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津縣各級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鄉村振興”為目標,大力推進農業園區化、工廠化、品牌化發展,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深度融合,加快農業新舊動能轉換步伐。
連日來,黃河三角洲國際慢城特色農產品種植區進入集中采收期。新上市的“大寶石”西紅柿、北宋紫蘆筍等特色農產品以生態規范的管理和優秀的品質受到客商青睞。黃河三角洲國際慢城項目由浙江李子園股份有限公司投資3.6億元建設,計劃開發面積3000畝。項目突出溫泉、蘆筍兩大主題,重點打造四季花海、親子游園、溫泉度假、蒙古風情等九大板塊,讓人們深度體驗“慢城”這一新的旅游方式,成為今年利津現代農業的一大亮點。目前,慢城一期工程,包括文化廣場、26000平方米茶花、牡丹培育大棚、37000平方米蘆筍大棚、36000平方米動物園、稻草創意園、蒙古風情區等都已建設完成并對外開放。
今年,利津縣繼續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改革為主線,大力發展以“三產融合”為主要標志的現代農業,加快“鄉村振興”戰略步伐,拉開了新一輪農業“新六產”開發熱潮。以園區化、工廠化、品牌化發展為目標,鼓勵群眾廣泛開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培育新型經營主體和新興產業,加強“三品一標”和原產地認證,引導工商資本發展設施農業和精深加工項目。在鞏固禁養區關閉搬遷成果的基礎上,制定畜牧園區發展規劃,促進畜牧業轉型發展,積極創建省級畜牧業綠色發展示范縣。充分借鑒“新六產”綠色工廠建設經驗,著力培育黃河三角洲國際慢城、省級漁業公園等田園綜合體,開發農業旅游、教育、文化等多種功能,壯大農業“新六產”規模,提升傳統產業檔次。
全縣各級深入推進農村土地制度改革、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認真落實承包地“三權”分置制度,推進供銷社綜合改革,為新型經濟合作組織發展創造條件。制定實施村級集體經濟三年行動計劃,扎實做好下派幫扶工作,使集體收入3萬元以下的村實現收入翻番。努力打造鄉村振興示范工程,高標準規劃建設黃河生態經濟帶,爭取利用3年左右時間,完成灘區水利、道路、電力等基礎設施配套,完成19個灘區村的房臺加固改造,實現灘區美麗鄉村標準化全覆蓋,建設10萬畝產城融合發展核心區、精致農業引領區、高效生態農業示范區。
加強監督與管理防“反彈” 做好生態恢復保實效
100件優秀人民建議受表彰 信訪部門呼吁市民踴躍建言獻策
市衛計委積極督導委直醫療單位母嬰設施建設工作
重走長征路 體驗軍旅生活 云和激勵高層次人才愛國奮斗
努力建成區域領先現代商業銀行 萬廣明出席相關會議
利津:三產深度融合激發農業新動能
鞍山市第二十四中學優秀畢業生學習經驗交流會
臺風影響,舟山大部分游客提前返程
南昌市全球環境基金可持續城市發展綜合方式項目啟動
安全生產 迎戰高峰——嘉源水司召開安全生產領導小組會議暨6月份工作例會
市殯葬事務管理所以民為本打造"綠色"治喪環境
我市征集2018年服務業綜合改革專項資金項目
親歷汶川地震的張艷:回到臨沂陪伴著父母和兒子
長安區政協黨組召開專題會安排部署當前各項工作
樂山煙草開展基層領導班子年度考核及“一報告兩評議”工作
“真假駕駛證”藏玄機
浙江華誠建設工程招標代理有限公司關于紹興濱海新城開發建設有限公司紹興濱海新城科創園物業管理項目征求意見
孔祥永調研重點項目建設情況
十堰人才創新創業產業孵化園開園
貧困戶楊兵兵:養雞走上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