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發紅(左)查看蛙長勢5月26日,記者在隆昌市金鵝街道星星村的養殖基地看到,一個個搭有棚網的方形蛙池排列有序,初夏的蛙池里,小蝌蚪們早已長出四肢,蛻變成小牛蛙開始覓食。一名皮膚黝黑的小伙正在給牛蛙喂食,他就是鐘發紅。他說:“部分牛蛙還有1個多月就可以上市銷售。”
今年37歲的鐘發紅家住金鵝街道群星村11組,曾從事房地產工作,2014年開始嘗試養牛蛙。通過幾年的努力,他摸索出嫻熟的養殖技術,不僅實現年收入上百萬,為周邊20余名村民提供就業崗位,而且為其他養殖戶提供技術支持,帶領他們共同致富。
花30萬元學養殖技術
2014年初,因各種原因,鐘發紅放棄高薪的房地產工作,回到家鄉搞養殖。他發現,市場對牛蛙的需求越來越大,看好這一商機的他毅然決定養牛蛙。
同年,鐘發紅在山川鎮曙光村承包了約30畝土地養牛蛙。考慮到自己精力有限,侄兒顏書亮以前從事過水產養殖,有一定經驗。于是,為了把技術學精,他派侄兒到湖南學習了一年的養殖技術,光這一項開銷就是30萬元。
2015年3月,侄兒學成歸來,鐘發紅便引進蛙卵和蝌蚪,開始了牛蛙養殖。
因缺水損失嚴重
“我們當時選的地方,周圍沒有河流等水源,只能‘靠天吃飯’。”鐘發紅告訴記者,投產不久,他們就遭遇不幸,因干旱影響蝌蚪生長發育,導致當年的牛蛙產量低,每畝僅1500公斤左右。
2015年7月底,就在牛蛙大量上市之際,天公又不作美,突如其來的大雨導致不少牛蛙死亡,還有很多牛蛙逃跑,直接經濟損失40萬元左右。
看著池子里成片的死蛙,鐘發紅悲痛不已,徹夜未眠,他發誓一定要解決水源問題。
他再次派侄兒到湖南,向師傅請教水源不足的解決辦法,并補了36萬只蛙苗回來。
在師傅的指導下,他們將蛙池溝渠進行了改造,周圍砌磚、鋪設塑料布等。此后,無論干旱還是下雨,牛蛙都沒有受到影響。
后來,盡管在養殖過程中遭遇過病害等,但通過向師傅請教以及不斷總結經驗,他們克服了各種困難。2016年和2017年,基地的牛蛙畝產均達到2000~3000公斤,年收入130萬元左右。
A股著名“鐵公雞”終拔毛 浪莎股份輔仁藥業20年來首次派現
觀光農業“玩”出增收新亮點
建立規范:保障社團健康發展
溫國輝昨調研督導治水工作
遇見你的那一味——光明919(Bright919)旗艦店璀璨開幕!
鐘發紅返鄉養蛙,走出一條致富路
團市委召開共青團汕頭市第十五屆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擴大)會議
丈夫23年如一日照顧癱瘓妻子 助其重新站起來
安鄉縣教育局局長來官垱中學進行調研
遵化市國土資源局著力增加土地供給
全市前三季度經濟形勢分析會召開
培育新經濟增長點 展現中心城區擔當
宿州市多措并舉加強改廁質量管理
金鄉縣環衛局:實施“加減乘除” 提升城鄉潔凈度
《開放的吉林 精彩的故事》來松捕捉精彩瞬間
今年二季度西安擁堵排名下降20位
“暖心”的接訪
團市委書記南男一行蒞臨玉泉區調研考核2017年度共青團工作
【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奮斗新時代 春意滿中原(二)
海事部門精心護航保安全 又一超大型集裝箱船出江試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