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學生想當“學生官”,是因為能給自己帶來申請獎學金、保研等實際利益,高校在這方面也應當重新整理思路,盡量避免事關學生重大利益的事宜與“學生官”牽涉太多。
近日報道,部分高校學生組織就像“小官場”,“抱大腿”“混圈子”“打招呼”等不正之風盛行。請吃奢靡浪費、選舉前各種手段拉選票等都只是常規動作,甚至有個別人為了謀得“一官半職”,要通過與學生組織干部談戀愛來獲得“提拔”。
其實,一些大學學生組織“官場化”、學生干部“官僚化”的現象,可謂由來已久。筆者在10年前上大學時,宿舍一姑娘正是我們院的學生會干部,由此知曉了某些學生組織的日常和細節。比如,幾乎每周都有幾場“重大且緊急”的會議,隔三差五地要外出聚餐,餐桌上要給“領導”敬酒,一些成員之間不喊名字,而以“部長”“秘書長”相稱,等等。坦率地說,學生組織的有些活動是有實際意義的,比如“暗訪”學校食堂,發現問題并敦促學校整改,就維護了學生利益,促進了學校改進工作。但在不少時候,對于普通學生而言,一些學生組織太過“高冷”,對普通學生的訴求和學校工作關心不多,倒是每天深陷于形形色色的寒暄、應酬、會議。
前段時間,某大學學生會換屆選舉的名單,也因為冗繁的機構、名目繁多的官職、等級明晰的職位而引發社會熱議。此次《半月談》的報道則又填充了此陋習具體的細節。有理由擔心,這些深諳甚至積極鉆營的“小官迷”們,將給周圍同學造成負面的影響。對他們自身而言,熱衷于“當官”,拼誰的職務大小、級別高低,心理扭曲是遲早的事。這樣的“學生官”會帶來怎樣的校園風氣,可想而知。
要革除學生組織內的種種弊端、陋習,首先當然要從大學生內部入手。最重要的當然是要樹立健康正確的價值導向,在學生組織內任職,不是為了“過官癮”“耍官威”,而是要抱著熱忱奉獻之心,為同學服務,為學校與師生搭建橋梁,為學校分擔一部分工作。唯有踏實勤奮地工作,才能不辜負同學與學校的信任。另一面,也要從嚴格管理入手,對學生組織的經費開銷、活動申報等理清脈絡,規范程序,強化落實,讓一些真正想干實事的學生干部有發揮余地,幫助他們免除不必要的人情與社交。并且可以引入退出機制,避免日常事務不合格的學生干部靠“混資歷”任職。另外,一些學生想當“學生官”,是因為能給自己帶來申請獎學金、保研等實際利益,高校在這方面也應當重新整理思路,盡量避免事關學生重大利益的事宜與“學生官”牽涉太多。
此外,“學生官”的問題也是一些社會潛規則潛移默化的結果。比如,一些高校里的教師與領導之間等級分級,普通教師想要晉升、評優,也需要“走后門”、拉關系等。社會上、學校里的類似“潛規則”,難免會對學生產生影響,帶來不好的示范。
大環境或許一時難以改變,但大學生卻可以從自己做起,改變校園里的陋習。不忘“青年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的良言,謹記“做青年友,不做青年‘官’”的教導,配合多方努力,“學生官”的現象就會越來越少。
少了硝煙味 年味依舊濃
至少180米!高鐵站前將建株洲最高樓
鳳凰臺社區開展電動車消防宣傳 警鐘長鳴安全同行
王玉君到臨沂宣傳文化系統調研 張宏偉參加
懷化市實驗學校舉辦青年教師課堂教學大比武
抱大腿 混圈子?別讓這些官場陋習毀了大學生
到2020年,呂梁市將打造10個市級“雙創”基地
中山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候車廳、路牌、車身宣傳采購項目(第三次)競爭性談判公告
我市進一步完善高校家庭經濟困難畢業生補助
我市收看收聽全省道路交通和消防安全電視電話會議
椏溪振興發展大會在高淳舉行 首次公布《中國國際慢城發展指南》
15萬人次“逛吃”2018年“食餐會” 會展產業已成長沙全新名片
貴陽啟動百日行動 專項整治餐廚廢物
市規劃局召開閩江沿線規劃管控部門對接會
助學貸款跑一次就好 費縣400名大學生辦助學貸款
易縣召開老干部座談會
吉陽區:把學習十九大精神熱情轉化為發展的強大動力
東莞企業向謝崗黎村小學捐贈教學電腦
莊承汶同志主持召開大塘涌、南箕涌、陳涌、赤沙涌生態環境修復及管理工作專題研究會
洛南出臺產業扶持獎補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