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讓垃圾污染遼寧人的“大水缸”
我省對大伙房水庫保護區生活垃圾治理再提嚴要求
(記者 劉佳)墻上一張宣傳畫,畫中有一只手,掌心上寫著“生活垃圾分類利用五指法”,分開的五根手指上分別寫著“可腐爛的堆肥造糞、可燃燒的分解燃燒、可賣的積攢變賣、可二次分揀的暫時存放、其他垃圾”。9月11日,記者在新賓滿族自治縣上夾河鎮古樓村看到這樣的畫面。
“按照這個圖,俺們把剩菜剩飯倒進后院的坑里漚肥,用玉米稈和樹枝樹葉燒火做飯,把玻璃瓶子、廢報紙攢起來賣錢,把有害的廢電池和農藥瓶放進垃圾箱。這樣,基本就沒啥垃圾了。”村民張桂香告訴記者。
古樓村位于大伙房水庫水源保護區域。據省住建廳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保護區內農村生活垃圾基本實現了“分類化、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處理。
大伙房水庫是我國九大飲用水水源地之一,目前,保護區內共有316個行政村。多年來,省住建廳將消除因農村生活垃圾造成的污染,作為保護好遼寧人民“大水缸”的重要內容。
特別是今年,按照省政府出臺的《遼寧省大伙房飲用水水源保護條例》和《遼寧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實施方案》,省住建廳全力推進全省農村、特別是大伙房水庫水源保護區域內的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堅持規劃引領,實施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完善垃圾治理體系,效果顯著。
為繼續做好大伙房水庫水源保護工作,日前,省住建廳對水庫周邊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提出進一步要求。提出強化農村生活垃圾處理設施監管,再組織一次摸底和排查工作,弄清、弄實垃圾處理設施建設運行情況,并對運行情況進行監管;加大推進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力度,努力實現農村生活垃圾就地減量處理;完善垃圾治理收運處理體系建設,確保保護區內產生的垃圾做到全部清運且得到有效處理;抓好農村保潔隊伍建設,確保農村環境衛生基本干凈整潔有序;實施非正規垃圾堆放點整治,并組織嚴格驗收。
旗袍秀歌曲串燒 婦兒醫院慶祝護士節
嘆歌“嘆”出幸福生活
北京東城基層商會將參與“小巷管家”
屏山縣以“茶”為媒打造鄉村振興示范樣本
掃除“黃賭毒” 集中大清查
遼寧對大伙房保護區生活垃圾治理再提要求
鎮賚縣政務服務中心等包保部門
助力英華村庭院經濟發展
富陽旅游推介走進通城 邀約市民“新富春山居游”
市科技產權局強化知識產權保障推進我市知識產權工作
濉溪縣糧食工作暨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會議召開
含山縣清溪鎮聚焦“大排查” 打贏“攻堅戰”
市六屆人大三次會議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 聽取市人大常委會、市中級人民法院、市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
徽州區啟動公共機構節能宣傳周活動
鄭州市農委舉辦第二次農業污染源普查報表制度及數據錄入系統培訓班
廢舊工廠失火 火不大煙不小
泉州廈門(安溪)經濟合作區結碩果 總投資超27億
揭陽市揭東區錫場鎮衛生院門診樓二樓綜合住院部室內裝修項目競爭性談判公告
西安市環境保護局長安分局關于2018年1月22日擬對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做出審批意見的公示
溫嶺市民宗局舉辦第四期少數民族婦女技能培訓
《梁家河》西鄉發行突破2.5萬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