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位于大山深處、很少為人知曉的開陽縣毛云鄉魯底村,近來在云巖區定點掛幫脫貧攻堅工作中解決了長期困擾山村發展的缺水問題,產業扶貧干得風生水起,村民們在脫貧的道路上走得堅實,沉寂的山村因為云巖扶貧工作團隊的加入煥發岀勃勃生機。
是什么讓魯底村人在脫貧工作中這樣自信?9月12日,為了總結好、宣傳好云巖區幫扶魯底村脫貧的工作經驗,進一步幫扶好其他地區,在云巖區委常委、宣傳部長杜凌云的率領下,宣傳部門、農水局、城管局、發改委、龍騰稷豐投資開發有限公司等部門、單位參加的調研工作組走進魯底村探尋“魯底經驗”。
魯底村距省城貴陽90公里,距開陽縣城78.5公里,全村19個村民組,總面積3556畝,有田960畝,土2596畝,總人口2223人,少數民族520人,是一個漢族、苗族和布依族聚居的村寨。由于全域處在丘陵多山地帶,平壩地少,且常年缺水,農業生產多是以種植玉米等低效農作物為主,農戶入不敷出,村集體經濟幾乎為零。
為了做好對口幫扶魯底村的脫貧攻堅工作,今年3月,云巖區組建了以區市場監管局為牽頭單位,由區農水局、區金融辦、團區委、區工信局、區群工委、區科協、貴中公司等部門、單位組成的幫扶工作組,并從科級干部中抽調了一名年富力強的優秀骨干作為駐村干部掛任魯底村第一書記,開啟了部門村、黨員 貧困戶、扶持 產業支撐的脫貧攻堅工作模式。
幫扶工作組到位后,很快進入了工作角色,在半年時間里就摸清了村情、厘清了致貧成因、找準了脫貧思路。區市場監管局為解決魯底村飲水難問題,數次召開協調會籌集資金,幫助魯底村修復輸水網絡,解決村里1000多人“靠天喝水”的困境;區科協針對貧困戶缺乏種養殖技術的實際,多次組織農技專家到田間地頭傳授經果林種植和家禽養殖技術……
對云巖區的幫扶,魯底村村民感動不已。“云巖區對魯底村幫扶力度之大、速度之快,遠遠超出了想象。”村支書葉江斌感慨道,“無論是贈送水管等物資,還是派農技專家到村傳經,都幫到了關鍵點上”。
在魯底村土雞養殖點,調研工作組仔細了解土雞的養殖情況,對村子依托當地森林覆蓋率高達75%的優勢,靠山吃山,大力發展農家林下散養生態土雞,采取“農戶合作社電商”模式,通過順豐同城快遞冷鏈運輸,打開市場銷售渠道,讓城里人能吃上當天宰殺好的新鮮土雞。僅該項目,就能讓魯底村在家的村民每年人均純收入增加1700元以上。
了解這一情況后,調研工作組一再囑咐要打好生態牌,創出魯底土雞綠色生態品牌。
在魯底村蜂糖李種植基地,調研工作組聽取了經果林的種植管護介紹。據了解,魯底蜂糖李種植基地共有200畝,投入50萬,該項目采取“合作社農戶”模式,于2017年開始實施,項目覆蓋貧困戶25戶、103人,低收入困難戶36戶、182人,預計盛產期年產量達40萬斤,可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204萬元,可為貧困戶、低收入困難戶分紅196萬元,戶均增收32000元。
在魯底村中華峰養殖現場,調研工作組饒有興趣地打開一只蜂箱,觀看蜂群“涌動”,一再告誡要保證蜂蜜品質。據了解,該項目由云巖區投入12.6萬元建立。于2018年開始實施,項目覆蓋貧困戶25戶、低收入困難戶79戶,預計每年可產純蜂蜜4000斤,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30萬元,所覆蓋貧困戶、低收入困難戶戶均可增收1500元。
在之后召開的座談會上,調研工作組希望各幫扶單位再接再厲,幫助魯底村建強基層組織、抓好產業發展。同時,要求宣傳部做好總結,宣傳好魯底村脫貧攻堅工作經驗,為云巖區在幫扶其他地區的工作中添一把火、加一把油。 通訊員 王筑軍
編輯 李華瑩
統籌 彭玥嘉
編審 吳亞鵬
閩侯獲評“中國金魚之鄉” 年出口量居全國第一
高考第一階段志愿填報今結束 考生家長選擇更加理性
省臺辦副主任張軍一行深入彭山區考察調研基層臺務工作
市人民檢察院 突出黨建引領 促工作更出彩
[暖新聞·江西2018]浮梁縣熱心村民出資清塌方拓寬路面保暢行
云巖區赴開陽縣毛云鄉魯底村調研對口幫扶工作
我市集中收聽收看全省打贏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電視電話會議 宋宏偉在我市分會場參加會議并就貫徹落實會議精神提出具體要求
泉州市公安局與救助站聯動 半年來幫155人找到親人
救急!小姐妹驚恐中叫外賣 要求送餐小哥會打大蟲子
南山區南頭街道整治機動車違停
關于自治區第二十六屆內蒙古好新聞(A、C類)參評作品的公示
為年輕演員量身打造 揚劇新排《七巧環》
節日堅守崗位 奮戰施工一線
讓區全面開展滅蚊行動
用工告急 數萬崗位空缺等人來
情牽群眾 心系龍保
夜景亮化,點靚合肥
南充交警八大新招:輕微事故快處指引在此
云南省深入開展群眾身邊腐敗和作風問題治理
慈母千里探監 監獄“刺頭”變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