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屆全國文明城市名單經復查確認,繼續保留我市“全國文明城市”榮譽稱號。這是對我市鞏固提升文明城市建設成果的肯定,也對我們再接再厲、努力提升城市文明水平構成持續的鞭策。
“全國文明城市”是反映我國城市整體文明水平的最高榮譽稱號,成功獲得并繼續保留這一國家榮譽,凝聚著全市文明建設者的辛勤汗水。在深入開展文明城市建設的動員中,全市人民積極響應,體現了高度的主人翁意識和強烈的城市榮譽感,我們要向每一位自覺代表武漢形象、積極參與美好家園建設的市民表達由衷的感謝。
“全國文明城市”每三年評選復查一次,不是一塊永久的金字招牌,每一次評選復查都有更高要求。我們以每一次迎檢為契機,通過鞏固提升文明城市建設成果,推動解決一大批社會聚焦的重難點問題,一件件改善城市文明頑疾陋習,最終目的就是要提升城市美譽度、增強市民幸福感。
文明城市是中國社會文明進步的標志,“全國文明城市”的稱號既是殊榮也賦予了責任。蟬聯全國文明城市的武漢,在深化自身文明建設的同時,也刷新了城市文明的新高度,貢獻了自己的經驗和做法。每年推出“十大工程”,使得持續推動文明城市建設有了長期計劃;健全各行各業規章制度,完善市民公約、鄉規民約、學生守則等行為準則,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基本遵循;建立窗口行業測評制度,為群眾監督創造了有利條件;打造武漢城市留言板,成立網上群眾工作部,實施文明城市建設“負面清單”等等,一系列舉措為全國首創。
城市是人類的文明創造,是人類展開物質與精神生活的空間。馳而不息地抓文明城市建設,就是要使城市真正成為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家園。“文明”體現在城市生活的每一處細節,包括市容環境是否整潔美化,交通是否規范有序,出租車是否文明載客,社會治理是否和諧穩定,人們彼此交往有無文明禮儀,這些都影響著城市生活的內在品質,是我們感受城市溫度的直接體現。
文明建設只有起點,沒有終點,永遠在路上。對照中央的新要求和市民的新期盼,城市文明建設的腳步還不能停歇。今天的武漢,文明已成為市民的行動自覺,強大的熱情正是一股力量,讓這股力量更好的凝聚起來,共同筑力把文明城市建設推向新的高度,讓我們的城市更好的回應美好生活向往。
趙建平在市四屆人大四次會議上作的政府工作報告(摘要)
劉小濤在推動黨的十九大精神“進機關”座談會上強調:堅持實學實干實效 讓人民群眾得實惠
黃漢標到羅定市郁南縣調研時強調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全力推動高質量發展
砥礪奮進 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
黃花機場免費停車時間增至30分鐘
文明城市回應美好生活向往
張公山社區開展環境衛生整治工作
桃源理公港鎮“愛心群”捐資助力十中學子
張彤看望峨眉山高山氣象人
南非順德聯誼會盧偉亮拜訪市外事僑務局
考生及家長注意 微信也能查高考分數啦
奉節輪椅繡娘的“非凡”非遺夢:路過寒冬 終遇暖陽
村里有了“交通安全圖書角”
改革開放知識競賽下月舉行復賽決賽
前三季度蕪湖CPI上漲1.2%
屏南縣傳統村落文創發展模式 推動鄉村振興
大風藍色預警
宿州市促進“六穩”政策措施落地見效
市人大常委會中醫藥產業發展專題詢問動員會召開
頤和·大都薈:青奢公寓,觸手可及的小確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