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園村油菜花基地吸引市民觀賞。
春暖花開好時節,播種育秧正當時。日前,記者在水口街道下源村看到,在一片片平整好的農田里,農戶正忙著育秧,播撒下一粒粒稻種……
記者從區農業局了解到,該局今年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總抓手,以優化農業產能和增加農民收入為目標,落實強農惠農政策,進一步夯實農業生產基礎,推進農業與旅游結合,扶持發展優質水稻、甜玉米、梅菜、特色水產等優勢產業,力爭年內實現農業增加值增長3%以上。
推進農旅結合
墨園油菜花海成鄉村游新亮點
連日來,橫瀝鎮墨園村一大片金燦燦的油菜花海接連在今日惠州網、惠州發布等網站和微信上刷屏,引得眾多市民爭相前往暢游花海。而墨園古村也因為這片盛放的油菜花而人氣爆棚,該村干部正在籌謀著將油菜花海作為該村旅游的又一亮點,與墨園古村落、民俗活動結合起來,進一步發展鄉村旅游,帶動村民增收。
不為人知的是,墨園村這個多達180畝的油菜花基地是在區農業局的資金、技術扶持下種植而成的。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農業結構調整、推進農業與旅游結合、促進鄉村產業興旺,成為惠城區農業部門的重頭工作。
據區農業局負責人介紹,在推進結構調整優化供給方面,該區將扶持發展優質水稻、甜玉米、梅菜、特色水產等優勢產業,促進種養結構調整優化,力爭全區全年特色農產品種養面積穩定在45萬畝以上;繼續挖掘潛力,在水口、汝湖、馬安、橫瀝等地因地制宜發展具有競爭優勢的番薯、柑桔、青棗、番石榴、火龍果、草莓等種植,培育更多的特色品種,促進種植結構調整,豐富和優化農產品供給。
為推進農業與旅游結合,該局將扶持發展海納農業公園、綠湖現代農業觀光園、源茵生態園、王福記生態茶園等集生產、科普、休閑觀光于一體的綜合性園區,因地制宜發展油菜觀光、水果采摘、古村落文化游等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挖掘外部增收潛力,幫助農民增產增收。墨園村油菜花基地的成功試種,就是該區農旅結合相互促進的一個樣板。
水口街道下源村農戶在育秧。
落實惠農政策
示范推廣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
據區農業局負責人介紹,在落實強農惠農政策方面,該局開展耕地地力保護補貼面積數據動態調整,抓好面積統計上報、補貼資金發放。落實政策性農業保險,計劃完成政策性水稻、甜玉米、馬鈴薯等作物種植保險投保面積28萬畝。
此外,繼續落實農機購置補貼、燃油補貼政策,引進推廣先進的聯合收割機、高速插秧機、施肥機等農業機械,建設水稻工廠化育秧中心,示范推廣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促進農業生產機械化水平持續提高,力爭今年全區水稻耕種機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77%以上。
指導農業生產
計劃引進20多個農作物優新品種
“在抓好農業生產指導方面,我們建立區、鎮、村三級農業科技推廣網絡和農業示范基地,組建區級農技推廣專家組,加大對170名基層農技人員的培訓力度,培育510個農業科技示范主體,為農業生產帶好頭、做好示范。”該局負責人介紹說,今年區農業局在抓好春耕生產、夏收夏種、秋收冬種生產指導的同時,計劃引進示范和推廣優質水稻、甜玉米、蔬菜等農作物優新品種20個以上,示范總面積約1500畝。此外,推廣水稻“三控”、高產高效栽培、病蟲綜合防控等技術,計劃推廣配方肥技術6.56萬畝次、水稻“三控”技術2.78萬畝次、病蟲害綜合防控技術6.56萬畝次。
為使新技術得到好的推廣應用,該局將深入農業生產基地開展技術指導和技術培訓,全年計劃開展培訓20期,培訓農戶1100人次。
本組文/圖 本報記者彭紅霞 謝菁菁 鄭國瑞
2018年度省專利獎揭曉 寧波獲金獎1項優秀獎4項
桑植縣委脫貧攻堅專項巡察組全面進駐28個貧困村
中鐵四院來邵征求邵陽鐵路地區總圖規劃修編意見
整治市容環境不含糊
青川縣建好“四好農村路”打通群眾“幸福致富路”
惠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培育510個農業科技示范主體
社區投放老鼠藥 提醒居民防止小孩或寵物誤食
通州區金沙街道:讓能綠的地方都綠起來
莒縣:推進林水會戰 提升生態環境
臨沂:酒席訂了16桌實際坐11桌 酒店要收空位費?
利州區“五辦”措施優化服務成都轉移企業
雷瓊地質公園“海口+湛江”嗨翻天
城鄉少年手拉手 共迎六一兒童節
蘇寧為南大、同濟等畢業生免費寄行李
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加快建設數字中國
清明節期間晉城城區警方多舉措加強安保 出動400余警力加強治安巡邏防范
越城區首家基層更年期門診在靈芝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開診
扶風:緬懷歷代先烈 感恩幸福生活
武漢國際仲裁中心正式組建 將爭議留在“主場”解決
磐石市黨群聯建扶貧田帶動貧困戶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