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新聞網訊(通訊員 宗禾)去年12月2日,禹會村遺址、雙墩遺址成功通過國家文物局綜合評定,進入第三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立項名單,標志著我市文物保護利用工作進入新階段。8月9日上午,蚌埠市文物保護利用暨蚌埠雙墩、禹會村兩處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工作匯報會在國家文物局召開。市委書記汪瑩純主持會議,國家文物局副局長宋新潮、文物保護與考古司司長閆亞林,安徽省文化廳廳長袁華、省文物局局長蔡小莉,市委常委、宣傳部長謝兵,市政府副市長張曉靜,市政協副主席、淮上區委書記洪斌等參加會議。
在聽取蚌埠雙墩、禹會村兩處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規劃及工作推進情況匯報后,宋新潮對蚌埠文物保護利用工作和雙墩、禹會村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推進情況給予充分肯定。他說,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要注重公共性、公益性,圍繞“保護、考古、展示、闡釋、體驗”,明確定位、突出主題,高起點規劃建設,做好出土文物展示和解讀文章。要加強地方立法,研究制定遺址公園保護條例,劃定保護區域和建設區域,明確考古遺址公園管理建設主體,加快景觀塑造、環境綠化,建立遺址本體與周邊環境的配套保護管理制度,整體提升遺址保護展示利用水平。
汪瑩純在主持會議時,首先代表市委、市政府對國家文物局、省文化廳及各有關方面給予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謝。他說,蚌埠地處千里淮河與京滬鐵路交會處,因古代盛產河蚌而得名,又稱“珠城”,素有“文化搖籃、帝王故里、歌舞之鄉、山水城市”之美譽,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做好文物保護和考古利用,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時代賦予我們的歷史使命。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傳承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論述,認真貫徹落實國家文物局和省委、省政府及省文化廳的有關要求,把雙墩、禹會村兩處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作為蚌埠“十三五”時期文化建設的“頭號工程”,加強組織領導,完善規劃體系,創新建設機制,加大要素投入,將雙墩、禹會村遺址打造成為“國家記憶工程”,在文化遺產得到有效保護的前提下,實現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文化效益的統一,為把蚌埠建設成為名副其實的淮河流域和皖北地區中心城市提供更加有力的文化支撐。
袁華在講話中說,近年來蚌埠市的文物保護利用工作走在全省前列,特別是蚌埠雙墩、禹會村兩處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立項同時獲得國家文物局批準,標志著蚌埠市的文物保護利用工作邁上新臺階。希望進一步突出主題、明確定位,高起點、高水平規劃,全力推進遺址公園建設各項工作,省文化廳將在政策、資金、人才等方面給予有力支持。
謝兵匯報了雙墩、禹會村兩處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推進情況。
唐家山堰塞湖特大橋全線貫通 預計八月底通行
修文縣教育局:“樹不怕多栽”——修文教育人的情懷
晉老太家的庭審會
天寧區:省人社廳調研組來天寧區調研走訪
感受古絲綢之路上西域服飾變遷
蚌埠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工作匯報會在北京召開
“凈車行動”不松懈 兩輛渣土車因車體不潔被扣10分
綿陽舉辦陽光體育運動現場推進會暨展示活動
三臺縣委副書記吳明禹、縣人大常委會主任楊增輝帶隊到巴中市考察七彩林業項目
提升管理服務水平 讓人民住有所居
楊光遠副市長赴盛大游戲公司考察
贊贊贊!28家地市黨報齊發力 ,助陣寶雞發展大會~
深高俱樂部地塊將被收回 深圳該有自己的中央公園
從萬里尋親的故事中尋找當年的勇氣與堅韌
瓜洲鎮舉辦慶“七一” 暨“優秀微黨課”評比大賽
大力弘揚新時代企業家精神
后峰會時代青島夜游日漸火爆 島城旅游進入井噴狀態
鵝山路一獨居老人家中身亡,家人上門尋找才發現......
如何辨識非法集資
有備無患!珠海漁船紛紛回港避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