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報傳媒集團記者 王雯麗 通訊員 胡智曉 文/攝
10月15日上午10點,記者來到位于市區勞動路的一家新疆菜館,還不到飯點,店里已經有兩三個客人,老板馬全站在鍋前煮面,而他的妻子正在一旁和面。看到記者,他帶著歉意說,“不好意思啊,早上一般要做和面、切肉等準備工作,還得去給上課的孩子送飯,稍微有點忙,麻煩等一下。”
馬全舉著調查問卷。
等將客人的飯菜端上飯桌,馬全終于坐下來休息,看到這份《文明城市創建滿意度調查問卷》,他臉上不禁漾起笑意,“24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我的兩個女兒背得可好了。”
馬全的兩個女兒一個在讀初一,一個上四年級,是社區的“小明星”。“她倆參加社區活動特別積極,創文開始后,無論是學習垃圾分類,還是撿煙頭的活動,她們都會參加。”柯城區府山街道城站社區的工作人員對這兩個孩子印象深刻。“我們組織清理種菜的時候,兩個孩子跑過去,甜甜地叫一聲,‘阿姨,為了我們的環境,把這些都清理了好嗎?’居民們誰還忍心拒絕啊。”
“參加完活動回來,她們都留下了‘后遺癥’,見不得地上的煙頭。”馬全說,兩個孩子讓他給她們準備了鉗子,一有空就去撿煙頭,附近的煙頭都被她們撿完了,“她們以前完全沒有這樣的意識,現在卻很關注,在很多細節上比以前做得更好,我們也很高興,也愿意陪著她們一起去參與這些活動。”
馬全一家是回族,四年前他應朋友的邀請從新疆來到衢州,開了一家餐館,日子過得有聲有色,他還把父母接到衢州小住,“家里人都說這個城市就像花園一樣,出門就是公園,到處有綠樹紅花,還有休息的地方,在這里生活很幸福。”
“因為創文,衢州變得更好了。”馬全說,以前走過人行道,有亂停的非機動車,騎車出去買菜經常在路口被堵住,只能繞路,“現在一出門,街道上的非機動車都整整齊齊擺在一起,路暢通了,我騎車出去買菜送飯都方便了很多。”
馬全在答卷上勾選上了滿意的選項,“要是不滿意,我怎么會愿意留在這里呢?”他說,希望創文形成的好習慣都能長久保持下去,“我想衢州的未來會更美麗,我們一家人也愿意為它出一份力。”
直播預告:濰城區長楊曉輝明日接聽12345熱線
楊浦陽光社區服務管理中心聯合舉辦暑期青少年納涼聯誼活動
聚焦民心工程 踐行“雙創雙服”
政協邵陽市第十二屆委員會第二次會議勝利閉幕
市政府就《政府工作報告》征求市政協意見
“我給創文打個分”系列報道之七:創文,讓他更愛衢州這座城市
泉州市加強教育收費管理 禁止中小學建設高檔學生公寓
零陵交警夜巡救助老人 助其返家
劍閣國稅突出“馬上”抓“辦好”,提質增效添“助跑”
市質監站與市政處聯合召開市政項目質量監管工作會議
威海市列出36項信用工作“任務清單”
新北區:“尋味春江 賞味江鮮”江鮮美食文化節啟幕
鼎城區:交通安全教育從娃娃抓起 開展幼兒園小朋友進警營活動
新春走基層:為了社區更潔凈
臨沂:丈夫駕照被扣又開車上路被罰 孕婦大鬧警務室
市公積金中心召開2018年度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會
一社區一隊伍 5萬多個志愿者忙創衛
絲路遺韻與古今迴響——吳蠻與絲路音樂大師及華陰老腔皮影導賞
精準施策筑就業扶貧平臺
桐城市深化改革促崛起丨改革助推文化產業蓬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