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省水利廳獲悉,著眼于建立與經濟社會發展相匹配、能應對百年一遇特大干旱的水安全保障體系,我省于近日印發《山東省水安全保障總體規劃》,要求全面推進節水型社會、現代水網、防洪減災、水生態保護、水管理改革五個方面建設,努力確保全省供水安全、防洪安全和生態安全。
我省最大的資源制約就是水
《規劃》中說,我省最大的資源制約就是水,與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相比,目前我省水安全保障能力還存在差距,水資源短缺、水災害威脅、水生態退化三大水問題依然突出。以2015年為現狀年來看,在現狀節水水平下,到2020年、2030年正常年份我省總需水量達289.7億立方米、356.6億立方米;枯水年份、特枯水年份需水量達296.9億立方米、364.2億立方米,均超出國家下達我省的用水總量控制指標。在現狀工程條件下,考慮農業和生態正常用水需求,到2020年、2030年,正常年份全省將缺水41億立方米、68.9億立方米,缺水率15.6%、23.7%,枯水年份缺水將進一步加重。此外,我省防洪減災體系還存在大量薄弱環節,水生態保護體系和現代水管理體制機制尚不完善。
《規劃》要求,到2020年,全省水網體系進一步完善,缺水程度明顯減輕,生活、工業用水得到基本保障,設區市不發生供水風險,全省發展戰略得到較好支撐;水資源節約和再生水循環利用體系逐步建立,以高耗水、高污染為代價的經濟發展方式明顯轉變;防洪重點薄弱環節基本消除,標準內洪水基本可控;山水林田湖草得到進一步系統治理,林草植被區得到保護修復,有條件的地方逐步恢復重點河流生態水量或生態水面,省控重點河流水環境功能基本恢復,地級及以上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基本消除,綠水青山、秀美河湖建設格局初步形成;重點領域改革攻堅力度加大,水管理體制進一步優化。
到2020年新增供水能力20億立方米
《規劃》中要求到2020年實現的目標,具體分為五個方面。
在節約用水方面,年度用水總量控制在276.59億立方米以內。萬元gdp用水量較2015年下降18%,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較2015年下降10%,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提高到0.646,工業水重復利用率提高到92%,新建建筑節水器具普及率提高到100%,城鎮公共供水管網漏損率降低到10%。
在城鄉供水方面,全省新增供水能力20億立方米,污水處理再生水利用率提高到25%,缺水程度較現狀年減輕。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到95%以上,集中供水率達到85%以上。
在防洪減災方面,全省洪澇災害和干旱災害年均直接經濟損失占同期gdp比重分別控制在0.45%和0.8%以內。
在水生態環境保護方面,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提高到82.5%;新增水土流失綜合治理面積6300平方公里;現狀淺層地下水、深層承壓水超采量分別壓減100%、50%;林木綠化率達到27%,自然濕地保護率達到70%。
在水管理方面,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省、市、縣三級水利業務應用系統實現互聯互通,水利管理的自動化、智能化和科學化水平有效提升。
到2030年能應對百年一遇特大干旱
《規劃》明確,到2030年基本形成“一縱雙環”骨干水網布局,各市均建立多水源供水體系,正常年份各市縣基本實現水資源供需平衡,滿足生活、生產、生態用水需求,能夠應對百年一遇特大干旱。
具體來看,在節約用水方面,年度用水總量控制在301.84億立方米以內,萬元gdp用水量較2020年下降20%,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較2020年下降10%,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提高到0.68,污水處理再生水利用率提高到40%,工業水重復利用率提高到95%,城鎮公共供水管網漏損率降低到8%。
在城鄉供水方面,全省新增供水能力30億立方米,平水年份缺水率控制在2%以內。農村飲水安全得到保障。
在防洪減災方面,全省洪澇災害和干旱災害年均直接經濟損失占同期gdp比重分別控制在0.25%和0.45%以內。
在水生態環境保護方面,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提高到95.9%;新增水土流失綜合治理面積10040平方公里;深層承壓水超采量全部壓減,淺層地下水超采區基本消除,正常年份基本實現全省地下水采補平衡;林木綠化率達到27%以上,自然濕地保護率達到80%以上。
在水管理方面,現代水管理體系基本建立,初步實現水利管理的自動化、智能化和科學化。
夏季防曬應留意光敏性物質
截至18時25分 白駒大道北撫村路段東往西方向受事故影響車多緩行
貫徹新要求 探索新模式
淮北市農委副主任張素梅到農委窗口指導工作
怎樣識別真假火車票
我省印發水安全保障總體規劃
喝一杯熱茶出兩股清流——鄰省“大禹”上下游共治水系列報道之二
市紀委召開常委擴大會議
沁水開展中秋國慶“兩節”食品安全檢查
《新時代 新征程 新厚街》厚街:又將6家“散亂污”企業強制斷電,停產整治
東興市多措并舉推進脫貧攻堅工作
“平安高明十佳衛士”名單近日公示
求知路上 一個孩子也不能少
新春走基層:青春“紅馬甲” 溫暖回家路
利津縣委書記成秋林到市農業局幫扶村調研
東莞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辦事處簡介
我市1企業2個人獲省政府質量獎
全國9個城市平均月薪突破8000元 金融行業薪資最高
旺蒼縣強化森林資源管理促進林業資源快速發展
扶貧小戲接地氣 房縣“精神扶貧”到村到戶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