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寧市局立足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激發鄉村創業創新活力,以商事登記領域“群眾辦事不出村”工作為抓手,扎實推進“最多跑一次”改革向基層服務平臺延伸。首批共確立村(社區)代辦服務點17個、代辦事項11項,確立村(社區)代辦員22名、市場監管所(分局)業務聯絡人13名。
一是健全代辦網絡,解決“找誰辦”問題。以村(社區)便民服務中心為依托,充分發揮代辦、咨詢等服務功能,確定村(社區)代辦員,為有需要的村民提供線上線下代辦、咨詢等服務,打造市場準入“移動窗口”,實現讓干部跑、數據跑、物流跑、村民不用跑的良好局面,最大限度縮小政務服務半徑
二是明確代辦事項,解決“辦什么”問題。圍繞與基層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領域,系統梳理市場準入領域內的審批和服務事項,結合村(社區)產業結構、區位條件、人口數量等差異化因素,確定了第一批“群眾辦事不出村”市場準入代辦事項清單。根據“可代辦”的特點,重點明確事項名稱、內容、材料、對象、流程等基礎要件。此外,按照“成熟一批、推廣一批”的原則,建立動態調整機制,科學合理、穩妥推進“群眾辦事不出村”市場準入代辦服務提質擴面。充分利用村(社區)公開欄、橫幅標語等宣傳載體,廣泛宣傳“群眾辦事不出村”市場準入代辦工作的意義以及代辦事項、代辦程序等內容,切實提高群眾的支持度和參與率。
三是健全代辦機制,解決“辦得好”問題。規范代辦服務基本流程,村(社區)代辦人員按照標準程序提供代辦服務,建立代辦服務工作臺賬。全面推行“上門服務”“走訪服務”,特別是為村(社區)的殘疾人、困難家庭提供有針對性的代辦幫辦服務,廣泛宣傳法律法規、便民政策、市場信息等內容。以浙江政務服務網為主體,加強業務咨詢、業務辦理等功能的推介運用,不斷拓展網上辦理覆蓋面。
下一步,海寧市局將對代辦人員進行系統的業務培訓,加強實時聯系以便及時開展業務指導。同時,根據首批村(社區)代辦服務點實際工作成效,陸續擴大試點范圍,真正打通服務農村群眾的“最后一公里”。
中國城市籃球聯賽阜陽賽區開賽
古樓街道黨的十九大精神宣講小記
陽江市201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18 年計劃草案的報告
杭海鐵路第二臺盾構機下井
宿遷市湖濱新區奮力譜寫“宿遷城市新中心”建設新篇章
海寧推行“群眾辦事不出村”激發鄉村創業創新活力
滁州特警走進企業宣講防騙知識
綠道網絡打通云和全域旅游綠色“經脈”
昨日我市127個鄉鎮點降雨量超50毫米
柳林縣召開深化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暨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推進會
龍巖市三舉措優化營商環境見成效
宿遷退伍牙醫的軍人堅守
拆違拆臨力度不減 濟南便民舉措更實
平遠警方成功端掉一“六合彩”賭博網站
美麗幸福 長治·我們在行動
威海市電梯管理與應急處置服務系統啟動工作會議召開
詔安縣民政局金秋助學成就寒門學子大學夢
王秋實現場辦公推進鶴佳鐵路提速改造項目前期工作
襄陽對在建鐵路、高速公路項目安全生產工作再上“緊箍咒”
改網店后臺偷紅包 離職員工獲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