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路橋區金清鎮坐應村將文化禮堂作為鄉村記憶文化陣地建設的主要抓手,在建設過程中充分體現路橋特色、坐應特色,不僅悄然改變著村民們的精神生活,成為他們休閑娛樂的好去處,也成為聳立在田間地頭的精神家園和文化新地標,并入選全省50強代表。
一、聚民心,集民力,共建文化陣地。一是爭獻珍藏。在建鄉村記憶館時,村民踴躍參與,無償捐獻家中珍藏的農耕用具、家庭器具等。如金清鎮下梁小學老校長梁法友將收藏多年的各個年代、各種材質的2000多枚毛澤東主席像章捐給該村,成為了文化禮堂中最鮮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二是廣泛參與。文化禮堂建設離不開村民的支持,群眾積極參與禮堂建設,推進坐應村鄉土文化的流傳積累,為了拍一張“全村福”,年老體弱的老人走出家門,多年在外經商的游子千里迢迢返鄉,大家穿上新衣,梳洗打扮,好像過節一樣。三是珍惜成果。坐應村的村民愛惜文化禮堂的的一磚一瓦、一草一木,不允許這個大家庭受到一點損。村民把文化禮堂當成自家客廳,每當有親朋好友來訪時,都會帶到文化禮堂參觀,充分展現該村的和睦友好、熱情好客。
二、辦活動,重德行,激發文化熱情。一是打造鄉村十禮。周歲禮、啟蒙禮、成人禮、新婚禮、迎新祈福禮、清明崇先禮、重陽敬老禮、尊憲守法禮、村干部就職禮、新兵入伍壯行禮,總稱為“鄉村十禮”。坐應村結合地方特色文化,以文化禮堂為依托,打造展示了一系列獨特的傳統文化禮儀活動,達到了移風易俗、以文化人、以禮塑人的目的。二是重視禮儀德行。2017臺州市“醉美鄉村”農村文化禮堂禮儀大賽在路橋坐應村舉行。適齡學童通過正衣冠、誦讀《弟子規》、朱砂啟智、擊鼓明志等環節,接受人生啟蒙的精神洗禮。莘莘學子身著漢服、手捧卷軸、拜謁先師,感悟“仁、義、禮、智、信”五常之道。三是開展講座培訓。針對鄉村農家樂發展的“鄉土廚藝大賽”和美食文化培訓,針對鄉村旅游開展的“民宿營造”和“生活美學”講座,針對鄉村民風開展的“鄉村論壇”和“鄉村書院”,各種各樣富有創意的活動讓文化不再只是鄉村束之高閣的擺設和空洞的符號,而是成為影響人們觀念和行為的“活”的文化,真正起到引領鄉村風氣、提升村民素質的作用。
三、傳文化,續經典,釀造文化美酒。一是灰雕藝術展風情。坐應文化禮堂以路橋灰雕建筑風格為特色,在禮堂、家風家訓館屋頂,火焰形狀灰雕寓意著紅紅火火。古建風格搭配“師法自然”的禮堂院落綠化設計,濃郁的鄉村風味中,灰雕文化融入其中。二是草編手藝傳文化。清光緒年間,桐嶼曾經出現一位心靈手巧的“草席女”。她所編制的草席被列為國之貢品,還曾獻給慈禧太后,被冊封為“草席娘娘”。雖然和很多民間傳統手工藝一樣,曾經輝煌的桐嶼草編手工技藝終因機械化的操作,逐漸退出了歷史舞臺。但作為一種文化傳承,桐嶼草編技藝依然在民間流傳。三是家訓家訓傳后世。坐應村文化禮堂內有一面家風家訓墻,從祖訓族訓、族譜族約中挖掘廉政元素,形成家風家訓,讓村民在潛移默化中樹立廉政意識。坐應村歷史上人才輩出,且與廉政頗有淵源。鑒于此,坐應村在建設文化禮堂時,整合各類傳統資源,巧妙地將廉政文化融入其中。此外,還開辟一室作為廉政書屋,室內陳列著廉政官員事跡和倡廉思想書籍。(路橋區農辦)
洛吉快速通道黃河大橋明起全面通車
南京市國土資源局:年內試點手機辦理水電氣過戶
華夏幸福項目總經理回“娘家”交流工作心得
劍閣縣大力推進中藥產業發展
武陵源區扶貧開發辦公室開展民主生活會暨組織生活會
路橋區坐應村以鄉村記憶引領坐應文化
省十三屆人大一次會議 商丘市代表團舉行全體會議
-- 審議政府工作報告 審查計劃報告、預算報告
2017年12月上旬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
北京冬奧特許實體店營收超7000萬元
我市認定首家醫保定點護理院
鶴壁市交通運輸執法局開展節前安全生產檢查
中國社會保險學會領導來商調研社保扶貧工作
青龍縣長王殿忠深入官場鄉督導檢查脫貧攻堅工作
市人口計生領導小組召開市級部門聯系計劃生育特殊家庭工作會議
2018吉林市第三屆供銷農民專業合作社農產品展示交易會開幕
禁毒征文比賽優秀獎:毒品是萬惡之源(陳嬌)
利津縣召開嚴厲打擊涉醫違法犯罪行為專題座談會
詔安工業園區:加大自主研發力度 從代工到自創的突破
路南深度整治三大重點區域生態環境
固鎮供電公司:石湖供電所利用逢集人多之際,開展“兩封信”宣傳發放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