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談會上,調研專家為佛高區發展建言獻策。
8月3日上午,由珠江時報社主辦的2018第二屆專家調研佛高區活動進入座談會環節,來自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中山大學規劃設計研究院等單位的4位專家在實地走訪調研后,與佛山高新區主要領導互動,為佛高區未來發展獻計獻策。
專家們表示,佛高區要落實好“四個走在全國前列”的要求,就應充分利用優質的山水田湖資源,打造“花園城市”ip,邁向投資、人才、創新、服務、科技五個要素升級整合的“高新區3.0時代”,為爭創全國高新區20強、打造具有現代化水平的廣佛副中心提供源源不斷的新動力。
佛高區行動
狠抓戰略機遇打造生態美麗科技新城
目前,佛山高新區在全國高新區最新綜合排名已提升至第29位。離20強目標越來越近,佛高區所面臨的競爭對手也越來越強。橫向對比,省內的深圳國家高新區位列第2位,廣州高新區位列第10位,東莞松山湖位列23位,珠海高新區位列24位。
佛山高新區管委會主任、南海區委副書記劉濤根表示,作為佛山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的主陣地和創新驅動的主戰場,佛山高新區將緊抓粵港澳大灣區、粵桂黔高鐵經濟帶、廣佛同城、“一環創新圈”等重大戰略平臺建設機遇,積極把佛高區建設成為生態新城、美麗新城、科技新城,打造宜居宜業宜創新的高品質產城人融合的廣佛副中心,為廣東實現“四個走在全國前列”作出積極貢獻。
在構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上,佛山高新區將堅持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入開展全市唯一的“證照分離”改革試點,努力把政府經濟管理職能轉到主要為市場主體提供服務上,爭取更多省市區事權下放,打造一個集省、市、區、鎮四級一個窗口終結審批的試驗區,營造更有競爭力的投資、創業和發展環境。
在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上,佛高區也將堅持創新驅動發展,發揮國家創新型特色園區、國家知識產權試點園區、粵桂黔高鐵經濟帶合作試驗區(廣東園)、珠三角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等高端平臺載體的集聚效應,進一步吸引創新人才、資金和技術等;突出“互聯網+智能制造”轉型路徑,為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提供有力支撐;推動中小企業與中國發明協會合作,讓更多的科技創新成果在佛山高新區轉化使用;依托珠江西岸裝備制造按揭中心等金融服務平臺解決中小企業在智能制造、機器應用等資金不足的難題。
在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上,堅持深化交流合作,依托佛山西站加速廣佛同城化,對接廣深科技創新走廊,積極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建設好佛山高新區海外創新中心、北美和英國商務聯絡處等平臺,打造專業化、國際化孵化載體,引進海外高價值創新項目。
在營造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上,佛高區將堅持不懈提升民生福祉,全力打好大氣污染整治、水環境綜合治理、村級工業園整治三大戰役,落實“社區有網、網中有格、格中定人、人負其責”的網格化治理監管新體制,不斷提升社會治理社會化、法治化、智能化、專業化水平。
專家建言
升級整合五要素創造高品質便捷生活
“高新區1.0時代的特點是抓招商引資,2.0主要是為制造業提供創新環境,做孵化器、加速器,鏈接國內外創新資源。”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深圳分院總規劃師羅彥說,“佛山高新區今后要進入投資、人才、創新、服務、科技五個要素升級整合的3.0時代,其中,更長遠的核心競爭力是在南海大學城內或南國桃園周邊建設科學城。”
羅彥認為,產業體系成熟后,企業會不斷遷移、轉移,但是研發總部會永遠留在都市圈的科學城。科學城對土地空間要求不大,卻有大量的科研技術人才進行源源不斷的原始創新和研發。在科學城的建設方面,不建議把招商重點放在美國,可以吸引歐洲特別是德國的重型技術科研團隊。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研究員歐陽慧則認為,今后佛高區需強化高端制造、科技創新、金融服務、樞紐、生態五大功能。在金融服務方面,佛高區民營資本實力雄厚,可以探索建立民營銀行,促進中小企業和初創團隊創新發展。在生態方面,可以整合山水湖資源,打造山水共科技一色的“花園高新區”,形成新的城市ip。
佛高區進入3.0時代需從規劃方面頂層設計,重心在產城人融合。“高質量建設博愛湖、佛山西站、泛南國桃園、南海大學城四大片區應強調互動,博愛湖可以與佛山西站互動,創造一種高品質便捷的生活方式,泛南國桃園可以與南海大學城互動,給人才做更好的居住休閑配套。”羅彥說。
“地區概念也要變,不能是園區或鎮的概念,而是現代化的城市概念。”中山大學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李立勛認為,在發展理念上,要立足廣佛同城,在城市形象、城市氣氛、城市管理、城市生活上發力,創造吸引、承載、凝聚人才的環境。配套環境的打造不僅要滿足醫療、教育的優質便捷需求,還要有生態休閑、運動、社交的空間和良好的文化氛圍。“如果做得好,從廣州過來發展的人才下了班就不用跑回廣州,塞車也很麻煩,過程很辛苦,就留在佛高區,湖光山色,山清水秀,成本又低,在這里享受生活。”
媒體觀察
探索政媒合作新路徑打造智庫服務新標桿
作為佛山的主流媒體,珠江時報社連續兩年組織專家調研佛高區專題活動,為全國多地專家學者、媒體記者打開認識佛山高新區的窗口。今年比去年更進一步,活動結束后將形成專家調研報告提供給佛山高新區管委會。
“這是政媒合作的一次有益探索。”珠江時報社總編輯吳禮暉說,本次專家調研活動整合了專家和媒體資源,創新傳播方式,借助北京、廣州、深圳、佛山四地的專家外腦和國內權威媒體,為佛高區(獅山鎮)提供優質的智庫和廣泛有效的宣傳推廣服務。今后,這項活動將作為一個品牌繼續辦下去。
獅山鎮委委員、團鎮委書記關鈞宜表示,這次活動效果好,專家們在戰略定位、打造城市ip、功能布局等多方面為佛高區發展提供了很好的建議,希望珠江時報社今后多組織高層次智庫到佛高區有針對性地進行深入調研,為佛高區爭創全國高新區20強、打造高品質產城人融合的廣佛副中心提供智庫支撐。
在調研活動中,珠江時報社邀請了《第一財經日報》《21世紀經濟報道》《南方日報》等多家國內主流政經媒體對佛高區進行報道。“通過專家把脈,分享蘇州、廣州、深圳、東莞等國內城市高新區的先進做法和富有成效的改革創新舉措,佛高區發展思路會更清晰,探索更具特色、更富吸引力的改革舉措會更穩健,更容易找準方向和突破口。”《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杜弘禹說。
從2016年《今日佛高區》欄目的開辦,到連續兩年舉辦專家調研佛高區活動,珠江時報社在深入推進政媒合作、媒體融合發展中不斷邁出大步。特別是珠江時報獅山全媒體新聞中心自今年3月28日正式啟用以來,一方面為各媒體打造一個服務融合的平臺,另一方面加快融媒轉型,在新聞宣傳、視頻直播、輿情服務、智庫建設等多領域發力,更好地服務佛高區(獅山鎮)發展。今后,獅山全媒體新聞中心將通過全媒體深度融合,繼續向媒體型智庫發力,不斷推出政媒合作的標桿活動項目,實現傳播最廣化、價值最大化,更好地服務于佛山高新區及其核心區獅山鎮的改革發展。
文/珠江時報記者肖堅 圖/珠江時報記者方智恒
沅陵“百老千童”宣講紅色故事
我市通報城鄉“創衛”一體化工作近期檢查評比結果
“創衛”不達標 上臺領黑旗
圍場獲評“中國天然氧吧”創建地區稱號
2018年高校畢業生求職招聘周正式啟動
廣東:以后職工提取公積金不再要身份證復印件
打造現代化廣佛副中心邁向“高新區3.0時代”
西坪小學七巧科技工作受關注
晚上看不清300米冰塊成路障 環衛部門:將聯系環衛人員清運
略陽7年放映勵志愛國教育影片1300余部
帶上爸媽去過節重陽節,十堰這些景區有優惠
省運會群眾比賽項目橋牌比賽青川落幕
銅川市召開小麥“一噴三防”現場會
為企業提供職業培訓 為當地提供學歷教育 南京高校紛紛走進“一帶一路”國家辦學
“我和春天有個約會”社會愛心人士帶領孤殘兒童春游賞花
安徽一微信公眾號涉及“標題黨”違規被關停
怒江西紅柿將運抵珠海 12日可在星園市場購買
鼎城區以賽促學落實“新課標”
市環衛處部署開展“干干凈凈過大年 紅紅火火迎新春”環境衛生專項整治行動
武強縣檢察院組織黨員干警到西柏坡進行主題教育
無棣縣:縣文化市場綜合執法局:加強冬季文化市場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