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馬保群
新年伊始,一場多年未遇的范圍最廣、強度最大、積雪最深的降雪,席卷信陽大地。風雪肆虐,道路積雪上凍了,卻割舍不斷深深的牽掛;房屋棚圈壓垮了,卻壓不倒頑強的信念。這是一場人與自然的抗爭,這是一次對我市民政系統的嚴峻考驗,這是一組彰顯人間大愛的畫卷,這更是凸顯民政人眾志成城、抗擊雪災的縮影。
聞災速動 民政干部沖鋒在前
2018年1月3日至4日,信陽普降特大暴雪,給交通運輸、農業生產、群眾生活帶來嚴重影響。災情就是命令!市民政局第一時間召開緊急會議,轉發《河南省減災委員會辦公室關于切實做好受災群眾冬春生活救助暨新災應對工作的通知》《信陽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轉發河南省政府辦公廳做好近期我省暴雪天氣防范工作的緊急通知》,督導各縣區民政局啟動應急救助預警,指導開展應對暴雪冰凍天氣工作,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最大限度地減少暴雪冰凍天氣造成的損失。
沖鋒在前,黨員干部是百姓最堅實的靠山。1月4日一大早,市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周強帶領工作人員,冒雪深入救助工作一線,對信陽火車站、汽車站、繁華街道等重點區域進行專項巡查救助,現場指揮開展救助工作。而此時,各縣區民政系統工作人員也紛紛走上街頭、走訪農戶、走進社區,掃雪除冰、訪困扶弱、保障民生,清掃道路積雪,在風雪中書寫下了兩個厚重的大字——“責任”。
忠誠奉獻 詮釋民政為民情懷
“不漏掉一個人,不漏掉一個角落,確保群眾有飯吃、有衣穿、有干凈的飲用水喝、有臨時住處、有病能得到及時醫治。”這是全市民政系統干部職工的共識。面對雪情災情,全市民政系統秉承“民政愛民、民政為民”宗旨,講奉獻、鑄忠誠,開展巡查工作,轉移受災群眾,慰問弱勢群體,查看受災情況,排查安全隱患,幫助解決困難。
災無情,愛永駐,溫暖就在身邊。各級民政部門一把手帶隊,組織人員、機械,對道路路面、人行道樹木積雪進行了清除,對倒伏、斷枝樹木進行了清理;及時成立救災救援物資采購領導小組,建立健全救災物資緊急采購、儲備和調撥機制,目前市本級第一批采購的10多萬元救災物資已發送受災群眾;全面加強中小學校、敬老院等人員密集場所的安全檢查,全力保障水、電和通信正常;實行24小時值班制,晝夜在街頭開展巡查救助,為露宿街頭或隱居在不遮風不避寒場所的流浪乞討人員送去棉衣、棉被和食品;對轄區因暴雪造成滯留的司機和乘客進行慰問救助,發放方便面、礦泉水、火腿腸、面包等食物;走訪慰問貧困戶、五保戶、低保戶、鰥寡孤獨戶等重點對象,實施救助、補給……
截至目前,全市共對191所農村敬老院進行安全排查和走訪慰問,做到“全覆蓋”,發現并排除各類安全隱患57起,發放棉衣1018件、棉被1153床、米320袋、面273袋、油248件、肉1625斤以及棉鞋、棉褲等一些救助物資。慰問救助困難群眾1.32萬戶、3.09萬人,其中低保對象0.58萬戶、1.49萬人,特困人員0.38萬戶、0.4萬人;轉移安置困難群眾308戶、571人,其中低保對象69戶、154人,特困人員186戶、203人,發放慰問救助金25.65萬元、棉衣1913件、棉被5188床、米3065袋、面2097袋、油2452件、肉687斤以及方便面、火腿腸、面包、礦泉水、取暖器等物資,確保困難群眾不挨餓、不受凍。
一雙雙火熱的手、一顆顆熾熱的心,把春天般的溫暖傳遞到千家萬戶。全市民政系統干部職工挺身而出,用扎實的抗雪救災工作搭建起黨同人民群眾血肉聯系的堅實橋梁。哪里有災,就奔向哪里;哪里有難,就奮戰在哪里。關鍵時刻,可敬的民政人成為抗雪救災的先鋒隊,解難濟困的生力軍,他們用如火的熱情和頑強的斗志,譜寫出一曲溫暖人心的大愛之歌。
市委組織部召開干部職工會專題學習近期中央、省、市領導重要講話精神
慈利縣召開扶貧開發領導小組第九次會議
福田廁評④|賽格電子市場公廁設備故障 “迎考”得分墊底
鄭州老小區住宅加裝電梯 首部電梯主體安裝只需要3天
西安環城西路玉祥門隧道車禍6傷者脫離危險
全市民政系統全力做好抗雪防凍救災工作
學習貫徹市委七屆五次全會精神 加快旅游發展
南通漢中共青團交流協作 以項目建設助力扶貧事業
為推動全面振興提供堅強組織保證全市組織部長會議召開
市旅游發展委員會主任樊木:不斷推動三亞旅游接軌國際
男子私伐店前路樹被拘留
愛心涌動,情暖中心——株洲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愛心捐款小記
瀘縣召開“社社通”工程現場會
不斷擴大殘疾人接受職業教育機會
市發展改革委到聯系鄉鎮指導農村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工作
西媒盤點人類遺留在月球上的10樣物品
吳群剛帶隊檢查安全生產和節日市場供應及慰問一線值守人員
未來幾天杭城仍走“高冷風”
瀍河區召開區政府廉政工作會議
健康義診 方便群眾“求醫問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