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智慧火花 共謀發展大計
市人大代表審議《政府工作報告》等報告發言摘要
1月7日,市四屆人大二次會議上代表們正在聽取市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 張延林 攝
1月7日,市人大代表圍繞《政府工作報告》以及市人大常委會、“兩院”工作報告展開審議,大家各抒己見,充分發表意見建議,表達心中所想、民心所愿,凝聚起智慧的火花,共謀亳州發展大計。
代表熊國洪說,《政府工作報告》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站位高遠、主題鮮明,全文用187項數據、32項榮譽和多項民生工作成就說話,全面客觀、令人信服,對存在困難和問題的分析符合亳州實際,切中要害、令人警醒。報告中提出的新興工業強市、現代農業強市、文化旅游強市和新型智慧城市、健康養生城市等目標任務思路清晰、科學務實、催人奮進。
代表陳長安感慨地說,2017年是新一屆市政府開局之年,《政府工作報告》總結成績亮點紛呈,主要經濟指標增速繼續保持全省前列,加快實施“地凈、路暢、水活、天藍、林擁城”工程,城鄉規劃建設管理工作扎實,實現了新城展新貌、老城換新顏,社會治理能力大幅提升,信息化建設全國領先。2018年工作安排體現了穩中求進、優中求快、奮發有為的總基調和高質量發展的根本要求,符合亳州實際,是奮力走在皖北振興前列、建設現代化五大發展美好亳州的必由之路。
代表吳斌認為,《政府工作報告》通篇貫穿了黨的十九大精神,深度契合了中央和省委精神,充分反映了全市人民的意愿和心聲,總結成績實事求是,謀劃發展站位高遠,提出措施得當有力。
代表許紹普說,《政府工作報告》充滿正能量,近年來,我市互聯網+、智慧城市建設、我家亳州、我要貸款平臺等便民、惠民創新工作走在全省前列,一項項成績清單凝聚全市上下辛勤的汗水,老百姓幸福指數得以進一步提升。響應“亳州老鄉,請您回家”的號召,百姓的創業熱情進一步高漲。
代表孫剛說,市人大常委會堅持以五大發展理念為引領,服務亳州發展大局,圍繞人民群眾關心的熱點和難點問題,努力推進依法治市進程,保障我市經濟社會健康發展。2018年工作任務緊緊圍繞建設現代化五大發展美好亳州和五項工作任務,方向明確、重點突出,必將開創新時代人大工作新局面。
代表仲孝宗說,市人大常委會和“兩院”工作報告,與習近平總書記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貼得緊、與人民對幸福美好生活需求貼得緊、與亳州市發展實際貼得緊。創新社會治理法治思維,監督作用發揮明顯,極大地推進了全市法治建設水平。尤其是市人大常委被賦予地方立法權以來,主動擔當作為,出臺了《亳州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符合工作需要,合乎民情民意,為打造文化旅游強市提供有力的法律支撐。建議進一步加強軍地協作,更好地維護軍人軍屬合法權益,“兩院”工作既要圍繞全局加大執法力度,又要進一步回應好基層群眾的期盼和呼聲。
代表張清杰說,市人大常委會深入開展法律監督和工作監督,堅持人民至上,保障民生福祉,察實情、問民情、解民憂、聚民智,為加快依法治市進程、促進亳州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兩院”在亳州經濟社會發展進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新的形勢給“兩院”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會發展、經濟建設、國防建設都離不開司法機關的大力支持和保障。 “兩院”應在加強自身建設的同時,進一步提高辦案的質量,更好地堅持公正司法、嚴格執法,全面落實司法為民的各項措施,為人民群眾辦實事、解難題,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真正做到讓黨和政府放心、讓人民群眾滿意,為我市實現奮力走在皖北振興前列目標作出更大貢獻。
在對各項報告談感想的同時,與會代表還圍繞創業扶持、文明創建、鄉村振興等民生問題積極建言,并提出針對性的意見,充分履行人民代表的職責。
代表卞凱民說,自市委、市政府發出“亳州老鄉,請您回家”的邀請以來,遠在他鄉的亳州老鄉響應市委、市政府號召,積極返鄉創業、助力家鄉發展,涌現出一批返鄉創業的成功典型,返鄉創業者尋找到了適合自己的新空間、新項目進行投資或二次創業,同時也吸引大批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就業,為助推家鄉發展作出了貢獻。為了讓更多在外創業有成、有志回鄉尋找新發展的亳州人士返鄉創業,建議進一步加大對返鄉創業重點企業的扶持力度。
卞凱民建議,在現有返鄉創業的典型企業中,遴選3~5個在行業中領先、經營模式新、具有自身特色、快速成長型的重點企業,從法律援助、稅費減免、頂層設計、技術研發、業務拓展等方面,進行有針對性的幫扶。制定出臺返鄉創業獎勵政策及人才引進落戶政策,對創業公司設立“星火計劃”和“小巨人”計劃,重點支持與獎勵。對有上市愿景的返鄉創業企業予以重點支持,幫扶上市,以脫貧攻堅的精神,把想創業、能創業、創成業的重點企業的總部設在亳州,為亳州經濟發展帶來新的增長點。
代表楊廷文說,《政府工作報告》提到穩妥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全面完成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任務,開展農村“三變”改革試點。要把這項歷史性的改革圓滿完成,達到預期目標,村級民主監督要充分發揮力量。當前,村級資產、財務管理還比較粗放,與農村經濟發展不協調,主要原因在于村級監督沒有真正落實。2017年12月4日,新華社發布了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建立健全村務監督委員會的指導意見》,希望相關部門在各級黨委、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根據各縣區、鄉鎮、村的實際情況,認真研究中央政策,加快落實村級監督機制創新,切實發揮監督職責。
代表李倩建議,政府應加大對農民合作社扶持力度,量身定做金融產品,幫助農民合作社解決融資難的問題;搭建農產品銷售平臺,組織農作物交易會,盡力擴大銷售渠道;發展訂單農業,提高農民合作社抵御自然風險和市場風險的能力,減少農產品生產和流通環節的風險。
代表秦梅說,為提高物業管理水平,提升城市居民生活品位,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建議由政府督辦,社區牽頭,各住宅小區都成立業主委員會,讓住宅小區全體業主參與管理。要進一步規范物業管理企業運營行為,實行工作人員持證上崗制度,引導物業管理企業及相關工作人員樹立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相統一的運營理念,增強服務意識。加強與居民、業主的溝通與聯系,規范物業服務行為,逐步建立良性的物業管理運營機制。建議把物業管理納入法制化軌道,制定《亳州市物業管理條例》,為推進物業管理法制化提供保障,從根本上改變物業管理這個城市管理的弱項,推進美麗亳州、幸福亳州建設。
代表任明說,建議政府發揮主導作用,從政策引導、制度保障、資金扶持等方面,加強對飲食行業的管理,保障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對從業人員開展食品安全知識培訓,強化食品安全法律法規教育,提高從業人員的法規素養和安全意識;要嚴格餐飲服務許可制度,建立從業人員檔案,規范食品作業流程;倡導使用綠色環保餐具,嚴禁使用產地不明的食品和食品原料,嚴禁使用非法添加劑及過量使用食品添加劑。
代表周俊杰說,2017年,我市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等各項工作做到了有力有序推進。建議進一步強優勢、補短板,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要適度控制耕地流轉規模,大力支持發展家庭農場和專業合作社,加快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優化;要擴大中藥材規模種植輻射范圍,加快推動中藥材加工向精深加工及高附加值的制藥產業挺進。
代表孫惠芳關注鄉村振興話題。她說,為加快推進我市城鄉融合發展,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建議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堅持以人的城鎮化為核心,以提高質量為關鍵,以體制機制改革為動力,以城市群為主體形態,著力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優化城鎮化空間布局,提升城鎮綜合吸引力、承載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增強城鎮居民文明素質,努力走出一條體現時代特征、具有亳州特色的新型城鎮化道路。另外,她還建議要重塑城鄉關系,走城鄉融合發展之路,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走鄉村綠色發展之路。以綠色發展引領生態振興,加強農村突出環境問題綜合治理,建立市場化多元化生態補償機制,增加農業生態產品和服務供給,實現百姓富、生態美的統一。
代表馬麗說,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城市規模逐步擴大,市民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文化內涵建設得到不斷推進,但與之相適應的市民綜合素質卻有待進一步提高。為進一步提升公民素質,建議強化教育引導,推進素質提升。借助道德講堂、文明學校、家長培訓班等教育陣地對市民加強傳統文化教育。倡導全民讀書活動,構建學習型社區、學習型家庭。馬麗還建議搭建公共平臺,發揮陣地作用,挖掘地方文化內涵,加強傳統文化教育,實施文化扶貧,建立全民監督機制,通過文明曝光臺等形式讓廣大群眾相互監督,提高其自身文明意識。強化常態管理機制,用制度規范市民行為。加強法治宣傳教育,體現法律的懲戒作用,對于一些虐待老人、毀壞公共設施等的不良行為要嚴厲查處,強制執行。另外還要不斷完善城市基礎設施,使垃圾污水有去處、文化宣傳有貼處、交通標線畫明處、學習娛樂有場所,為市民思想道德素質、科技文化素質和身體健康素質提高,提供一個良好空間環境和硬件設施,實現城市文化建設、經濟發展與提高居民素質的和諧共進。(記者 劉景俠)
四方臺區作風整頓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開展“基本理論+業務知識”測試
家門口享受醫療服務 婦女兒童醫院異地新建年內開工
湘潭市殘聯開展殘疾人信息采集動態更新培訓
訪陵園 查公車 龍海確保“清明”過節
[金堂縣]金堂縣委召開常委(擴大)會議 金城主持會議并講話
亳州:凝聚智慧火花 共謀發展大計
市執法局召開理論中心組研討會暨“大學習、大調研、大改進”務虛會
以案促改,市環保系統這樣做
新建大型小區配備公廁誰來落實?
芙蓉區定王臺街道處罰一家違法高空作業企業
既劃出紅線也標明安全區咸安巡察整改凈化政治生態
工業發展與生態保護兩不誤 給中華白海豚保留最美家園
市政協召開十三屆十三次主席會議
“絲綢之路陜菜國際美食節”將于5月6日開幕
洪江市公安140分鐘找尋輕生男子
廈門上半年旅游收入逾628億元 同比增長17.63%
市北交警引進我市首輛吊臂拖車清理“僵尸車”
紅旗河溝公交樞紐站改造今年啟動 到2020年重慶主城可實現軌道公交近距離換乘
曾伯怡督查錫礦山區域環境綜合治理情況
城廂區法院與區殘聯啟動聯動機制為殘疾人發出人身安全保護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