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買車等貸款時需要開具收入證明,一些單位出于“關心員工”的好意配合虛開較高的收入證明,誰知埋下法律風險。記者了解到,一旦雙方產生勞動糾紛,有的員工以高開的收入證明為依據,要求單位支付相應的經濟補償。
市區某公司就遇到這樣一件尷尬事。柏女士去年3月應聘到該公司從事設計工作,雙方口頭約定工資為6000元/月。用工期間,公司一直未與她簽訂書面勞動合同,也未繳納社會保險。因公司拖欠2018年1月至3月工資,柏女士遂以此為由,通過郵寄方式單方與公司解除勞動關系,并向潤州區勞動人事爭議仲裁部門申請仲裁,要求用人單位按照約定的工資標準,支付未簽訂勞動合同期間的兩倍工資共6萬元,以及經濟補償金8000元。
庭審中,柏女士提供了蓋有公司公章的工資收入證明,內容包括柏女士姓名、性別、身份證號、開始工作工作時間、工作崗位和月工資數額(6000元/月),證明其約定的每月工資數額。對此,該公司予以否認,辯稱收入證明是為方便柏某買房向銀行申請貸款而出具的,工資數額并不真實。為證明她每月的實際工資數額,公司提供了工資發放的微信轉賬記錄。
收入證明中的月工資數額能否作為勞動者的月工資數額?根據《勞動人事爭議辦案規則》相關規定:“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與爭議事項有關的證據屬于用人單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單位應當提供;用人單位不提供的,應當承擔不利后果。”在這起勞動爭議中,公司雖對收入證明內容的真實性不予認可,但對證明本身的真實性沒有否認,并未提供有力證據證明收入證明虛假性、無效性。從調查看,對于微信轉賬記錄中的轉賬名目,每月的支付時間并不一致,不符合工資支付的周期性特點,不能作為工資數額的充分證明。
最后,在仲裁部門的勸導下,雙方達成了調解協議,該公司不得不按照月工資6000元的標準,支付了柏女士工資、經濟補償金等共計15000元。
像這樣虛開收入證明的事時有發生。市區一家單位的人事部經理陳先生坦言,經常碰到員工為了買房買車等貸款、辦理信用卡等,請單位幫忙開具工資足夠高的收入證明。一般情況下,單位出于幫忙的好意,多半睜只眼閉只眼。“有時盡管有顧慮,但考慮到同事間的關系,不得不幫這個忙”。一項調查顯示,出具虛假收入證明的多為中小企業或人員流動大的企業。其中中小企業普遍缺乏風險意識,認識不到出具虛假收入證明帶來的風險和危害,而人員流動性大的企業為了留住員工,一般會給員工開具滿足其要求的證明。
記者了解到,一些企事業單位也認識到其中的風險,對開具收入證明較為規范。市區某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表示,目前職工開具收入證明數量較多,其中主要為出國(境)或其子女出國(境)辦理簽證需要的收入證明和買房買車等貸款需要開具的收入證明。為了防范風險,單位特意對開具證明進行規范。比如提前3至5個工作日,申請人通過內網申請,完成內容審核及備案,并根據審核結果,在指定的時間內到人事勞資部門辦理。同時明確,收入證明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文書,所有信息都應準確、詳實,如有不實之處,將不予辦理。員工不得因為個人需求,要求出具虛假證明。
勞動仲裁部門提醒,一方面用人單位應建立完善的企業規章制度,按規定與勞動者簽訂書面勞動合同,及時規范工資發放制度。另一方面對于員工高開收入證明,應嚴格把關、予以禁止,或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可能帶來的不利法律后果。(潤仁 沈春來)
雅西高速瓦廠坪段斷道處應急搶險處治工程通過驗收 通車時間待定
900余名“鐵人”競速 長壽湖畔上演速度與激情
揚城出現“快遞隱私面單”手寫快遞單正在逐漸減少
“工商進萬企”服務全市高質量發展取得實效
鳳凰南街部分路段今起施工
好心“幫個忙”引來麻煩事 單位為員工虛開收入證明有風險
龍海:兩岸青年攜手 促進產學研融合
重磅微視頻《“一帶一路”5歲了,真好!》
(現場新聞)七旬婆婆臨終不忘交黨費
作風要養 善作善成
李暉主持召開永州市委常委會2018年第15次會議
騎征吳越 逐夢江南
亳州快速路最新進展如何?你想知道的都在這里~
打造城市后花園 舞鳳山片區推進提升改造工程
專家打造新時代特區版“楓橋經驗” 提升百姓獲得感
關于實施機動車限行交通管理措施的通告
治理欠薪 更要走心
市市場監管局積極構建食品、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整治長效機制
揚州租房市場大數據出爐 月租1500元最受歡迎
九畹溪鎮|石柱土家村來了“洋”專家(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