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是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內容,是培育經濟社會發展新動能、開創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新局面的戰略選擇,也是我們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大機遇。
以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導,全市上下認真貫徹落實省委九屆五次全會和市委十屆三次全會精神,深入踐行創新發展理念,加快謀劃和布局數字經濟,發展數字經濟主體產業,促進三次產業數字化融合,推動石家莊制造向“石家莊智造”轉變,讓實體經濟保持強勁的發展動力。
打響數字經濟“突圍戰” 數字經濟產業生機勃勃
作為國家大數據綜合示范區,石家莊打響數字經濟“突圍戰”,培育發展信息產業核心業態、關聯業態、衍生業態,加快實施“互聯網+”、大數據項目,出臺《石家莊市加快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實現經濟上臺階的實施意見》、《石家莊市關于加快推進“大智移云”的實施方案》、《石家莊市人民政府關于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的實施意見》等一系列支持性政策,為數字經濟發展營造了良好的發展氛圍。
近年來,全市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迅猛發展,大數據、物聯網及關聯企業數量激增;2016年,全市電子商務交易額達到3813億元,同比增長24.5%;全市電商平臺及網點近7萬家……一連串優異亮眼的“成績單”,昭示著石家莊數字產業發展的勃勃生機。
北明軟件、神玥軟件等一大批國內外知名企業落戶石家莊,石家莊智慧產業公司、遠東通信、冀凱集團、瑪雅影視等一批本土企業迅猛成長,并逐漸形成了光谷科技園、鹿島v谷科技工業園、融智科技園等產業集群、園中園,整體實力進一步加強。
在正定縣,擁有紡織和軟件“雙主業”的石家莊常山北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資80億元,建設云計算中心、紡織智能制造和跨境電商平臺等項目。到2020年,年營業收入超200億元,年利稅達40億元,年利潤總額達20億元。
其中,公司投資建設的常山云數據中心項目,搭建了一個立足石家莊市、面向全國的云服務平臺。目前,一期機房樓已經封頂,明年4月份,具備安裝條件并在年內投產。其自主研發具有行業標桿作用的紡織智能制造系統,推進智能工廠建設,推動信息化技術在紡織生產、研發、管理、倉儲、物流等各環節廣泛運用;自主研發的織機數據采集系統軟硬件,打破了國外織機廠商的技術壁壘,實現了以數據驅動,業務智能化為核心的生產集成一體化管理。此外,其利用收購國外知名紡織品牌,積極開展電商平臺建設,公司旗下“北京愛意生活”app,也已成功上線。
在高新區,不過才成立一年多的時間,一直致力于“讓城市更智慧”的石家莊市智慧產業有限公司,依托智慧城市大數據中心,已建成全市的政務數據共享交換平臺,可以有效打通各部門的信息壁壘,實現各部門間數據的互聯互通。
這家由石家莊發展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國電子系統技術有限公司聯合成立的國有控股公司,主要負責全市智慧城市項目的建設及運行維護,并通過制定相應的技術規范和標準,為各部門提供政務數據資源的歸集、交換和共享服務。目前,已建設了智慧城市大數據中心、節能減排監控管理平臺、供給側大數據分析決策平臺、市司法行政綜合指揮服務中心、“互聯網+政務服務”平臺等多個項目,從信息基礎設施、公共服務、政府科學決策等方面提升我市智慧城市發展水平。
在鹿泉區,經過近年來的持續建設,石家莊信息產業基地的產業承載力持續提升,充分發揮中電科13所、54所的技術優勢,以搭建平臺、引進項目、培育企業為抓手,大力發展電子信息業,2016年,全區電子信息業全行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20億元,同比增長25%。
截至目前,基地內共有電子信息企業40余家,集聚效應初現。其中,產值上億元的企業達到7家,上千萬元的企業達到30家;從業人員1.38萬人,碩士以上研發技術人員1800多人,擁有5300多項重大科研成果。與此同時,產業技術創新不斷增強,已基本形成了光電、導航通訊、電力電子三大重點行業。
其中,光電產業包括半導體照明、激光器、探測器、聚光太陽能電池和微電子機械系統五大領域,特別是半導體照明領域已經形成從外延材料、芯片、封裝、光源到燈具照明顯示工程、智能化照明完整的產業鏈條。導航通訊產業包括衛星導航、通信信息系統、公共安全和物聯網四大產業鏈,重點發展衛星通信與廣播設備及系統、通信天線、電子信息系統設備、通訊系統及設備產業集群。電力電子產業主要包括智能電網設備制造、電力系統服務、電子元件制造、智能電子儀表等。
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與三次產業融合 引領經濟轉型升級
2015年以來,石家莊全力實施國家大數據、“互聯網+”等發展戰略,始終狠抓產業集聚與融合發展,積極探索培育信息產業核心、關聯和衍生三大業態,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與三次產業融合發展,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同時,以大數據、“互聯網+”產業為引領,大力實施大數據示范工程、智能化工程、“云上石家莊”等,提升信息基礎設施服務、網絡信息技術產業創新發展等能力,以信息化培育新動能,用新動能推動新發展,打造新優勢、樹立新形象。
2016年,我市全年生產總值5857.8億元,其中,第二產業增加值2638.0億元,增長4.4%,工業經濟實現大幅提升。七大主導產業中,電子信息、高端裝備制造和新材料三個領域增加值增長迅猛,工業企業與新一代信息技術融合發展步伐不斷加速。
推進智能制造,支撐“世界級”標準。作為省內最大的乳制品加工企業,自2012年起,君樂寶乳業集團對工廠進行大規模升級改造,通過物聯網、互聯網等技術的應用,推動生產執行管理(mes)、質量管理(qm)、實驗室管理(lims)、物流管理(lm)等系統的深度應用,以提升裝備和設備管理的自動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程度。這些系統整合和無縫集成,支撐了企業高效靈活的供應鏈運營體系。
公司搭建的b2b平臺并與b2c及三方電商平臺集成,構建起了具有行業特色的乳業產業鏈互聯網平臺,實現了全業務體系的“系統集成、流程銜接和數據共享”,為乳業生態圈的打造奠定了建設的基礎。
例如,君樂寶乳業通過“產學研用”聯盟合作,建設了“君樂寶養殖云”。目前,該平臺已覆蓋260余個牧場,共計20多萬頭奶牛。每頭奶牛身上佩戴的電子項圈可以將牛的身體指標實時上傳到云平臺,對其健康狀況進行評估并給出預警。
同時,每臺原奶運輸罐車上都安裝了gps電子鎖,通過在地圖上劃定gps電子鎖開鎖范圍,實現罐車只能在指定區域裝卸原奶,確保了原奶運輸過程中的安全。
又例如,在智慧工廠的建設上,奶粉工廠一條生產線上遍布1500多個傳感器,設備裝備數字化率達到了95%以上。設備之間通過mes系統進行集成協同,實現了生產各環節的協同聯通。
在農業數字化方面,各種積極嘗試與探索一樣頗有成效。
石家莊智慧農業建設以探索現代農業發展新模式、新途徑入手,本著頂層設計、整體規劃,分步實施、注重應用的原則,圍繞農業生產信息化、農業經營信息化、農業管理信息化、農業服務信息化為主要建設內容,按照“1+2+4+n”架構,建立全市智慧農業綜合支撐平臺;農業大數據云計算中心,智慧農業服務中心;農業電子政務、監測預警、綜合服務、電子商務四大體系及37個應用系統,構建全市“市、縣、鄉、村”四級新型農業生產服務體系,實現種植指導科學化,生產過程數據化、農產品交易電子化、農業信息應用系統化、技術應用全程化、信息技術集成化,從而全面提升政府的監管服務能力,企業的生產管理能力,農民對信息獲取應用能力。
藁城區是河北省蔬菜生產重點縣區之一。2016年,全區蔬菜播種面積52.04萬畝,其中設施蔬菜播種面積29萬畝,占蔬菜總播種面積52.7%。全區現有規模育苗企業或合作社共9家,以區農業高科技園區為龍頭,輻射帶動全區五大蔬菜生產基地。
藁城區九家育苗企業總占地面積450畝,建設有智能化連棟溫室20200平方米,高標準育苗溫室117棟,育苗播種車間600平方米,配備了自動化育苗播種流水線、移動育苗床、自走式噴灌機、催芽箱、溫室暖風機和水簾調溫設備等設施,年育苗能力達到了2.5億株左右,推廣面積達2萬畝左右,主要輻射范圍包括省內的石家莊、張家口、承德、邯鄲等11個地市,以及河南安陽、天津、內蒙古多倫等。在技術上,應用自動化播種技術、嫁接技術、溫室物聯網調控技術、設施消毒、基質配制研發技術、新品種引進、示范技術。
構建“數據民生”省會模式 讓人民共享數字經濟紅利
數字經濟作為一種新的經濟形態,正在成為經濟發展轉型升級的重要動力,尤其在不斷創造新的就業機會、服務民生社會事業等方面,其潛力、能力巨大。
石家莊市正積極構建“數據民生”省會模式,出臺信息惠民等政策,以大數據服務社會民生,推動大數據與群眾衣食住行、健康醫療和社會公共服務等相融合,更好地解決民生“痛點”“堵點”“難點”問題,讓人民共享數字經濟紅利,擁有更多的獲得感。
打開“石家莊人社”app,輸入身份證號和社??ǚ彰艽a登錄后,便可瀏覽到相關政務公開,還可查詢畢業生檔案去向、職稱考試和評審結果等信息,特別是醫療保險方面,該軟件提供了個人賬戶、繳費明細、消費明細、定點門診、慢性病等信息的查詢,老百姓坐在家里、躺在床上就能查詢到個人醫保報銷進度。
讓信息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為了進一步推進“互聯網+人社”2020行動計劃,我市通過多方式多渠道,利用信息化技術,將人社服務由“實體大廳”向“虛擬大廳”轉移,發展出了網上服務大廳、“石家莊人社”手機客戶端、自助服務一體機、微信公眾號多位一體的互聯網服務新模式。
為實現互聯網技術與業務的有效融合,我市還把市級公共業務數據交換平臺建設作為重點,統一網上服務大廳系統,提升信息資源匯聚能力,實現各業務系統常態化數據交換,為互聯網應用提供了大數據支撐。
實施“互聯網+就業”。通過完善勞動就業服務網、開通就業創業微信公眾服務平臺、整合人力資源市場網站、實行技能提升補貼網上申報等工作舉措與“春風行動”“高校行、社區行、軍營行、高墻行、鄉下行”等各類就業創業服務現場活動相結合,開通網上招聘會,實現就業創業服務線上、線下的有機融合。
實施“互聯網+社保”。努力推動主要社會保險業務網上經辦。目前,醫療保險互聯網服務已實現全覆蓋,涉及160多萬職工、720萬城鄉居民、1.9萬家單位、5000多個社區和行政村。開通了養老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網上申報系統,實現了參保登記與變更、申報繳費、待遇審核、關系轉移接續等8大項85種業務,全部通過互聯網實時申報辦理。
由“人社信息化”向“信息化人社”轉變,從“信息化人社”向“互聯網+人社”升級的過程,正在不斷加速。
“掛號排隊時間長、看病等候時間長、取藥排隊時間長、醫生問診時間短”——“三長一短”的就醫難題如何破解?借力數字經濟,石家莊正在給出自己的解答。
7月20日,石家莊市第四醫院、橋西區衛計局和該區12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共同簽署協議,組建全市首個“智慧醫療聯合體”。今后,橋西區的社區居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三甲醫院的優質醫療服務。目前,已有117名群眾通過聯網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完成了遠程會診、遠程影像和疑難病例診斷,1名患者成功轉院。
8月,橋西區7所社區醫療服務機構與省中醫院建立了遠程對接,實現了中醫藥臨床數據資源集成、存儲、轉換、利用和共享,有效帶動了基層社區機構家庭醫生團隊中醫藥服務能力的提升。目前,橋西區中醫藥簽約服務試點團隊管理人口已達到4.5萬人,中醫藥簽約4326人,450人簽訂了個性化中醫藥服務包。
此外,2015年,市第四醫院率先啟動了“健康河北”醫療惠民移動平臺建設,打造了全省首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擁有微信預約、移動支付、預約診療、自助銀醫通、云服務平臺“五位一體”信息化綜合服務技術的三級醫院。
據統計,該院通過預約就診的患者達80%以上,支付寶服務窗截至10月底在線充值69079筆,合計2500余萬元,推送報告861542份。醫療服務的智能化,使患者平均就診在院時間由原來的3小時縮減至1.38小時。
通過開展智慧醫院建設,真正實現了從診前、診中、診后的一站式閉環就醫服務,為患者節省了就醫費用,縮短了就診時間,明顯提升了百姓就醫獲得感。目前,以自助設備為主體,以手機就診app為工具的智慧就診方式已逐漸成為群眾的首選。
同時,醫院以患者為中心,依托河北省遠程會診平臺建立了河北省婦產科遠程會診中心。當前,在與各縣級醫院開通遠程醫療服務的同時,該醫院還利用與北京市婦產醫院、天津中心婦產醫院共建的“京津冀婦產兒科聯盟”,實現與京津地區知名醫院的遠程會診,使省會廣大患者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北京及天津的優質醫療資源。
新時代需要新作為。站在新起點的石家莊,必將牢牢把握大數據發展機遇,以數字經濟引領新增長,不斷深化交流合作,培植“智慧樹”,深挖鉆石礦,用大數據創造智慧生活,開創美好未來。
縣環保分局做好《河北省水污染防治條例》宣傳工作
廣州恒大贏球出線 上海申花背水一戰
太原學區房租賃旺季到來60平米老房子月租金2600元
三亞新增12家平價蔬菜專營店
宿遷古代很鼎盛 六任四品大員曾在此主政
我市大力發展數字經濟綜述
紅古區花莊鎮深入推進全域無垃圾專項整治
張萬明向留壩反饋交辦環保督查存在問題
【市城管局】鄒城:舉辦了“女職工健康促進知識講座”
雨花臺區城市治理標準化工作市級示范片區通過市級驗收
無害化處理中心召開春節安全生產工作部署會暨開展節前安全生產大檢查
南江鎮九義校:舉行第十三屆春季球類運動會
平果太平村:瑤族小伙勇娶壯族妹成美談
黃衛平率貴港教育工作調研組到桂平市調研
市公路局:301公里安全生命防護工程
我市舉辦雙微技術防棗裂果培訓會
第9號臺風“山神”或今日生成 今起3天天氣涼爽
4月1日萍鄉中考開始報名
上海農之夢青年公益服務社舉辦“融入上海”系列公益講座
乾縣切實加強校園安全文化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