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在朋友圈為村里滯銷的西洋芹搖旗吶喊;她在臨沂市首屆農產品展銷年貨節上連續9天堅守;她帶著村民在電商道路上脫貧致富……“村官”是她的標簽,“基層”是她的注腳,這位“90后”大學生村官,用年輕的熱血詮釋了新時代沂蒙精神,用扎實的工作和不屈的勁頭展現了新時代沂蒙扶貧“六姐妹”的風采,在扶貧的道路上書寫了精彩的人生。
她,就是“90后”大學生村官王洋。
新路子,電商銷售農產品
2016年7月,伴著熱辣的太陽、帶著一腔熱情,大學生村官王洋踏進臨沭縣曹莊鎮朱村,開啟了人生的新階段。
“城市的發展機會更多,但我還是想到農村、到基層去看看,也希望能用自己的所學服務農村發展。”來到村子后,王洋第一時間就想著能為村子做點什么。在她來村子前,村里雖建立了電子商務孵化基地,但只有“朱村味道”一個知名網店,多數村民對電商銷售不甚了解。“正好圓通快遞在鎮上有一所電商培訓學校,我們邀請了專業老師來給村民培訓。”王洋說,“開始有些村民很猶豫,怕做電商既掙不了的錢,又耽誤了原來的生計。”
王洋多次與有意向的村民溝通,讓他們放心。“現在隨著網店上蜂蜜生意越來越好,我是真心感謝她勸我開網店。”村民武曉梅很高興早早加入了電商大軍。
現在,王洋已舉辦了3次電商知識宣講會、2期電商培訓班,不少學員的網店已初見規模。如今,村民的網店都以保護價優先收購、銷售貧困戶的農產品,每年可給25名無勞動能力的貧困戶不低于1000元的分紅。
新點子,微信群幫村民賣芹菜
2017年5月,王洋遇到了一次挑戰——朱村芹菜出現了滯銷。“種植芹菜的大棚有不少貧困村民來打工,種植戶賣不出去芹菜,貧困村民必然受影響。”王洋決心一定幫村民把芹菜賣出去。
為盡快把大棚里的芹菜賣出去,王洋積極同第一書記、扶貧辦等協調合作,想法聯系各大商超、食堂等推廣有機芹菜。同時,她與愛心志愿者協會發起了義購芹菜活動,在朋友圈發布銷售信息,建立微信群,邀請好友入群,點對點精準銷售芹菜。
銷售芹菜的兩周里,王洋每天凌晨三四點就在大棚與村民一起捆芹菜,晚上忙到第二天凌晨。最終,芹菜銷售出去3萬斤,解決了大棚種植戶的燃眉之急,村民親切地叫王洋“芹菜西施”。
新時代,扶貧六姐妹精神開啟新征程
地處臨沭縣西南的朱村,現有人口936戶、2768人,貧困村民67人。有些貧困村民因為自身條件的限制,無法創業或做其他產業。王洋堅信,脫貧不止一條路,也不止一種辦法。
“我不想讓自己停下來,找不同的方法幫助不同情況的貧困村民脫貧。”她先是聯系上生產毛絨玩具的廠家,在村里興建設扶貧車間,在家門口為村民提供了生產崗位。又將臨沭的特色產業柳編發展起來,為手工能力較強的村民提供崗位,并主動邀請貧困村民來工作。
在柳編車間,貧困村民張田英麻利地編著筐子。她丈夫早亡,自己雙腿殘疾,還有一個上六年級的兒子。王洋得知情況后,勸說她來車間工作。“在這里工作挺好的,一個月能有千把塊錢的收入,也不用撇家舍業出去打工,家里都能照顧到。”張田英掩飾不住內心的喜悅。為了解決張田英的后顧之憂,王洋還幫她兒子申請了助學金。
為了幫貧困戶脫貧,王洋忙得像個小陀螺。幫他們辦理醫療保險、養老保險;主動申請幫扶貧困戶;與村干部和貧困戶一起分析致貧原因,一對一制定出針對性強、可行性高的幫扶措施……如今,67名貧困村民已經基本脫貧,王洋也成了村民心里的扶貧小能手。
兩年,600多個平凡但不普通的日子里,古老的朱村在新時代陪著這個年輕人一起成長,朝氣蓬勃的王洋也陪著煥發新活力的朱村一起踏上了新征程。
臨沂日報記者 英子
沿江:河道警長巡河查安全
我市首批開沃純電動公交車正式投運 上官吉慶黃宏生出席投運儀式
大石化新區:家庭休閑消費網紅地是怎樣煉成的
深新早點丨深圳街坊注意:看到這個人,請立即撥打110!(10日)
丹東一被蛇咬傷傷者獲救助脫險 警車開辟綠色通道為生命護送
臨沂“90后”大學生村官王洋的扶貧“新花樣”
天臺渡運連續31年實現安全零事故
長治市園林局2018年工作計劃
工作學習36年 他從部隊衛生員“蛻變”成主任醫師
丹陽火車站停車場原“入口”改為“出口”
銅梁大廟鎮:養老服務站開放 社區老人樂開懷
站成靚麗風景線
"16+1"經貿合作示范區建設方案通過 未來三年寧波這么干
牛!宿遷多家單位受到省級通報表揚
聚焦問題 精準整改——魏縣召開精準脫貧“六查”工作回頭看動員會
尊重民主監督深化提案辦理 市中級人民法院召開政協委員提案辦理協商座談會
五一小長假 阜城主要客運交通發送旅客18萬人次
上海市稀土協會召開“如何應對中美貿易摩擦對稀土行業帶來的影響”研討會
學生資助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高中預申請工作啟動
市住建局——并聯審批“就近辦”符合法規“馬上辦”受理審批“公開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