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科技局全面深入貫徹自治區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特別是以實施科技創新項目為主要抓手,著力推動“三大戰略”落到實處,為打造“綠色、高端、和諧、宜居”城市提供新動能。
一是匯聚資源強化創新驅動。依托“6+4”合作機制, 市科技局積極引進科技創新資源、匯聚各類創新要素,同時大力實施科技創新重點項目。目前,已與“6+4”省市簽訂科技合作項目達67項,其中科研項目44項、創新平臺項目18項、雙創載體項目4項、共建園區項目1項。尤其是與中科院植物所共建中國(賀蘭山)葡萄產業技術研究院、與上海交大材料科學和工程學院共建上交大(銀川)材料產業技術研究院即將掛牌運營。各類科研合作平臺將成為我市鏈接東部科技強省創新要素、推動戰略新興產業發展的新引擎。
二是科技手段引領生態立區。市科技局在籌劃項目過程中始終堅持“綠色發展、服務民生”理念,在2017年新立項的 29個科技創新重點項目中,重點支持了7項涉及生態和民生領域的項目,共安排資金750萬元,占全部資金近20%。其中泰瑞制藥與中國科學院環境中心合作的“生物發酵制藥異味污染控制集成技術與系統優化研究”項目,是我市通過科技創新手段解決環保排放問題開展的一次新突破,目前已完成異味污染特征解析和治理措施現狀評估,下一步將完善異味控制技術規程與評價標準、出臺符合新時代環保需求的行業和地方標準,為環保督查提供更科學的依據。
三是創新模式助推脫貧富民。市科技局積極探索科技扶貧新模式,通過支持農業龍頭企業在建檔立卡貧困戶所在村實施科技扶貧項目,實現產業“造血”模式下的精準扶貧。目前已向每個貧困戶兌現去年的項目紅利4000元,今年實施的3個科技扶貧項目,共安排資金200萬元,涉及建檔立卡貧困戶近800多戶、貧困人口4000多人,在項目實施期內預計每年能為村集體增加收入16萬元,項目結束后,企業還將“讓渡”80萬元給村集體作為發展資金。
強服務 搭平臺 促交流廣昌優環境筑好窩引“良禽”
丹陽鬧市區一餐館凌晨突然爆炸 有路過市民被震飛出來的物品砸中
全市戶籍制度改革推進會議召開
程潮礦業公司15.76萬元助學金溫暖132名困難學子
張淑云等市領導深入企業督導檢查工作
市科技局以科技創新項目為抓手 推進“三大戰略”落到實處
“俄羅斯油畫”南下“開疆拓土”冰城文化輸出推動“深哈合作”向更高層次更寬領域挺進
成都住房租賃交易會啟幕 推2.6萬條租賃房源
開陽縣委書記張海波到花梨鎮調研“組組通”項目建設
省住建廳調研我市時要求
力爭10月底前完成住房公積金“雙貫標”驗收
電咖ENOVATE樣車曝光 “先鋒重構美學”驚艷大眾
沈強帶案下訪處理信訪積案化解矛盾糾紛
奮斗是最佳的紀念方式
邵陽學子阮子嫻入選三季度湖南“新時代好少年”名單
“鄉親們脫貧致富了,我才能安心”——三峽商報記者專訪“致富不忘鄉親典型”唐本一
我市交通運輸工作成效顯著
完成各類農村公路項目建設2128公里
冀州在衡水市率先取得河北省屬公費師范生培養計劃
中韓大學生文化體驗活動在大外啟動
注意!今明兩天馬鞍山或有較強降水
市民注意啦:六安火車站落客平臺交通管理有新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