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新聞網—(記者張玲玲)董子故里逢盛會,儒鄉衡水聚嘉賓。6月23日、24日,由政協衡水市委員會、中華孔子學會董仲舒研究會和河北省董仲舒研究會主辦,衡水學院承辦的2018中國·衡水董仲舒與儒家思想國際學術研討會在我市成功舉辦。來自國內外90余名從事董仲舒及儒學研究的知名專家學者圍繞董仲舒在儒學發展史、中國哲學發展史和中國思想發展史上的歷史地位與歷史貢獻這一主題,在儒學創新與復興等方面展開研討與交流。
“董仲舒盛世治理的四個原則”“董仲舒和漢代思想文化研究若干問題的思考”“董仲舒的易學與災異之說”“孔子的復活與儒教的未來”“《春秋繁露》所見的董仲舒學說之時代精神”……在大會主旨演講階段,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國際儒聯顧問、中華孔子學會原副會長周桂鈿,中山大學教授、中華孔子學會董仲舒研究會顧問李宗桂,中國文化網絡傳播研究會會長、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黃樸民,美國夏威夷大學教授、新儒家代表成中英等10余位專家學者,發表了精彩的學術演講。他們的發言高屋建瓴、角度新穎,參會人員紛紛表示受益匪淺。此外,開幕式上,還舉行了“董仲舒思想國際研究院”揭牌儀式。研討會期間,還舉行了專家學者分組學術研討和董子青年論壇。
董仲舒是西漢時期最重要的政治哲學家,被史學家奉為“群儒首”“儒者宗”。他傳承和發展了先秦儒家思想,實現了儒家思想與秦以后社會政治經濟制度的整合,是中國歷史上影響極大的思想家之一,上承孔子,下啟朱熹,是儒學發展中的關鍵人物,為奠定中華民族的傳統精神作出了決定性貢獻,開創了2000年來以儒家思想為主流思想的中華文化格局。從一定意義上說,儒家思想由孔子出發,從董子走來。衡水是董子故里,擁有獨特的董子文化資源,遺跡尚存,遺風猶在。開展對董仲舒儒家思想的系列研究既是我市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央《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的具體體現,也是探尋衡水優秀傳統文化根脈,打造“文化衡水”的具體實踐。
“這次盛會上的學術交流和研討,必將開創董學研究的一個新境界。”中華孔子學會副會長、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李存山說,衡水是董仲舒的故鄉,自從以衡水學院為依托,成立了河北省董仲舒研究會、中華孔子學會董仲舒研究會和衡水學院董子學院以來,通過舉辦歷屆全國性和國際性的董仲舒思想研討會等學術活動,也通過《衡水學院學報》發表了許多高質量的董仲舒研究新成果,衡水市已經名副其實地成為了研究董仲舒思想的一個學術中心,極大地推動了董學研究的新進展。
中國實學研究會副會長、國防大學教授朱康有說:“這次研討會聚集了國內外眾多思想大家,是一次高規格的會議。衡水是董子故里,在深入挖掘和宣傳董子思想方面有著天然的獨特優勢。衡水計劃連年舉辦此項會議,并且每年一個主題,這體現了把董仲舒儒家思想的研究、弘揚作為地方一個長期文化戰略的構想。可見,衡水真正把中央提出的‘保護傳承文化遺產’‘滋養文藝創作’‘融入生產生活’等指示落到了實處。”
這次研討會,共提交論文100篇。各位專家學者結合各自學術心得和研究成果,圍繞董仲舒儒家思想對中國政治、經濟、文化、教育、制度等方面的重大影響進行了深入交流。董仲舒與儒家思想國際研討會擬連年舉辦,每年一個主題,力求通過對董仲舒暨董仲舒儒家思想的歷史地位和歷史貢獻、董仲舒儒家思想的現代意義、董仲舒儒家思想與衡水等一系列課題的深入探討,以“挖掘梳理、研究求真、傳承發展、創新致用”為脈絡,賦予“儒鄉衡水”新的符號和內涵,讓“儒鄉衡水”展現新的時代魅力。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驗收組蒞宛檢查側記
臨沂第一書記為村莊安裝綠色節能路燈 投資10萬元
“教子有方”終受益
福州市供銷社關于2018年省級新網工程和惠農工程專項資金擬分配方案公示的通知
雙牌竹產業科技園開工建設
中外近百名專家學者齊聚衡水研討董仲舒與儒家思想
共建“一帶一路”開展多領域交流合作
贛東大道這個路段明日恢復通車,12條公交車恢復原線路運行
灤縣環保局緊抓六個重點努力開創環保工作新局面
2018年東莞市林業科學研究所部門預算公開補充說明
[南岳區] 區八屆政府召開第十一次常務會議
秦皇島開發區公安分局部署掃黑除惡等中心工作
扶貧棚里采菇忙
全市金融風險防范化解工作扎實推進
聞過即改|鎮海新城兩個圍擋項目 有了解決進度表
鄧群策赴常寧開展扶貧督查調研
固鎮縣做好惠農保險政策落實,為產業發展保駕護航
關于沙坡互通改造施工期間調整交通組織的通告
江北城街道暑天送清涼 夏日下的堅守傳遞城市正能量
射洪縣子昂街道辦事處黨員干部連夜奮戰防洪搶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