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網 (舟山網記者 吳建波)上海自貿試驗區,全市五十分之一的面積創造了全市四分之一的生產總值,100多項制度改革創新成果在全面復制推廣。
作為全國首個自貿試驗區,上海是改革“先行者”中的“先行者”,設立至今形成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國際貿易“單一窗口”以及“擴大服務貿易”等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制度創新,為其他自貿試驗區以及全國加快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起到引領示范作用。
一個窗口可辦29個審批事項
每天,上海浦東新區行政服務中心要受理業務量3200多單,整個大廳看上去忙卻不亂,服務中心在一樓大廳內的a島和b島辦事區域開設40個窗口,推出“全網通辦”和“單窗通辦”審批機制,極大地提高辦事效率。
所謂“全網通辦”,就是以往企業必須到現場辦理的審批服務,通過“互聯網+政務服務”的融合,使得企業可以“網上全程一次辦成、網上申報只跑一次”。
“單窗通辦”是指由市場監管部門一口受理的企業準入單一窗口制度,通過“綜合受理、分類審批、一口發證”的方式服務企業。在浦東,一個綜合窗口可以同時辦理29個政府部門審批事項,企業代表只需遞交一份申請單,不同部門的審批人員在后臺并行處理事項,讓數據代替企業代表“跑腿”。
在浦東,辦一張“酒類商品零售許可證”以前需要1-2個工作日,借助“全網通辦”、“單窗通辦”,如今這個時間已經被壓縮到半小時,而且是全程網上辦理。
浦東新區行政服務中心主任蔣紅軍介紹說,目前浦東104個區級審批事項實現“全網通辦”,其中74項可實現“網上全程辦理”,30項實現“網上辦理,窗口只跑一次”,這些事務除了在服務中心的官網上辦理,還可以通過微信“浦東發布”的接口辦理。
為加快構筑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浦東正自我加壓,到明年1月將實現市場準入領域的“單窗通辦”,屆時申請、收件(受理)、審查、決定、發證等全流程在一個窗口就能搞定。
“證照分離”改革顛覆傳統管理模式
在浦東,流傳著“一支口紅的旅程”的故事,一支進口口紅從走完所有審批到擺上商場柜臺需要5個月的時間,面臨“剛上架就過時”的窘境,可現在只需要5天,這支口紅就能與消費者見面。
這是上海自貿試驗區實施“證照分離”改革的一個縮影。眾所周知,“證照齊全”是企業進入市場 “鑰匙”,所謂“證”,指的是各相關行業主管部門頒發的經營許可證;而“照”,指的是工商部門頒發的營業執照。原先開辦一家公司,首先要取得主管部門的經營許可證,才能到工商部門申辦營業執照。
但是,上海推行的“證照分離”商事制度改革顛覆了這種傳統的管理模式,投資者只需先辦理營業執照,就可以從事一般性的生產經營活動,如果要從事需許可的生產經營活動,再到相關審批部門辦理許可手續。從2016年起,上海對審批頻次比較高、投資主體關注大的116項行政許可事項先行開展改革試點。
“‘證照分離’改革主要按照取消審批、審批改備案、實行告知承諾、提高透明度和可預期性、強化準入監管等五類方式展開。”上海自貿試驗區管委會對外聯絡局副局長羅永朝介紹說,目前改革的范圍已經擴大到548項國家、市、區三級企業市場準入審批事項。
以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為例,改革前,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需按產品類別逐個申請、逐一頒發。改革后,企業只需一次申請一次審批,就可領到一張包括多個產品類別的許可證,即由“一企多證”調整為“一企—證”。“此舉可節約檢驗時間17-47天,減少企業檢驗費用700元-5萬余元。”羅永朝說,除此以外,商事制度改革還包括了“集中登記地”、進口非特殊用途化妝品備案管理等多項試點。
根據一項由第三方評估機構開展的企業滿意度調查顯示,認為“證照分離”改革后企業辦證便利化程度高、較高的,分別占到87%和85%。
“證照分離”改革后,政府職能管理方式從“事前審批”轉變為“事中事后監管”。角色轉變后,政府部門壓力必然加大,如何加強對商事主體的監管,對此上海先后建立了公共信用信息平臺、企業年度報告和經營異常名錄、事中事后綜合監管平臺等新體系,形成鼓勵企業自律、信息互聯共享、社會力量參與、安全審查和反壟斷審查等多項機制。
借助“證照分離”改革,上海自貿試驗區全部取消64項地方設定的行政審批事項,市場主體活力被有效激發。4年內,上海自貿試驗區新注冊企業數超過4萬家,比前20年的總和還要多。
“單一窗口”讓國際貿易更加便利
開箱查驗平均從2天下降到1天,船舶申報平均從2天減少到2小時,貨物申報平均從1天減少至30分鐘……當這些數字從上海億通國際有限公司業務發展經理衛小明口中說出時,記者無法想象以電子口岸為基礎的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會使貿易變得如此便利。
10多年前,隨著互聯網迅猛發展,國際貿易貨物重復繁瑣的傳統通關程序束縛著上海國際貿易的發展,億通國際有限公司在此背景下成立,為上海承建電子口岸,并于2005年建成使用。
“傳統的通關過程是‘先報關、報檢、后入區’,現在我們已經把它轉變為‘一線放開,二線高效管住’的新型監管模式。” 羅永朝表示,企業可以憑進口艙單信息將貨物先行提運入區,再辦理進境備案手續,形成了“先進后報”、“直通入區”的一線開放、通關便利化模式。
上海自貿試驗區通關效率如此之高,發達的電子口岸與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功不可沒。依靠這兩個平臺,上海自貿試驗區已經探索出“一個平臺、一次提交、結果反饋、數據共享”的模式,以電子口岸平臺為依托,構建了貨物進出口、運輸工具、貿易許可與資質等9大功能板塊。通過“單一窗口”,實現了企業通過一個平臺申報并獲取處理結果,監管部門一個平臺進行信息交換、業務處理和結果反饋。
目前,通過上海自貿試驗區國際貿易“單一窗口”辦理的船舶申報達到100%,企業申報數據項縮減2/3,進出口貨物申報達到95%,企業申報數據項縮減1/3。
為確保“一線放開,二線高效管住”制度高效運行,上海海關推出“自主申報、自助通關、自動審放、重點稽核”的監管模式,實現了由海關審核把關為主向企業自主申報為主轉變。檢驗檢疫部門構建了基于風險分類監管的“他檢我放、邊檢邊放、空檢海放”等“十檢十放”監管新模式。
記者手記:投資、貿易、政府部門職能轉變等都是全國自貿試驗區的共性問題,需要我們更多時間關注,作為自貿試驗區中的“老大哥”的上海所推出的許多改革措施無疑走在11個自由貿易試驗區的前列。
上海的“全網通辦”、“單窗通辦”、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其實都有共通之處,那就是充分運用數據互聯共享,突破以往政府部門“各自為戰”的體制。學習上海經驗,首當其沖是向受益者最廣泛的“全網通辦”和“單窗通辦”審批機制看齊,打通部門之間數據籓籬,壓縮審批時間,更好服務浙江自貿試驗區的企業與市民,再將經驗復制推廣至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從而實現投資貿易便利的發展目標。
周志凱率隊調研天頂街道經濟社會發展工作
冷空氣殺到!腰斬式降溫,最低氣溫6-8℃
東莞市五部門聯合開展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
鄧素雪到西沙河索瀘河督導河長制工作
第六次全國縣級以上公共圖書館評估定級上等級圖書館名單公布 嘉興和五縣(市)圖書館均被列入一級
【東西南北 問道自貿】上海:推開一扇“窗” 自貿春風來
常州這兩位鄰居因狗大打出手,抓破對方臉皮
海口已建成的特色夜市
為文化墻 “洗臉”
【關注元宵節】今天氣溫適宜出門賞燈看社火吧
紹興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關于紹興文理學院附屬醫院眼科OCT(光學相干斷層掃描儀)項目的的公開招標公告
新余六中舉行新老高三教師教研交流會
行唐通用機場建設正式啟動
王天琦主持召開市黨政領導干部“三責聯審”工作領導小組會議
老虎沖垃圾場積存滲瀝液 明年全部完成達標處理
英成、禹振飛獎助學金昨發放
一樹枇杷一樹金
重癥親人辭世后 家屬捐出呼吸機延續愛心
在安全生產領域營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佛山在全省率先推廣安責險
龍海浮宮:城市主干道浮南大道與疏港公路連接處正進行土方回填與攪拌樁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