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新聞網記者 曹夢晴
前段時間,站在淮上區新灣村村口,就能聽到村里傳來的陣陣音樂聲,這是百歲老人王素英的家人為她置辦的一場盛大的百歲壽誕,壽誕持續了三天,散布在全國各地的王素英家人、周邊鄰里街坊、親戚朋友紛紛前來道賀,一派熱鬧景象。
王素英生于上世紀初,見證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歷經改革開放,丈夫英年早逝,王素英靠著做保姆賺錢,一生未再改嫁,獨自養大了三個孩子。如今老人耳不聾,說話清晰、思維清楚,子孫繁衍,四世同堂,大家族里三十多口人,分布在全國各地。逢年過節,他們都會趕回來,和老人一起過節。
做保姆賺錢獨自撫養三個孩子
“父親去世時,才三十多歲,正值青壯年時期,是家里的經濟支柱。那年,我13歲,母親肚子里的老三還未出生。”往事歷歷在目,王素英的大兒子簡玉珍回憶起過去,一番感慨。父親的離去,家里生活壓力增大,本應在家哺育孩子的母親,不得不挑起生活的擔子,養家糊口。
“母親沒有什么文化,只能靠著給別人做幫傭、做保姆賺錢養家。”簡玉珍說,王素英出來賺錢時,弟弟剛出生沒多久,為了多賺一份錢,母親干脆做起奶娘,用自己的奶水喂大了別人的孩子,剛出生的弟弟卻只能喝著米糊。此時,年僅13歲的簡玉珍,也開始幫著家里做事。每天放學回家,簡玉珍下地做農活幫助家里分擔家務,時不時將母親炒好的花生拿出去賣。“為了不讓我們幾個孩子受罪,供我們上學,母親想盡辦法打工賺學費。”簡玉珍說,很多人勸過母親王素英改嫁,可她舍不得自己的三個孩子。
愛吃水果愛勞動,每天都要來口酒
靠著堅韌的毅力,王素英養大了子女。如今,兒孫滿堂、子女孝順、家庭和睦,王素英的大家庭里充滿了歡聲笑語。“母親閑不下來,平時就愛勞動,這是年輕時養成的習慣。”采訪中,簡玉珍說,母親現在和自己居住在一起,看不慣家中有亂的地方,雖是一把年紀,卻總喜歡親自動手,將家里收拾的干干凈凈。
俗話說的好,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剛滿百歲的王素英,被家人如寶貝一般珍惜著。“母親大多時候和我住在一起,早晨起床出去溜達溜達,從不睡懶覺,中午就愛吃米飯,平時喜歡喝些酸奶,吃些水果和小點心,不喜吃肉,每天都要喝上一口小酒。”談起母親的養生經,簡玉珍如數家珍般向淮河晨刊記者道來,母親王素英喜歡干凈,凡事都要親力親為,閑來無事時洗洗衣服,權當鍛煉身體。“母親閑不下來,喜歡玩,沒事就愛上公園,在我這住膩了,就買張高鐵票去老二家里住段時間。”就這樣,王素英在蚌埠住段時間,再到北京、南京的子女家里玩一玩,孫輩們見奶奶到來,自告奮勇充當起導游。“別看老母親年紀大,長城、故宮、天壇、夫子廟等等,名勝古跡都玩了一遍。”
穿過屋外熱鬧的宴席,記者見到了這位百歲老壽星,王素英身著喜慶的紅色外套,正在和女兒、外孫女聊著天,見到記者到來,老人很是客氣。得知記者來采訪,王素英不停地往記者手里塞喜糖。細細觀察一番,老人面色紅潤,和人交談時,思維清晰。想來,如今幸福的生活為老人帶來的不止是身體的安康,還有愉悅的心情。
談起孩子們對王素英的孝順,簡玉珍說的很簡單。“母親缺什么就給什么,一家人和和睦睦從不吵架,陪著老人吃喝玩樂,家里她最大,給她逗樂,就是我們的孝順方式。”一番簡單的道理,說出老人的心聲。如今,大兒子簡玉珍已80歲,說起孫輩們對母親的孝順,簡玉珍感到自愧不如。“孩子們也已成家立業,現在他們比我們還積極,主動料理起母親的生活起居,經常把母親接過去,看著家里和和美美,充滿歡聲笑語,非常幸福!”
景德鎮公共交通有限公司轉機關作風有實招
市委、市政府召開專題會議對全市秋冬季差異化錯峰生產工作進行調度
市政府召開全市防范特大安全事故工作會議
鄭州造“水上高鐵”試航成功
關于開展第七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陜西參評人選推薦工作的通知
百歲老人王素英:愛吃水果愛勞動 每天喝上一口酒
三明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梅列分局關于行政審批事項的公示(2018年第36期)
2017“影響濟南”年度領軍人物
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督查檢查餐飲環節大氣污染防治工作
安全生產惠民生 龍文區“四加強”確保節前安全生產工作
我省首家中醫藥與干細胞研究院揭牌
趙莊派出所開展安全宣傳教育活動
寶坻區聚焦民生實事增強人民幸福感
我市部署安全生產應急管理工作
發現向河湖倒垃圾撥84897000舉報我省出臺河湖長制舉報受理制度
關于執行《2018廣東省城市軌道交通工程綜合定額》清單計價程序表的通知
重慶市璧山區2018年著力抓好五大民生水利工程
長安區高質量實施拆違后全面復綠 落實巡查 專人管護 保證達標
本市加快農村飲水提質增效工程建設保障農村居民飲水安全
馬頭鎮抓好產業扶持 勞動致富精準脫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