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力大平臺、大交通和大廣海灣經濟區規劃建設
江門搶占大灣區發展風口
對接港珠澳大橋的江門大道南正在全力推進中。圖為江門大道東甲立交。 郭永樂 攝
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綱要出臺在即,令人萬分期待。作為粵港澳大灣區“9+2”城市群中重要一員,江門積極發力大交通、大平臺和大廣海灣經濟區規劃建設,在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方面漸見成效。其中港珠澳大橋、江湛鐵路將在近期開通,江門作為粵港澳大灣區西翼樞紐門戶城市的區位優勢進一步凸顯;五大萬畝園區、四大新城和江門人才島等重大平臺建設不斷深入推進,吸引了更多投資者的目光。可以說,作為粵港澳大灣區最大“黑馬”的江門,已經提前搶占了大灣區發展的風口。隨著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綱要的正式出臺,江門必將乘著大灣區發展東風,揚帆灣區實現跨越式發展。 江門日報記者/肖開剛
灣區協同為江門創造更好發展機遇
雖然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綱要尚未出臺,不過近期已有不少研究機構和專家學者就大灣區未來發展作了深入的分析研究。如近期廣東省社會科學院發布的《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報告(2018)》(以下簡稱《報告》),就為我們觀察大灣區發展的脈動提供了很好的指引。
《報告》提出,目前粵港澳大灣區已初步顯露世界一流超大城市群和國際自由貿易港雛形,未來將成為“一帶一路”建設的巨型門戶樞紐和世界級經濟平臺、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目前在發展空間上,粵港澳大灣區形成了廣佛肇(廣州、佛山、肇慶)、深莞惠(深圳、東莞、惠州)、珠中江(珠海、中山、江門)“3+3+3”的空間結構三個經濟圈,其中廣佛肇經濟圈是一體化“巨鳥”的頭部,而珠中江經濟圈和深莞惠經濟圈分別是這只“巨鳥”的“左翅”和“右翅”。未來的粵港澳大灣區作為一個經濟體,各城市間將從競爭變為協同,生產力空間布局會更加合理。
大灣區“9+2”城市群一體化協同發展,將為后發優勢明顯的江門創造更好的發展機遇。在大灣區中,江門擁有其他城市所不具備的發展空間優勢,是粵港澳大灣區內唯一具備可大規模連片開發土地的地級市,發展空間廣闊,土地承載力優勢明顯。其中大廣海灣經濟區是廣東最大的省級經濟區,規劃面積約3240平方公里,開發強度只有5%左右。
此外,在大灣區中,江門承東啟西的區位條件無可替代,承擔著大灣區對接海南自貿區(港)和北部灣城市群,輻射粵西和大西南的重任;作為全國著名僑鄉,江門在港澳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僑務資源在珠三角9市中最為豐富,使得江門擴大開放、吸引利用海外資源更為便利;近年來江門的“多證合一”“兩公開一隨機”“證照分離”和清單制、委托制、承諾制等“放管服”改革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國前列,營商環境和創業創新環境比肩自貿區,激發了市場的蓬勃活力。
市委書記林應武日前接受媒體專訪時表示,江門將在交通、產業、科技、金融、人才等方面,加強與大灣區各城市對接合作,打造粵港澳大灣區西翼樞紐門戶城市,以更寬視野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奮力把江門打造成粵港澳大灣區新的增長極。
“江門作為珠三角城市中排名較后的城市,怎么抓住粵港澳大灣區這個難得機遇,改變自己的江湖地位非常重要。”省社會科學院經濟學教授丁力建議,就當前來說,港珠澳大橋開通會給江門帶來更多實質性的現實利好,江門要大力推進“香港+江門”,堅持把實體經濟發展上去。
打好大廣海灣經濟區“王牌”
記者了解到,為了搶抓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機遇,江門積極發揮發展空間廣闊、區位承東啟西等獨特優勢,主動謀劃、積極作為,全力推進五個萬畝園區、四個新城和江門人才島等重大平臺規劃建設,深入實施“大交通”發展戰略,建設珠西綜合交通樞紐,構建承接珠江東岸、輻射粵西地區的高快速路網。
目前,這些舉措都已初見成效,其中萬畝園區已累計完成土地平整7000多畝,各大園區生產生活配套設施全面推進,全年計劃投資總額達75億元以上;在交通對接上,對接港珠澳大橋的江門大道南正在全力推進中,通江達海的江門大道加速成型,大灣區聯系粵西的大通道——江湛鐵路也正在聯調聯試,開通在即。
大廣海灣經濟區是江門參與大灣區建設的“王牌”,就如何進一步加強大廣海灣的開發建設,打好“王牌”,市委副書記、市長劉毅日前在接受采訪時指出,接下來將主要抓好以下幾方面:一要按將要出臺的粵港澳大灣區規劃,加快規劃建設大廣海灣。二要加快推進建設連接大廣海灣的交通基礎設施。加快黃茅海通道、中開高速等項目的建設,對接港珠澳大橋、深中通道。推進建設江門大道南(東)線、南(西)線,并啟動銀湖灣高速公路等項目建設,使出入大廣海灣更便捷。三要加快大廣海灣經濟區啟動區的開發建設,高標準規劃建設銀湖灣濱海新城。四要圍繞南海戰略,依托廣海灣深水港、臨港產業園區,加快海工裝備、新能源、新材料等產業發展。提高園區基礎設施建設水平,積極承接珠三角核心區產業投資溢出。五要全面深化江港澳合作。
“濱海旅游、海島旅游是江門旅游的最大特色和優勢,粵港澳大灣區如果要加強旅游業的合作發展,最核心的、最有競爭力的應該就是我們的江門。”五邑大學教授劉志堅建言,要發揮大廣海灣海島旅游資源優勢,在川島探索設立“國際旅游自由島”,實施更加便利的落地簽證或其他好的出入境措施,吸引港澳游客和來港澳旅游的國際游客到川島旅游。“在海南擴大開放建設自貿區(港)后,我們川島建設國際旅游島也看到了曙光,是完全有可能的。”
隨著大平臺和大交通規劃建設深入推進,特別是大廣海灣這張江門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王牌”逐漸發揮作用,搶占了粵港澳大灣區發展風口的江門,在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綱要出臺后,必將會隨風啟航,成為粵港澳大灣區新的增長極。
市衛計局:舉辦人口理論專題培訓班
手機羊城通卡來了!刷刷手機就能乘地鐵公交,還能空中充值
尋子28年 民警幫忙終圓夢
“富虹之夜”遼寧衛視百姓消夏文娛巡演首站走進撫順
倡導文明殯葬 吉首計劃建殯儀館25個公墓山墓位1000個
發力大平臺大交通建設 江門搶占大灣區發展風口
市委召開常委會會議 傳達貫徹中央和省有關文件會議精神 高宏志主持會議
武漢“十佳護士”出爐 看看有沒有你遇到過的
我市舉行紅船論壇報告會
男子吸毒被行政拘留又涉盜竊“行拘轉刑拘”
海安公布906家企業環保信用評價結果以信用認證推動企業環保“改色”
麗水位列第五!2月全國十強好空氣出爐
深夜,一名聾啞人80多公里的暖心回家路……
東港市司法局普法下鄉暖民心
預付式消費糾紛多發需謹慎辦理
魚臺福田學校安全避險自救應變
政協利川市第九屆委員會第八次常委會召開
校企合作新模式 助推慈利產業發展
“千里馬”支招雅安發展 我市2018年優秀人才座談會召開
最高法:嚴懲利用互聯網侵害未成年人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