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上午,全國脫貧攻堅獎表彰大會暨先進事跡報告會在北京召開,會議對99名獲獎個人和40個獲獎單位進行表彰。云和獲得全國脫貧攻堅組織創新獎,系全省唯一獲獎組織。
2013年1月,國務院扶貧辦在麗水設立扶貧改革試驗區,云和被確定為先行先試縣。在國務院扶貧辦和省、市的關心支持下,云和圍繞“人口集聚、戶資分離、戶隨人走、城鄉一體”的工作思路,在深化“小縣大城”發展戰略的基礎上,全面推進扶貧改革試驗,突出抓好搬遷扶貧體制創新,著力破解城鄉二元“隔離墻”,助推更多山區群眾“帶權進城、安家落戶”,過上無差別的市民生活。
試點戶籍制度改革
三萬農民帶權進城
今年是周海中搬家進城的第十年。
周海中的老家在云和縣赤石鄉張源頭村,位于緊水灘水庫庫區。當時,他家只有兩畝水田、二三十畝林地。每年種的稻谷基本用作口糧,林地也沒有多少收入。爺爺、父親常去水庫邊的小碼頭當搬運工,每天有一二十元收入。村里其他人家的情況也相差無幾。
年輕人紛紛外出闖蕩。周海中19歲離家,到過溫州、寧波、江西、福建,一路打工學手藝,29歲回到縣城,開了一家小按摩推拿店。“看慣了外面的生活,更不想再回山里。”周海中笑著說。不過,為了照顧父母,他還是每天騎著摩托車往返縣城和老家。
2008年,機會來了。根據縣里的安排,張源頭村被納入下山搬遷范圍。縣里還開出了優厚的政策,在農民安置小區普光小區買房的錢可分4期付款;房貸可以憑山林證貸,利息優惠;政府還給每人8000元的下山安置補貼……
10年前的那個深秋,周海中一家作為張源頭村第一家農戶,搬入鳳凰山街道普光小區一期的下山農民安置房。當年12月,周海中光榮地成為了一名黨員。
“我們之后的下山搬遷形式更多,可以自建房,可以住統一建的農民公寓,也可以獲得資金補助。現在的補助標準已經提高到最高每人6萬元了。”周海中說,同村不少小伙伴看到他家下山搬遷嘗到了甜頭,也紛紛搬了下來。
目前,云和全縣已經建成48個異地搬遷安置小區(點),累計安置35600人。2014年,云和作為全省試點,開啟了戶籍制度改革,取消了已實行50多年的農業戶口、非農業戶口的劃分,統一轉換為居民戶口。與此同時,云和進行集體經濟分配受益權、土地承包經營權、山林承包權、宅基地使用權、房屋所有權等權益改革。如今,全縣共有74%的農民融入縣城安心居住。
如今,周海中的子女都在縣城數一數二的學校就學,夫妻倆的生意越做越好,每年收入約有30萬元。最近他還張羅著回老家開辦民宿。
盤活農村閑置房屋
千幢農房“二次創業”
今年是北京人陸紅波在長汀“租房”的第3個年頭,他的肴水汀民宿辦得有聲有色,農村生活也過得有滋有味。
從前,長汀村是典型的空殼村,經濟薄弱,村集體幾乎沒有收入,進村靠輪渡,70%的村民在外打拼。2005年,37歲的長汀村民王秀華租下陸紅波位于北京大興區一間近800平方米的商鋪,開了一間超市。
2008年5月,王秀華回到長汀。2012年秋天,應王秀華之邀,陸紅波來長汀游玩。
2016年夏天,帶著“陽光沙灘,山里看海”的召喚,長汀恍然蘇醒。僅用3個月時間,村里便打造出總面積達3萬平方米的人工沙灘,配備沙灘長椅、沙灘草棚等設施,還種上34棵高大的棕櫚樹。
沙灘火了,越來越多外出務工的青壯年回來了,村里不再只有留守的老人和孩子。村里經常都被車子塞得滿滿當當。陸紅波做了一個決定,在長汀創業。
2017年12月,陸紅波注資200萬元,成立“云和縣肴水汀旅游發展有限公司”。今年4月18日,民宿“肴水汀”正式營業。為了串聯兒時的記憶,他還在民宿的裝修風格上增添了老北京的傳統元素,四合院。
因為率先邁出“小縣大城”步伐,十多年來,云和累計異地搬遷農民10139戶、35374人,實現了“全縣七成人口居住在縣城”,同樣率先迎來了大批閑置農房的處置與盤活問題。只是讓所有人都有些驚訝的是,迎著新時代的腳步,云和閑置農房迎來了一個快速增值的“黃金時代 ”。
2015年12月,云和一千余幢空閑農房全部上網招租,試水空閑農房二次創業改革,努力打通“農民進城謀生”與“市民進村養生”雙渠道,將這些青山綠水間充滿田園野趣的“沉睡資源”轉化為發展資本,積極探索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的雙贏之路。
目前,已成功租賃200余幢,為農民直接創收800余萬元。
農村金改釋放活力
“一個不少”致富小康
9月18日,緊水灘鎮大牛村村民張金旺靠著手中的林權經營權,貸到了30萬元。“山坳里的林地也能用來貸款,這是過去想都不敢想的事。”拿到貸款的張金旺滿臉興奮地說,有了這筆錢,他就可以再培育50多畝油茶林。
“村里林地不少,百姓想要發展,卻總是苦于手頭沒錢。”大牛村村支書藍偉林說,農村人沒啥可抵押的,“貸款難”又一直困擾著林地經濟發展,讓大牛村“牛不起來”。
窮則變,變則通。針對這一現象,云和縣林業局率先進行公益林質押貸款試點:以村集體未來5年的公益林補償金放大10倍作為質押基金的擔保總額,為本村村民貸款提供擔保。
解了百姓“資金渴”,也激活了林地資源。自實行生態公益林未來補償收益質押貸款以來,全縣至今已建立6個村級質押基金組織。截至目前,全縣已累計發放公益林未來補償收益權質押貸款141筆、2048萬元,無不良貸款發生。
林權變資產,葉子變票子。此后云和又啟動《公益林收益權證》發放工作,林農可以憑證直接向金融機構辦理質押貸款,也可自主或通過農村產權交易平臺進行交易,與村級質押基金形成互補,此舉盤活了80萬畝沉睡林地。
綠色發展的希望一直涌動在云和的山間。
在離縣城13公里的蘇坑村,村民蘭雷福還沉浸在雪梨豐收的喜悅中。今年43歲的蘭雷福家里還有一位老父親,家庭收入不高。2015年春天,云和縣推出“‘云和師傅’百師扶貧助千家”活動,雪梨大王蘭小健與蘭雷福成功結對。蘭小健送給他100多棵云和老雪梨的苗木,還手把手傳授種植技術,幫助他建起果園。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云和以“云和師傅”這個農民培訓品牌為龍頭,實施扶貧創業致富帶頭人培育工程,開展“百師扶貧助千家”活動,成功帶動全縣三分之一以上的低收入農戶發展特色產業直接增收。2017年,云和全縣低收入農戶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1235元,同比增長16.6%,增幅居全市第一,交出了“全面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少”的云和答卷。
石家莊昨日普降大雨 本周還有兩次降水
做法不當引爭議太原一飯店開業綁來鯊魚當"代言人"
3條通勤快速巴士線路發車時刻確定
固鎮縣衛計委對濠城鎮衛生院健康脫貧工作專項督導檢查
農家女兒的別樣暑假生活
城里鄉下都是家
市福彩中心召開大整風專項行動部署會暨“衢州福彩大講堂”開講儀式
感悟書香魅力 行業女工展風采
山海關區南關街道召開專題會議,部署近期重點工作
含山縣銅閘鎮:“四個強化”筑牢基層黨支部戰斗堡壘
天津排查治理機動車維修企業 2019改用水性環保涂料
我市開展道路運輸行業大氣污染防治工作
2017年世界兒童日慶祝活動在深舉行
孟津縣衛坡村:公路繪出衛坡“新畫卷”
邢臺委托管理區域147個行政村不動產登記交由市不動產登記中心統一辦理
先鋒⑩|吳作文:堅守17年,他是環保監察的一線戰士
“書癡”李阿山 個人藏書6000多冊
實付價超過備案價 海曙中梁壹號院三期業主恐付冤枉錢
經開區舉行2018年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頒獎典禮
副教授被曝與多名女生發生關系:她們主動就是玩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