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在北京召開的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上,我市榮獲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城市,另有三個村和三個單位分獲全國文明村和全國文明單位稱號,一個學校被評為全國文明校園,一人獲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這是我市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進程中所取得的可喜成績。自2015年開啟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以來,在市委市政府和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領導小組的正確領導下,我市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征程中持續發力,廣大人民群眾積極參與創建,城鄉面貌發生了深刻改變,市民文明素養有了進一步提高,人民群眾在創建中享受到了實實在在的實惠,獲得感、歸宿感、生活幸福指數大為提升。
高位推動構建全民齊創機制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是一項龐大的系統工程,組織領導是關鍵。市委市政府對創城工作高度重視,成立了以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為組長的創建工作領導小組,同時組建由分管市領導擔任組長的八個專責小組,分頭負責各項創建任務,每個專責小組明確一個牽頭單位負責。創建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文明辦,由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任辦公室主任,從市直有關單位抽調人員組成綜合組、材料組、四個督導組、宣傳組、志愿服務組、未成年人工作組等機構,主要負責全市創建工作的組織、協調、督導、宣傳及材料的收集整理等工作。市創建辦將《全國文明城市測評體系》中90項測評內容、188條測評標準,按照全市各單位職責,細分到4個縣區和160個單位,以《創建任務書》的形式下發,做到任務明確,責任清晰。在此基礎上,深入基層社區街道廣場等53類834個實地考察點,采集6710組問題數據分成20個種類制作成《精準創建地圖》,為跟蹤創建問題整改、明確責任打下了基礎。4個督導組每周堅持對各地各單位落實《創建任務書》情況進行輪番督導,每月對全市各地各單位履職情況進行考核,實行打分排名,考評結果每月進行通報,并作為全市綜合考核、文明單位晉級、復核和評選全市創建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單位的重要依據。
大力宣傳營造良好創建氛圍
為提高廣大人民群眾對創建工作的知曉率和參與率,我市充分利用一切宣傳陣地,對創建工作進行大張旗鼓的宣傳,營造良好的創建氛圍。《新余日報》《新余晚報》、新余廣播電視臺及相關新媒體相繼推出《齊心協力共創文明城》和《含羞草》等專欄,綜合報道我市文明創建工作,發揮社會監督職能,曝光不文明現象。積極開展“文明創建進社區活動”,組織宣傳隊伍深入城市社區,開展文藝表演、有獎答題、現場宣傳等生動活潑的群眾文藝宣傳活動,進一步增強了群眾對創建文明城市的認識與參與意識。在全市招募31名志愿者組成文明創建巡訪團,對全市街道社區等公共場所的不文明行為進行勸導。深化網格幫扶,發揮黨員干部的示范帶領作用。將全市城區劃為262個網格,每個網格安排一個市直或區直單位進行結對幫扶。通過長年組織開展綜合文明勸導、上門宣傳、幫助無物業管理小區成立業主委員會等工作,進一步調動了廣大市民參建共建的主體意識,主動解決小區衛生臟亂差等突出問題。各鄉鎮(辦)加大公益廣告投放力度,普遍按照要求在社區、小區、背街小巷、農貿市場和集鎮,制作了大量圖說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講文明、樹新風”等公益廣告。各地各單位普遍采取印發致全體市民的一封信、致臨街店面經營業主的一封信、致小區居民的一封信等形式,廣泛宣傳創建工作,提高市民對創建工作的知曉率、參與率和支持率,營造了濃厚的創建氛圍。
以民為本優化城鄉生活環境
“創建為民,創建惠民”是我市開展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的初衷和出發點。我市把創城工作作為一項重大民生工程來抓,不斷加強社會保障和民生工程建設,優化城鄉生活環境,以此增強人民群眾在創城中的獲得感。近年來,新欣大道改造工程、五一路改造工程、天工大道拓寬工程、貫早江水渠改造景觀工程、廖家江水渠改造景觀工程、勝利北路改造工程、主城區道路交通優化工程、人行道提升改造工程、城區公園改造維修工程以及城市綠軸等一批民生工程相繼實施和完工,全面提升了城市硬件水平。全面推行“門前五包”工作,對城區24條主干道的清掃保潔實行網格化管理,對城區內所有的生活垃圾全部進行焚燒發電;不斷提高城市綠化率,擴大綠化面;著力提升照明亮化品位,對全市一定規模檔次的公園、廣場、主街道墻體立面進行亮化,對所有的太陽能路燈全部改造,確保路燈亮燈率和設施完好率達到99%。加強建設暢通的交通環境。聯合全市各級單位,不定期啟動交通志愿勸導服務工作。針對車輛違停、停車難、出行難等現象,在城區重要路段建成1000個智能停車位。全面推動全市機關事業單位小區停車場向社會開放,增加停車場67個,泊位4174個,將全市公共停車泊位擴充至18971個,增加22%。開展交通違法行為“隨手拍”舉報活動,引導市民參與交通管理。加強社會治安管理,良好穩定的社會環境進一步形成。加強生態環境建設,啟動實施了“藍天行動”和“保家行動”,開展了城市揚塵、餐飲油煙、燃煤鍋爐、“黃標車”、露天燒烤攤點、城區禁燃煙花爆竹、畜禽養殖、水庫退養、工業污染等多個專項整治行動。市創建辦每年從創建工作中梳理出22項左右的專項工作交由各地各單位開展專項整治,城區“牛皮癬”、“麻將館”、養雞種菜等一批影響環境的突出問題得到了有效遏制。
精神引領擦亮城市文明底色
文明是城市最美麗的風景。我市堅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創建活動,把核心價值觀要求體現到創建工作的各個環節、融入市民群眾的生產生活之中,大力弘揚善行義舉社會正能量,激發市民向上向善向美,擦亮城市文明底色,引導形成健康向上的人文環境。積極開展“我們的節日”等主題活動,舉辦春節聯歡晚會、鬧元宵游園活動、清明節“文明祭掃”活動、慶端午文藝晚會、文化廣場“七夕”文藝演出等,做到以優秀的文化引導人。積極培育先進典型,常態化開展新余市道德模范、新余好人、年度人物以及最美教師、最美醫生、最美護士、最美警察、最美家庭、最美司機等系列推選舉薦和學習宣傳活動,引導人們學好人、做好人;組織開展道德講堂活動,選樹中華“孝親敬老之星”、全國“孝親敬老模范單位”、全國、全省“敬老文明號”、市級“敬老文明號”單位等道德模范。通過好人主題公園、新余好人館、好人事跡巡展、好人宣講團、好人故事匯等多種形式宣傳學習道德模范和身邊好人的先進事跡,涌現出了蔣國珍、袁鵬、郭璐萍、唐才英等一大批全國、省級先進典型。在全市黨員干部中開展黨員回歸社區活動,組織引導黨員干部回到所居住的社區開展志愿服務活動;開展創建黨員示范城市活動,引導黨員干部弘揚志愿精神,在崗位上發揮表率作用。深化“新余有愛”志愿服務工作,全市注冊志愿者達200867人,占全市人口比例達17.4%;志愿服務組織有998個,實施志愿服務項目8982個;全市志愿服務總時長達594萬個小時。穿著紅馬夾的志愿者長年活躍在全市各個領域,影響并帶動了全城創建的熱情,成為我市一道最亮麗的風景。
精神文明建設沒有休止符,永遠在路上,需要久久為功。一座城市的發展離不開精神的支撐。黨的十九大對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作出了新的部署。我市正以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引,以嶄新的姿態,大步邁向文明高峰。
政協常州市十四屆二次會議勝利閉幕
廣元市發起2018年科技扶貧攻堅“春季攻勢”
我市召開輿論環境集中整治專項行動工作推進會
毛偉明深入我市調研
棗園街道 “三個結合”促廉政建設
一刻也不停止追求文明的腳步——我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綜述
聚焦職能定位 實施精準監督
蓮花鎮龍門村為大學生發放獎勵金
市政協開展重點提案“回頭看”活動
一周七天“不打烊”!廣東首家合作制公證處掛牌
水環境質量穩步提升 九江集中式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為100%
流動人口享均等化服務
天津代表團討論向境內外媒體開放
市政府召開常務會議強調扎實做好“六抓六保”工作推動各項工作取得新成效
阿里巴巴廣東大數據綜合平臺項目落戶河源
發展數字經濟為“現代河源”插翅騰飛
縣人大調研生態環境保護工作
武城48個村黨支部領辦創辦合作社
“彝針彝線”織好民族服飾創業夢
丈夫突發腦溢血離世,好媳婦王永麗——悉心照料公婆 獨自撐起一個家
調查|萬科改造富士康旁城中村,房租翻倍?記者走訪,結果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