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記者劉加明
3月3日,元宵節剛過,慶安縣慶安鎮興安村張萬滄的新家里就擠滿了來訪的親戚。席間,老張感慨:“今年親戚格外多呀!”
小村沒有搬離原址,住的還是老村民,親戚朋友仍是那些,可今年的迎來送往怎么就忙碌起來了呢?“因為縣里實施的改造農村泥草房唄!”老張妹夫說:“原來房屋又小又破,過年來看送點東西就走了,現在有好政策,你看現在這屋子也漂亮了也干凈了,今年啊我們自帶伙食,都在老張這里吃上一頓飯,為他們一家的幸福事高興,為好政策慶祝!”
干凈的不僅張萬滄家,還有村頭街口。“現在,有專人負責全村衛生保潔,垃圾轉運車定時清運。”席上的同村村民李萬田說:“如有積存垃圾、衛生死角,村民就可以撥打電話向鎮里反映。‘有垃圾找政府’,都成老百姓的口頭禪了。”
這個縣始終沒有忘記“提升百姓幸福感獲得感”的初心和使命。去年采取以獎代補形式,這個縣財政拿出1000萬元資金支持美麗鄉村建設,重點打造了2個重點鎮、14個示范村和達標村,改造泥草房576戶,美麗鄉村建設工作排名全省前列。
今年這個縣將積極落靠兜底政策,解決902戶建檔立卡貧困戶住房問題。通過對上爭取、政府投入、幫扶部門出資等辦法,解決2個貧困村和所有貧困戶安全飲水問題。為所有貧困村“三有三通”。落實落靠合作醫療、大病救助、教育貧困補助、低保保障等扶貧政策,保證每個貧困戶都能享受政策普惠。
同時這個縣將啟動新一輪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以落實“廁所革命”、“柴草出屯”、“垃圾處理”為重點,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打造生態優良、環境優美、居住舒適的人居環境。縣域內的每個鄉鎮選擇1個村進行試點,扎實開展潔凈鄉村行動,治臟、治亂、治臭,推進農村“廁所革命”。同時把農民教育放在突出位置,發揮老黨員、老教師、老干部、老軍人等群體作用,利用優秀黨員、致富能人、道德模范等典型的影響力和感召力,培育“新鄉賢”文化,完善鄉村治理新機制,大興崇德之風、法治之風、文明之風。讓農村留得住人、招得進人,讓慶安農村成為田園養生理想之地。
內江20家醫院開通省內異地就醫住院聯網結算
讓精品力作閃亮湖南的文化星空
4000畝林區“守護神” 護林路繞赤道三圈多
雨湖區7個“留守兒童之家”獲贈新書
日照“三支一扶”計劃招募工作啟動
村里人今年親戚格外多
方便了!2年后江蘇全省將新增超10萬個停車位
三角鎮“6.18”污染環境案告破,5名嫌犯已被批捕
愛是陪伴 節日同樂
螞蟻洋貨走俏廣西電商年貨節
最新消息!江蘇路-寧海路北段道路整治將在6月完工!
為展示巴蜀美景 南充“才女軍團”返鄉曬畫
再造營商環境 實現發展共贏
三明市十三屆人大常委會舉行第十次會議
市領導赴市委黨校 宣講黨的十九大精神 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
威坪:一座正在“復活”的千年古鎮
市體育局2018駐村扶貧工作隊召開第一次碰頭會
趙長富會見香港工商界代表團
2018年法治撫州建設領導小組會議召開
市總工會舉辦全市職工羽毛球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