呼喚更多“聊·勝一籌!”一個品牌帶動一個產業集體抱團闖市場
堅持拆建并舉改善農村環境
從在“根”上“動土”看睢寧鄉村振興
融合中放大鄉村格局
全市有持證社工2763人
群英會武術館(林埠)詠春拳、跆拳道、少林拳有免費名額
郭家滿主持召開縣委常委會會議
新一代武警戰士七年從未回家 力爭成為軍事科技人才
崔學軍春節期間到廣州南站檢查春節期間安保工作
南大橋要穿“新衣”
用漆做的畫你見過沒?難得一見的漆畫作品展來到佛山
既要強制執行 又要讓企業“活下去”
春天公益團隊情暖貧困學子
公益徒步 倡導慈善(圖)
美麗南陽環保行 一步一景總關情 ——“環保杯”美麗南陽攝影大賽獲獎作品選登
市水務局局長赴華建集團調研上海海洋設計研究院建設情況
瑞士"防癌之旅"一趟46萬元 專家:說輸液防癌都是騙子
福州市惠民資金網榮獲首屆“中國廉潔創新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