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名字變了,更加突出創新。”在遞過來一張新名片時,東莞科技創新金融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梁燕強調了一句。不久前,這家重組而來的公司員工名片上,大多還印著“科技金融”,現在則多了“創新”二字。
名稱變化背后,新集團主體更多元了,方向更全面了,格局更開闊了,內涵也更全面了。原科技金融集團有限公司在升格為市屬一級國企的同時,被注入國弘投資公司、融資擔保公司、生物技術公司等資產,組成一個全新科技創新金融集團。
新集團被市委市政府定位為“東莞市創新創業和科技發展領域的產業基金運作平臺”“國有資本投資平臺”以及“科技金融服務平臺”。“我們將牢牢把握‘三個平臺’的定位,整合各方優質資源,引導社會資本流向我市優勢產業、重點新興產業,最終對標深創投,打造一個東莞本土主流的科技創新投融資平臺,助力東莞早日成為大灣區的先進制造業中心。”梁燕稱。
“呼優”:創新型一線城市呼喚更優創投機構
“你們集團到底是干什么的?”梁燕笑稱,從三個月前到集團上任第一天起,就不斷被人問到這個問題。作為此輪市屬國企改革首期四家重組整合的企業之一,剛組建的科創金融集團吸引了不少外界好奇的眼光。“這其實說明很多人對我市科技金融、對國有創投還不夠了解,這也是我們努力的方向和意義所在。”
為了回答別人的疑問,梁燕用了上述“三個定位”來解釋。這“三個定位”,精準契合了當前東莞邁向創新型一線城市的新形勢、新要求。
事實上,成立于2015年的原科技金融集團,正是在我市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背景下誕生。當前,東莞創新驅動發展迎來了升級版行動計劃,更重要的是,作為廣深科創走廊的“脊梁”,東莞正按照“一廊兩核三帶多節點”空間格局,積極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成果產業化基地。
在此背景下,原先“科技金融”二級企業的布局,在滿足全市更高戰略時顯得單薄而乏力。因此,在去年全市創新發展大會、推進廣深科創走廊建設動員會均具體提出要盡快成立一個更高層次的科技創新金融集團的要求。
新集團的設立,也向外界傳遞了一個清晰的信號:東莞希望吸引和培育廣大優秀的投資機構來莞發展。“套用市長剛剛在產業招商大會上的新詞‘呼優’,我們也熱誠歡迎深圳、廣州乃至全國全球的優秀創投機構來與我們合作,來布局東莞。”梁燕表示。
近年來,各地一批國有創投機構也紛紛崛起。從國企改革的角度來看,東莞組建更高層次科創金融集團,也是為了在金融投資等關鍵性領域,通過資產同質、經營同類等資源配置方式,打造一個承載能力更強、引領作用更大的國有龍頭骨干集團。
“用優”:聚優質企業用優秀人才
新集團層次的躍升如何體現?表現之一是科創金融集團整合了市屬國企中一批優質的投融資和金融業務資產。其中,三個二級子公司各有千秋:2012年就已在松山湖成立的東莞市生物技術產業發展有限公司,提前布局了我市接下來重點發展的生物技術產業;年輕的融資擔保有限公司,短短兩年多穩健發展,成為本土擔保行業中的領軍者;而國弘投資有限公司則是上市公司生益科技股東,也是長期專注于電子信息領域的老牌投資公司。
新集團的班子搭配也是一個多元化的組合。既有從政府部門轉到國企任職的,也有長期從事國企管理工作的,或是具有長期從事科技金融服務和創投業務經驗的,其知識背景也涵蓋法學、工商管理、金融學等多個領域。“年齡結構、知識結構、專業背景、工作經驗多方面都是強強聯合、優勢互補。”梁燕稱。
推動同類國有資產向優勢企業、優秀團隊聚集,是我市此輪國企改革的重要原則。不僅如此,新集團還在政策精神允許的范圍內,在選人用人機制上大力突破、創新。“要打破條條框框,真正給優秀人才施展的舞臺。”梁燕強調。
以旗下擔保公司為例。該公司原先由科金集團一位副總經理來分管。在了解到其優秀潛力,加上對擔保業務的重視,集團決定將擔保公司作為一個獨立板塊,由這位副總作為法人代表、總經理來專職負責。“對于新的擔保公司和高管,我們都給予充分的權限,通過集團來賦能。”梁燕解釋。
接下來,該公司還將大力招聘市場化的優秀人才進入管理團隊,充當業務骨干。“我們誠摯歡迎具有深厚行業背景和資源的高管人才,以及在北上廣深等城市的莞籍金融俊彥加入我們,在東莞大展拳腳。”梁燕笑稱,她現在要抓住一切機會打“招聘廣告”。
“培優”:破解優質企業的資本供給痛點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東莞坐擁雄厚的民間資本,也被金融機構冠以“金融綠洲”美譽。但無論是傳統產業轉型升級,還是新興產業科研創新,都感受到金融對實體經濟“輸血”不足。
問題所在,即是科創金融集團目光所向。在針對我市pe和vc投資狀況,以及我市科技型企業發展現狀和實際融資需求進行密集調研后,梁燕感到壓力不小,責任重大。在她看來,東莞金融業附加值占比較低,業態以銀行貸款的間接金融等為主,基金創投等相對薄弱。
“本土vc、pe不發達,深圳等外地的機構主要投向pre-ipo的‘白馬’企業,導致我市大量中小型科技企業得不到充分的資本支持,往往倒在黎明前的黑暗。這就需要國有資本擔負起使命,發揮引導資金的杠桿作用和乘數效應,撬動更大規模的社會資本投入,有效增加創投供給。”梁燕分析。
針對企業全生命周期和各類需求,科創金融集團希望能提供從種子基金到pe等一應俱全的服務。加上今后承接的市財政局、市科技局等部門發起設立的相關市屬基金,新型研發機構市屬股權,以及每年“科技東莞”工程部分資金,如此一來,集團內部不同業務聯動的優勢得到統籌放大。譬如,擔保公司在長期對企業貸款擔保的同時,能發掘出一批優質的、有潛力的企業,結合其他子公司的項目研判、投后管理等經驗,從而推動“投貸聯動”等新模式。
事實上,規模效益與協同效應很快就得到驗證。譬如,有了新集團的大力支持,三個月來,擔保公司所獲資源和業務快速飆升:原先合作的銀行從8家增加到11家,授信額度從28個億增加到60個億,開展的擔保業務額也從去年年底的10個億,增加到如今的18個億。
“創優”:對標深創投打造主流創投平臺
萬事開頭難。在科創金融集團的辦公室里,電話響個不停,員工步子邁得格外快,一切顯得緊張忙碌又充滿生機。三個月來,該公司建隊伍、立機制,在順利完成改革重組的同時,也進行了一系列摸底調研和思考謀劃。
頂層設計市委市政府已經給出,但“先手棋”是什么?“當頭炮”打哪里?需要精心布局、謀定后動。按照“三個平臺”的定位要求,該公司已經有了立柱架梁式的思考謀劃。一方面是集團本身“創優”,努力爭當全市國企改革創新發展排頭兵,樹立基金創投業優秀品牌。對此,該集團提出對標學習深創投等國內一流國有投融資機構。
另一方面,集團將對所投資的企業提供全方位的投后管理服務,充分發揮國企優勢,整合引入各方資源,推動企業快速成長,創造出更多骨干優質科技企業乃至獨角獸企業、上市企業等。一個初步目標是:三年內,爭取管理的基金規模超過10億元,投資科技型企業20家左右,成功培育“倍增計劃”企業10家左右。
這個“小目標”有著廣闊市場作為支撐。在近日的東莞產業招商大會上,東莞市提出未來重點發力新一代信息技術、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等五大領域。當前,東莞產業結構和企業生態也發生巨變,適合股權投資的優質項目和新興業態大量涌現。
“我們當以推進全市科技、金融和產業深度融合,助力東莞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和高質量發展為使命,牢牢把握粵港澳大灣區與廣深科創走廊戰略的歷史機遇,努力將集團打造成為粵港澳大灣區主流的科技創新投融資平臺。”梁燕說。
本文摘自:2018年6月25日《東莞日報》
全市打擊逃廢金融債務工作會議召開
天津新聞 (2018-08-28)
江陽區江北鎮奮力砍斷“貧困基因”
樂山出臺城鄉供水安全保障三年推進方案
恩施市開展鄉鎮文化市場大檢查
市交投集團:謀劃全市交通一體化大棋局 東莞交通一體化藩籬打通,重大建設承載力躍升
朱備鎮再進安徽特色小鎮影響力前十
排名從第9名上升至第4名
[民政局]宜昌首家老年人維權服務中心成立
今天立秋,暑氣難消 未來3天最高溫都可達36℃
App賬號注銷為何這樣難
三明市人大常委會傳達學習市委九屆七次全會精神
示范區城管局攻堅克難快速推進百城提質建設工作
華安縣積極推動農村幸福院建設
中秋假期東莞十大森林公園接待游客46.76萬人次
市住房局召開黨風廉政建設集體約談會
你的英姿,就是我們心中強大祖國的樣子
李子熟了 貧困戶笑了
“福”字能不能倒貼?武漢學者稱:都可以
民建商丘市委 “金秋助學”助寒門學子圓夢
一批仙游籍體壇新星耀眼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