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頭初升,南寧市江南區(qū)二橋西社區(qū)委員會就飄來一陣陣歡快的歌聲,數(shù)位頭發(fā)花白的老人正你來我往進行對歌,她們正是曾經的邕江“水上人家”,這歡快的歌曲,就是祖祖輩輩傳下來的疍家歌。
“我們的歌隊名叫二橋西新民歌組合嘆歌隊。”歌隊隊長李嬋珍說,“這個‘嘆’是贊嘆的意思,就是為了感恩現(xiàn)在的美好生活!”疍家歌記錄著“水上人家”的生產和生活,當船民離開江面在岸上生活時,疍家歌也變得更加豐富。
曾經以船為家
歌聲飄過邕江岸
漁船悠悠蕩開江面層層輕波,人影悠悠扯動漁網泛起陣陣漣漪,歌聲悠悠飄過兩岸遙相應和……在旁人看來,這是一幅意境無窮的漁舟唱晚圖,而對于邕江“水上人家”來說,那是再普通不過的日常生活。
“一輩子都生活在船上,最遠也只是去岸邊市場買些生活用品。”20世紀60年代,十來歲的黃亞鳳只能隨著邕江水漂泊,聽到江面上傳來的歌聲,也會有模有樣地學起來。由于船民極少上岸,享受動聽的疍家歌只是船民自己和邕江兩岸居民的福利。
船邊為凳,船板為床,“水上人家”所有的依靠都來自船。為了維持生活,船民除了打魚,還用船幫人拉貨。“夜晚是打魚的好時候。”黃亞鳳說,“我經常凌晨4時多起床收漁網,一大早就把魚賣出去,沒有規(guī)律的作息時間。”
“睡三更起半夜”早已是生活常態(tài),對黃亞鳳來說,每當暴風雨來臨才是最難熬的時候。“整船人都如臨大敵,必須停下所有打魚工作,急急忙忙收帆躲避。”在風浪攪動著江面、船身隨波搖晃的時候,飄搖的船民都會一夜無眠,再動聽的疍家歌聲也掩蓋不住風雨侵襲船體發(fā)出的噪聲。
“那時誰都想上岸去過安穩(wěn)有保障的生活,可是誰又敢拋下祖祖輩輩留下的船呢?”黃亞鳳感慨道,“船就是家,是糊口保命的依靠。”生活在邕江的“水上人家”心中藏著渴望,但在沒有切實保障以前,誰都不敢輕易上岸。
逐漸離船上岸
歌聲成為奮斗曲
1964年,剛滿17歲的李繼紅正式參加工作,從此離開了船,走上陸地。那時的邕江“水上人家”極少數(shù)能像她一樣可以在岸上生活,“父母的船有弟弟幫忙照看,總算保住了全家人的生計。”
在岸上生活的第一個夜晚,李繼紅輾轉反側,面對安穩(wěn)的床鋪卻產生了一種陌生感,腦海里回想起自己在江面生活的場景,一曲曲疍家歌不斷涌出來,才能讓李繼紅入睡。
自上岸參加工作后,船上的生活漸漸離李繼紅遠去,也成了她給孩子講的老故事。“那時候每到節(jié)假日,我都會帶著孩子去船上,讓他體驗船民的生活。”李繼紅心里明白,對她而言,船上的生活早已成為過去,可自己的父母兄弟,還有常年生活在邕江上的眾多船民,仍然在為“要走上岸”而努力。
改革開放后,邕江“水上人家”有了更多走上岸的機會。年輕一輩朝往學堂、夜宿漁船,學好知識文化成為他們改變命運的重要途徑。在國家需要優(yōu)秀人才的時候,年輕人離開了漁船,奮勇向前;老一輩仍在江上守著船,為已上岸的子孫哼唱著疍家歌。
2012年9月起,南寧市籌措專項經費,開始推進邕江綜合整治工作,幫助漁民、船民上岸安居。這一舉措讓“水上人家”多年來“要走上岸”的心愿終于得以實現(xiàn)。“有安穩(wěn)的住所,完善的基礎設施,戶籍、養(yǎng)老、就業(yè)等生活問題都得到了逐步解決,大家都高興不已。”李繼紅說。
江南區(qū)二橋西社區(qū)共有100多戶“水上人家”在此居住,是南寧市安置“水上人家”較多的社區(qū)之一,疍家歌聲也隨之飄到這里。
重新演繹生活
歌聲永遠唱不衰
搬上岸后有了新生活,船民感受到了居有定所的安全感,通過歌聲記錄和表達對新生活的感恩。原版的疍家歌靠的是一代代人的口耳相傳,少有文字記錄,“我們現(xiàn)在編排了白話和普通話的版本,還加入了快板、鑼鼓等元素。”二橋西新民歌組合嘆歌隊隊長李嬋珍說,“生活在變化,疍家歌也要豐富新時代的元素才能讓更多人接受和喜歡。”
除了在社區(qū)對歌,熱愛疍家歌的嘆歌隊還常在公園景區(qū)一展歌喉,尤其是在獨特的疍家水上婚禮上,歌聲尤為嘹亮。“雖然離船上岸了,可這些獨特的疍家風俗文化不能也隨著江水流走。”李嬋珍說,“疍家的精神文化需要我們傳播出去,歌聲是非常好的傳播方式。”
如今的嘆歌隊不僅有曾經的船民,還吸引了很多社區(qū)居民來學唱疍家歌,社區(qū)委員會還擺放著疍家婚禮所用的花船,曾經的生活痕跡依稀可見。
“開發(fā)邕江大行動,船民積極來響應。結束漂泊住高樓,船民得福喜洋洋。”正如邕江“水上人家”所編的新時代疍家歌所唱,漂泊生活結束了,疍家文化卻一直在豐富傳承。
曾經,“水上人家”哼著歌從邕江走上岸,如今,“水上人家”唱著更豐富動聽的歌,在岸上人群間傳播。
成都蒲江國家現(xiàn)代農業(yè)產業(yè)園推介會在京舉辦
我市重獎工業(yè)轉型升級先進單位
2018國際數(shù)字經濟博覽會9月20日在石家莊開幕
市質監(jiān)局開展“520世界計量日”宣傳服務活動
旗袍秀歌曲串燒 婦兒醫(yī)院慶祝護士節(jié)
嘆歌“嘆”出幸福生活
北京東城基層商會將參與“小巷管家”
屏山縣以“茶”為媒打造鄉(xiāng)村振興示范樣本
掃除“黃賭毒” 集中大清查
遼寧對大伙房保護區(qū)生活垃圾治理再提要求
全國第二批綠色制造示范名單公布 4家在外溫商企業(yè)冠名“綠色工廠”
設施農業(yè)助推農旅項目健康發(fā)展
蘆山縣召開落實省委第二巡視組反饋意見整改動員大會
魯西集團 “新春慈善送溫暖”活動在行動
含山縣清溪鎮(zhèn)聚焦“大排查” 打贏“攻堅戰(zhàn)”
市六屆人大三次會議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 聽取市人大常委會、市中級人民法院、市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
徽州區(qū)啟動公共機構節(jié)能宣傳周活動
鄭州市農委舉辦第二次農業(yè)污染源普查報表制度及數(shù)據(jù)錄入系統(tǒng)培訓班
廢舊工廠失火 火不大煙不小
泉州廈門(安溪)經濟合作區(qū)結碩果 總投資超27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