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6月1日電(記者羅沙)最高人民法院1日發布了近年來人民法院依法審判的利用互聯網侵犯未成年人權益的10起典型案例,充分發揮典型案例規范、指導、評價、引領社會價值的司法功能,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營造清朗的網絡空間。
這10起案例是:林某某通過網約車猥褻兒童案,施某通過裸貸敲詐勒索案,龐某某等人約網友見面強奸案,楊某某假借迷信強奸案,喬某某以視頻裸聊方式猥褻兒童案,葉某甲通過網絡向未成年人販賣毒品案,劉某某提供虛假網絡技術詐騙案,江某某網上虛假銷售詐騙案,王某以招收童星欺騙猥褻兒童案,付某某訴某網絡公司、某教育中心名譽權、隱私權糾紛案。
據介紹,過去五年全國各級法院依法公正高效審理侵害未成年人權益的案件,依法審理了拐賣、猥褻兒童,組織兒童乞討,引誘幼女賣淫等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刑事案件18860件,懲處罪犯19248人;審理了一批毒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傳播淫穢物品案件8207件,懲處罪犯8680人。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主任姜啟波說,由于青少年心智發育不成熟,識別風險、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相對薄弱,更容易成為網絡違法犯罪的侵害對象。人民法院會更加充分地履行司法審判職能,依法嚴懲各類利用互聯網侵害未成年人權益的違法犯罪行為;進一步加強調查研究,有針對性完善司法政策;進一步加強與相關部門的協作配合,為凈化網絡環境,保護未成年人少受、不受網絡違法犯罪侵害提供強有力的司法保障。
兒童節當天,最高人民法院還在位于河南鄭州的第四巡回法庭舉行公眾開放日活動,邀請100名小朋友走進最高法巡回法庭,開展法治教育,普及法律知識。
“隨著國家法治體系越來越完善,要讓法律法規和法治精神落地生根、發揮作用,必須加大基層普法力度,從孩子們抓起。”全國人大代表郭建華在活動現場說,讓孩子們走進最高審判機關,感受法治氛圍,接受法治熏陶,不僅能夠幫助少年兒童樹立尊法學法用法的意識,也有利于讓孩子們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識,懂得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
編輯:郭成
預付式消費糾紛多發需謹慎辦理
魚臺福田學校安全避險自救應變
政協利川市第九屆委員會第八次常委會召開
校企合作新模式 助推慈利產業發展
“千里馬”支招雅安發展 我市2018年優秀人才座談會召開
最高法:嚴懲利用互聯網侵害未成年人犯罪
王琳主持召開經開區招商引資工作專題會議
“廣結齊緣”龍騰中華專列駛進我市
船山區“地溝油”專項整治工作獲省督查組好評
鄉村新聞官又有“新動作”,清遠舉辦鄉村新聞官豐收播報暨首屆現場播報大賽,8位鄉村新聞官齊聚陽山全力推介特色農產品
少兒演國粹
省委書記李錦斌在安慶調研
蕪湖法院開出我省法院系統對行政機關最大罰單拒不履行協助執行義務 市場監管局被罰80萬元
蘆山縣舉行紅十字會博愛家園項目啟動儀式暨寶盛鄉紅十字會、寶盛鄉中壩村紅十字會成立大會
幼兒園活動用地建在公共區域上 城管卻只上門拆一半
2035,安陽交通繪出大手筆
瀘州市城鄉居民低保標準高于全省低保標準低線
黃浦區五里橋街道老年協會開展志愿者培訓活動
我市出臺《新安醫學振興工程實施方案》
昌江區市場監管局開展兒童安全用藥大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