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提出高水平推進現代化“和美鄉村”建設的新要求,是從金華實際出發的美麗鄉村建設升級版,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總載體。對照 “和美鄉村”建設要求,我市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尚有不少差距,特別是農村產業層次、鄉風文明水平有待進一步提升、農村社區治理機制有待進一步完善。
一、深刻把握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轉化的新特點,繼續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農村產業生態化、規模化和三次產業融合發展步伐,實現“產業和諧”新要求
產業是經濟社會發展的根基所在,農村產業發展必須繼續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農村產業生態化、規模化和三次產業融合發展步伐。一是大力推進農業生產生態化。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就農業領域來說,高端優質農產品供應不充分,與人們日益增長的品質生活需求不相適應,是其矛盾之一。而且,人們對生態農業、有機食品的重視程度以及需求必將日益提升,這也是未來新農業發展的大趨勢。因此,要繼續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發展生態農業,堅持生態化的發展方向,實現農產品提質增效,農民增收。要積極推行“公司+合作社+農戶”模式,從“田頭地角”抓起,高度重視農產品生產基地建設,實行生態化、標準化管理,大幅度提升生態化生產水平,從而提升農業生產效益。二是大力推進農業經營規模化。農業經營規模化是推進農業生態化發展的重要路徑。目前,農業經營一家一戶為單位的模式還是占大多數,但無論在技術能力、資金能力、發展能力及創新能力都不能與新型的農業經營主體相比,分散、低層次的經營模式與現代農業發展的要求形成了強烈的反差,未來農業發展方向就是推進適度規模經營。要積極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完善農業支持保護制度,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實現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30年,意味著擁有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農民可獲更多或更長期的收入。同時,農業經營主體在選擇項目和產業上也有了更大的余地,有利于土地可持續經營和發展經營較長期的項目。就是說,土地承包年限長了,可以做更多長遠收益的項目,相當于土地的經營價值增長了。金融機構實施了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貸款后,土地承包經營的年限越長,對金融機構、規模經營者和土地承包經營權人都越有利。因此,要積極探索農地承包經營權通過流轉、長期租賃,以及在征得農地承包經營權持有人同意后由村集體經濟組織集中代理流轉等多種形式推進農業規模經營,提高土地經營效益和農產品品質。三是大力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也就是發展與農業相融合的工業及服務業,支持和鼓勵農民就業創業,讓一部分農民轉移到二三產業中來,從而拓寬增收渠道、增加收入。因此,從服務業看,休閑旅游農業模式將成為農業轉型升級的重要途徑。要充分發揮鄉村各類物質與非物質資源富集的獨特優勢,加大開發力度,以“旅游+”“生態+”等模式,推進農村工業農業與旅游、教育、文化、康養等產業深度融合,提高綜合效益。
二、深刻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的新要求,繼續以農村文化禮堂建設為主抓手,實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與傳統文化滋養雙管齊下,實踐“鄉風和諧”新內涵
近幾年來,我市以文化禮堂為載體,推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成效顯著。截至去年,全市建成932家文化禮堂,實現了大鄉大鎮文化禮堂都有布點,大村大區禮堂服務都有覆蓋,成為推進基層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的重要渠道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進鄉風文明的重要陣地。要認真總結經驗,繼續做好農村文化禮堂建設工作,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為引領,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與傳統文化滋養雙管齊下,推進農村“鄉風文明”更上新臺階。鄉村傳統文化是經歷了數千年發展流傳于當下的、依附在人們生活、情感、習慣與信仰中的文明現象,包括傳統禮俗、歌舞藝術、生活方式、民族語言、服飾妝飾,以及在實際生活中尊老愛幼、與人為善、以和為貴的道德觀等等,都對村民群眾的心理、行為有著極其重要的引領、規范與塑造的作用,因而對農村社會治理有著獨特的精神價值和制度價值。要在和美鄉村建設中,以文化禮堂為主陣地,將傳統文化資源轉化為文化產品、文化景觀、文化活動、民俗旅游,挖掘村民身邊的傳統文化中蘊含著的諸如遵紀守法、勤勞節儉、互幫互助、誠實守信、善良淳樸、熱愛生命、熱愛大自然等優秀品質,設計出既合乎村民認知方式、審美習慣和思維方式,又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新型鄉村文化活動和文化產品,在豐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時,彰顯傳統文化所具有的凝聚民心、和諧社會的內在價值,合理有序地引領村民樹立良好的道德規范、精神追求和生活態度。金東區鎖園村總結提煉了“孝、尊、教、勞、謹、制、宗、律、貞、守”十字家規,義烏市何斯路村黨支部倡導建立了村“功德銀行”,對提升村民素質、改善村容村貌、建設精神文明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三、深刻把握社區治理體系建設的新要求,切實加強黨組織核心引領,實現黨組織的核心作用與村委會等其他組織功能職責的有效協調,努力實現“社會和諧”新目標
加強農村社區治理體系建設,必須強化黨組織建設。在村級治理體系中,村黨組織是村委會、經濟合作社、村務監督委員會以及專業自治組織的領導核心。強化村級黨組織在村委會等各類組織中的核心地位、發揮核心作用,首要環節是選優配強黨組織“一把手”及兩委班子成員。第二是提高黨員素養。通過“兩學一做”、實施承諾制、完善考核和群眾評議監督制度等途徑,促進黨員增強的責任和擔當意識,激發黨員干事創業的激情,強化黨員的示范表率作用。第三是創新黨組織設置模式。從創新黨組織設置模式入手,建立區域化黨委、強化區域協同入手,提升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促進區域和諧穩定、科學發展。第四是加強智慧黨建。從利用“互聯網+”、加強智慧黨建入手,積極推進“互聯網+黨建”,提升基層黨組織凝聚力。第五是強化基層黨組織領導地位。通過出臺《村級組織工作規則》等規范性文件,提高黨組織在村級各類組織中總攬全局的能力,建立以村(社)黨組織為核心、村民委員會和村務監督委員會為基礎、經濟合作社和農民合作組織為紐帶、各種社會服務組織為補充的基層群眾自治機制。
(作者:胡新民 為市決咨委常務副主任、研究員)
市交通運輸局:狠抓六條主線 辦人民滿意交通
尉氏縣城關鎮扎實推進“三城聯創”工作
我市開展巾幗志愿服務活動 針線傳情 溫暖寒冬
線上調解 和諧合力天臺推進在線化解矛盾糾紛工作
市政府金融辦:金融精準發力 助推脫貧攻堅
補齊和美鄉村建設短板
輝南縣開創發展新局面
佛山召開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終期驗收動員會
在新余創新業——中鐵十四局房橋新余分公司記事
迎接教師節 獨秀峰·王城景區邀請全市教師免費游覽桂林文脈
磨刀師傅莫誠臻自創磨刀工具發揚傳統技藝
東坡區:“三個抓手”助推鄉村振興
六旬老人迷路路管員助其平安回家
郵儲銀行廬山市支行積極開展“金融知識普及月 金融知識進萬家”暨“提升金融素養 爭做金融好網民”宣傳活動
16日開始工業二路進行工程施工 請市民注意繞行
我市進入2018年防汛臨戰狀態
徐勤忠主持召開十二屆縣委常委會第八十一次會議
今非昔比今勝村
武漢秋日晚霞美景
2018年6月市長公開電話辦理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