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域經濟是全市經濟的基石。建設“成渝第二城”、爭創全省經濟副中心,必須有強大的縣域經濟作支撐。市委六屆八次全會提出構建“一主一副、區域協同”發展新格局,這是市委立足全局從加強對縣(市、區)工作領導、工作統籌的角度, 從推動縣域經濟競相發展、錯位發展的角度,作出的重大決策和全新定位。
“一主”就是支持主城三區做大做強,力爭經過幾年努力,經濟總量達到1200億元到1500億元左右, 其中順慶要建設主城功能核心區、 高端產業聚集區、宜居宜業示范區,高坪要建設城市門戶新高地、空港經濟新高地、對外開放新高地, 嘉陵要擔當實體經濟主戰場、新城新區主戰場、創新創業主戰場;“一副”就是鼓勵縣(市)爭創全市經濟副中心,力爭經過幾年努力,有一個經濟總量達到500億元到600億元的縣(市),其中閬中要成為旅游的龍頭、對外的名片、發展的主力,南部要當好縣域經濟發展排頭兵、 鄉村振興發展排頭兵、生態綠色發展排頭兵,西充要成為有機農業排頭兵、 鄉村旅游目的地、產城一體示范區,儀隴要建設老區振興示范縣、紅色旅游示范縣、美麗鄉村示范縣, 營山要爭當融渝發展排頭兵、綜合交通次樞紐、商貿物流集散地,蓬安要建設生態宜居江城、歷史文化名城、融南發展新城。
“一主一副、區域協同”,對各縣(市、區)發展作出如此明確的定位,這是市委六屆八次全會的一大亮點,也是這次市委全會的重大成果,還是“大學習大討論大調研”的重大成果,是集體智慧的結晶?!耙恢饕桓薄^域協同”發展新戰略新定位, 一方面支持三區做大做強成為我市經濟發展的主干主力, 目的就是發揮好三區綜合實力較強、產業和人才集聚度較高等優勢,在全國乃至全球范圍內吸納優質資源要素,輻射帶動全市經濟發展;另一方面通過打造各具特色的縣域經濟板塊,形成縣域經濟協調發展的局面。這個重大發展戰略決策的背后, 是市委對市情縣情的再認識再深化, 必將有利于各縣(市、區)發揮比較優勢,在錯位發展中實現協同發展。 各縣(市、區)的發展定位已經明確,指向十分清楚, 接下來就是要瞄準戰略定位,發展縣域經濟,堅定不移認真貫徹市委六屆八次全會精神, 根據新定位抓好相關產業填充, 做大做強做精獨特優勢產業。
瞄準戰略定位,發展縣域經濟,決不能只是以會議貫徹會議、 以文件貫徹文件,而是要當立說立行的“干將”、當開創開拓的“闖將”、當敢拼敢打的“猛將”;不當只求不出事、寧愿不干事的“太平官”,不當辦事?;^、干事踢皮球的“圓滑官”,不當難事躲貓貓、大事梭邊邊的“平庸官”。要跑起干事、跳起摸高,干在實處、走在前列,讓藍圖盡快從紙上走到地上變為現實, 早日實現主城三區經濟總量達到1200億元到1500億元的目標,早日出現經濟總量達到500億元至600億元的縣(市)。
瞄準戰略定位,發展縣域經濟,要一張藍圖繪到底。各縣(市、區)要嚴格按照市委決策、定位,發展經濟、發展產業。 發展什么產業首先要了解全國行情,要多調查市場、調研市場,既不要當井底之蛙,更不能夜郎自大,實事求是適度超前。要按照“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發展國家提倡的生態節能環保產業和新興制造業, 堅決杜絕落后淘汰項目上馬。
瞄準戰略定位,發展縣域經濟,要解放思想輕裝上陣。 要敢于試驗, 看準了的,就大膽地試,大膽地闖。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沖破思想觀念的障礙、 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 解放思想是首要的。”并特別強調解放思想在改革與發展中具有“總開關”作用。解放思想既要突破傳統體制機制, 又要避免簡單機械照搬照抄外地經驗模式,以不馳于空想、不騖于虛聲的實干精神和奮斗精神, 走出一條全新的適合縣域特點的發展路子。
新征程已經開啟,新定位更加明晰??h域強,則全市強。市委六屆八次全會提出, 力爭今年gdp突破2000億元、2021年突破2500億元、2023年突破3000億元、2025年突破3500億元的目標,這些目標的實現都要建立在縣域經濟突飛猛進發展的基礎之上。 我們要心懷奮斗目標,肩扛歷史重任,擊鼓奮進,快馬加鞭,為建設“成渝第二城”、爭創全省經濟副中心貢獻力量。
農業農村部來我市開展2018年第四次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監測抽樣工作
地鐵2號線西段未開通段塌方造成延安三路塌陷 無傷亡
成立合作社“抱團”奔小康
電影《新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3》上映 勾起數代人的童年回憶
市經信委組織開展信息消費試點示范項目推薦工作
瞄準戰略定位 發展縣域經濟 為建設“成渝第二城” 爭創全省經濟副中心貢獻力量
鎮海7500多名殘疾人辦事“零跑腿”
湖北省省委第一巡視組巡視公告
永定區務實參加長三角經貿合作洽談周活動
教師節庫里當體育老師
安陽市召開冬季清潔取暖暨散煤治理工作推進會
提高??趹獙?極端天氣能力
蒼溪縣全面啟動實施重點扶貧項目
腦洞大開,作業也要嗨!
泗縣市場監管局提供高效優質政務服務獲贊譽
我國最美冰川之一 甘肅透明夢柯冰川被封閉保護
筠連縣抓早抓好烤煙生產
市地震局召開2017年度黨建工作述職評議會
三封感謝信 為寧波公安“最多跑一次”點贊
荊州市減災委開展綜合減災示范社區考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