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蘭芳藝術研究中心正式落成,發揚中華傳統文化是劉蘭芳先生的最大心愿
提起劉蘭芳的名字,一定會喚起大家對評書年代的回憶。現在,我們離評書這門藝術形式又近了一步。昨日上午,坐落在鞍山師范學院的劉蘭芳藝術研究中心落成儀式正式舉行。據了解,該藝術研究中心共計3500平,分為劉蘭芳書場、劉蘭芳藝術館、劉蘭芳藝術研究所三個部分。
“鞍山的37年是我最好的時光”
劉蘭芳藝術館展覽主題是人民的藝術家。主要以劉蘭芳先生在遼陽、鞍山、北京生活和工作的經歷為主線,展覽介紹了劉蘭芳先生15歲前在遼陽、在鞍山37年以及1996年至今在北京的工作和生活藝術生涯經歷圖文資料。劉蘭芳書場按照曲藝演出風格設計,可容納觀眾100余人,主要承擔藝術家的講學、曲藝表演、大學生的文化傳承實踐活動。劉蘭芳藝術研究所,聘請了兼職藝術家15人,兼職教授8人,以及曲藝表演藝術家,非物質文化研究員傳承人、曲藝藝術教育家等,主要從事劉蘭芳先生舞臺表演藝術、曲藝表演藝術、評書語言藝術等方向的研究,同時,為鞍山師范學院學科建設多方引進資源,學習交流,促進鞍山市地方文化的發展與繁榮。
“不忘初心,鞍山是我的根基”
劉蘭芳說,1959年從遼陽來到鞍山,在鞍山呆了37年半,52歲我被調到北京工作。“說起來,我最好的時光留在了鞍山。首先感謝鞍山的父老鄉親對我的厚愛和支持,沒有我們評書界老藝術家的培養,沒有觀眾的厚愛,就沒有我的今天。今年我74周歲,每想起來在鞍山工作的37年多,我覺得很充實很欣慰。我鍛煉的時候上過高爐煉過鐵,上過齊大山、鐵礦煤礦,走遍了這里的學校、工廠、礦山……為大家說書。那時候我唱東北大鼓,說唱岳飛傳、楊家將等。后來因為時代原因,不唱,改成說了。沒想到這一說,歪打正著,成就了我,我還出名了,我的聲音走遍了祖國大地。然而不管走遍千山萬水,鞍山,都是我的根基。這次有幸和鞍山師范學院聯合推出一個藝術研究中心,我真的非常高興。”
劉蘭芳尋找曲藝傳承人
“評書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瑰寶,是文藝百花園中的一朵小花,但是歷史悠久,千年歷史經久不衰。”劉蘭芳說,鞍山的評書界很興旺,有很多熱愛評書的人。這次在鞍山搞這么一個研究中心,目的是將評書這項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傳承下去。通過研究中心,擴大評書的影響,擴大知名度,讓更多的人認識評書、了解評書。事實上不管你今后干什么,你都得說話,那么就得從語言訓練開始,說書是最好的鍛煉。中國就是一個個故事堆積起來的五千年文明史,講故事,就是說書人的本行。國家重視,觀眾重視,那么培養接班人就更為重要,希望鞍山的娃娃們都能參與進來。另外,這個研究中心設立在鞍山師范學院,用處就更大了,這里培養的是教師,教師育人應該多才多藝,了解中國曲藝,將為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起到重要的作用。
云霄縣舉辦第十屆海峽論壇?第八屆海峽兩岸(福建云霄)開漳圣王文化節歡迎晚宴
木蘭縣召開全縣脫貧攻堅領導小組工作會議
男子進女廁偷拍 侵犯隱私被拘留
今晚火星沖日 明晨月全食
西安市環境保護局臨潼分局關于2017年12月18日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擬作出審批意見的公示
劉蘭芳:我的最好時光在鞍山
舒蘭市委常委、市委辦公室主任王新玉到包保鄉鎮開展巡河工作
全縣應急抗洪搶險緊急會議召開
連片改造將成為我市 “三舊”改造主推方向
仲愷高新區:創新活力競相迸發科技成果不斷涌現
葉露中走訪慰問抗雪救災一線強調 用行動踐行以人民為中心宗旨 奪取抗雪救災減災的全面勝利
五十五所與我市共同打造中電芯谷 高頻器件產業研究院正式組建 張敬華出席簽約儀式
民政局:山東日照市民政局赴常州市考察學習
武陵區育英小學:舉行省航模基地授牌儀式暨科技進校園活動
漢臺重拳整治“一桌餐”
鐘祥鄉土作家享譽全國 近年出版專著390多部
京東城市落地中國(南京)智谷 用“AI+數據”為南京打造信用之城
觀賽天氣 武網期間天氣涼爽 開賽首日或有大風降雨
增城區將開展 “我們的節日·清明”主題活動
天津特困群體參加醫保個人不繳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