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每個角落都盛開著鮮花的丹東,生機勃勃。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啟動以來,238萬丹東人民用雙手托起一座城市的“文明夢”,點燃人性中善與美的光芒。
2014年,我市邁入“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行列。“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只有起點,沒有終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文明城市創建,將其作為提升城市綜合發展水平的“龍頭”工程、提高城市文明程度的“牛鼻子”工程。為此,發動組織市、區、街道2000余名機關干部與全市101個社區、64個責任單位的1018個網格結對共建,系統落實創建工作任務,合力解決創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形成“網上有格、格中有點、點上有事、事上有人、人上有責”的創建態勢,推動創建工作和管理工作長效化。
在基層,“文明做事,做文明人”的理念早已成為丹東人民共識,全民參與創建的熱情與日俱增:從自覺遵守“紅燈停、綠燈行”的少年兒童,到自發組織成立小區巡邏隊的耄耋老人;從烈日下汗流浹背的交警,到寒風中堅守崗位的志愿者;從第一縷陽光下清理垃圾的環衛工,到霓虹燈下勸說占道攤主文明經營的城管隊員;從24小時不關機以社區為家的社區工作人員,到自覺清理樓道垃圾的老舊小區居民……人人都是創城志愿者,人人都是文明丹東、美好城市的受益者。
擁有天藍、地綠、水凈的美好家園,是每個市民的夢想,也是“中國夢”的重要組成部分。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市舉全市之力推進全國文明城市創建。針對創建過程中暴露出來的短板,一個問題一個問題地找準癥結,一項措施一項措施地抓好整改,市容環境、交通秩序、小區環境、文明旅游、窗口單位、鎮村面貌等方面的突出問題得到了有效整治。2015年、2016年,我市順利通過國檢,全國總排名由第79名前進至44名,首次進入50強。2017,我市在省檢代國檢中再次取得好成績。
改變,實實在在發生在市民身邊。
市容環境變“美”了。振興區通春街近500米長的馬路上,有180多家商販占道經營十余年,造臟嚴重,噪聲擾民。市領導多次實地調研,專門制定整改方案,用最短的時間除掉了這塊城市“牛皮癬”。近年來,我市強化背街小巷、集貿市場、城鄉接合部、公共場所等區域管理力度,重點清理衛生死角和管理盲區,有效整治占道經營、流動攤點、露天燒烤、油煙擾民、沿街叫賣、野廣告、亂扔垃圾等頑疾,市容市貌變美了,城市品位“更上一層樓”。
老舊小區變“新”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老舊小區綜合整治工作,自2011年啟動老舊小區改造工程以來,已累計完成主城區范圍內143個老舊小區的高標準綜合整治任務,數萬戶居民受益。2017年,是我市老舊小區改造規模空前的一年,主城區一共改造了22個,在補齊老舊小區設施和功能短板的同時,也讓居民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另外,我市計劃用3年時間,對老城區眾多老舊破損道路進行大修改造,實現“平坦丹東”目標,使市民出行更方便,城市交通更順暢。
城市變得更“暖”了。近年來,我市創新性建立起一支由黨委領導、全民參與、覆蓋廣泛的黨群合作型志愿服務組織,建立了市、縣、鎮街、社區(村)四級志愿服務工作組織架構。目前,全市僅在丹東志愿服務聯合會登記在冊的志愿者數量就達到25萬人,分布于各行各業,志愿隊伍總數3837個。廣大志愿者活躍在大街小巷,廣泛開展理論宣傳、扶危濟困、應急救援、文化惠民、文明守護等志愿服務活動,持續溫暖著丹東這座城市。
伴隨著文明城市創建不斷深化拓展,收獲的不僅是市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提升,更多的是居民群眾的認可、支持、參與、滿意。2018年,是我市爭創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的開局之年,面對新目標、新任務,我們整裝再出發。
記者 景媛媛
立案查處行政案件186起 濕地保護率65.4%我市森林濕地保護力度不斷增強
我市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市規劃局深入貫徹落實2018年第二次重點調度會集賢關片區規劃有關會議精神
廣告遮號牌還占用人行道 男子如此當街賣車被扣15分
金山公益志愿者伴失獨老人春游
文明花香溢丹東
又有兩個馳名商標落地 通州區商標戰略結碩果“三名”商標占全市17%
嚴陣以待 確保“清明”期間防火安全
市文廣新系統開展了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專題講座
發展大會嘉賓:“寶雞的歷史文化令人震撼”
正能量:不同的車廂 同樣的溫暖
900多米30多個坑 東部新城這條坑洼路開工修理
企業全程電子化登記 市工商局經開分局“送照到家”
關于第二批清理規范30項市政府部門行政審批中介服務事項的決定
北安市副市長李俊忠檢查北安市建筑工地安全生產情況
全市林業產業發展暨生態扶貧現場推進會在安居區召開
梁田庚時清霜蘇銀增到衡水市開展走訪慰問活動
我市對煤礦、交通運輸等重點領域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
約談汽車銷售及維修服務行業 助力消費維權
1-7月全市經濟運行的基本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