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市中醫藥工作的總體思路是:深入學習和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遵循習近平同志“堅持中西醫并重,傳承發展中醫藥事業”的重要部署,全面落實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全國衛生計生和中醫藥工作會議以及全省衛生計生工作和中醫藥工作會議精神,深入貫徹《中醫藥法》,借力全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完善中醫藥發展政策機制,強化基層服務能力,改進醫療服務質量,加快發展健康服務,切實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大力弘揚中醫藥文化,樹立“扁鵲故里、健康濟南”品牌,為推進健康濟南建設做出新貢獻。
一、繼續貫徹落實《中醫藥法》,優化中醫藥發展環境
一是全面貫徹落實《中醫藥法》。廣泛開展宣傳培訓,舉辦《中醫藥法》專題培訓班,深入解讀中醫藥法的立法背景、基本內容、主要制度;加大社會宣傳,增強全社會學法、懂法、用法的自覺性;做好輿情監測,有針對性地釋疑解惑、正確引導,為法的順利實施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加強中醫診所備案管理、師承和確有專長人員分類考核、經典名方注冊、醫療機構中藥飲片炮制及制劑備案管理、中醫養生保健規范等配套法規制度落實。二是建立全市中醫藥工作聯席會議制度。三是深度參與深化醫改中心任務,繼續探索中醫藥發揮作用的政策措施。著力推進公立中醫醫院改革,中藥飲片加成嚴控25%;著力探索中醫分級診療模式,擴大社會辦中醫,提高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中醫藥健康管理項目人群覆蓋率;著力推動醫保支付方式改革,推進中醫優勢病種收費方式改革工作,在探索單病種付費改革中制定鼓勵提供和利用中醫藥的政策。
二、開展標準化建設年活動,加強醫療機構標準化建設
一是貫徹落實《關于促進全市中醫醫院進一步保持和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的通知》,做好中醫醫院等級評審工作,著力加強中醫藥特色優勢發揮。加強中醫重點專科建設,建立20個市級中醫藥臨床重點專科。實施新一輪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開展“服務百姓健康行動”大型義診活動周。二是加強基層醫療機構標準化建設。以此為契機強化基層醫療機構規范管理,規范醫療行為,優化服務環境,進一步突出中醫特色。三是突出中醫醫療質量控制和中藥藥事管理工作,定期開展中醫醫療安全和醫療質量管理專項會議及督導,繼續開展全市醫療機構中藥飲片專項檢查。四是著力加強質控中心建設。我市將在現有5個質量控制中心的基礎上,新建中醫病案、康復等質控中心,鼓勵其發揮更大作用。五是加強中藥資源保護與利用。積極參與第四次中藥資源普查工作,加強中藥炮制技術傳承基地建設,加大對道地中藥材的開發利用,開展全市基層中藥傳統技能競賽。
三、鞏固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成效,強化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
一是繼續推進全市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十三五”行動計劃,進一步完善基層中醫藥服務網絡。二是繼續加強國醫堂(中醫館)內涵建設,打造“精品國醫堂(中醫館)”,帶動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的全面提升。三是開展中醫角建設工作,在不具備國醫堂(中醫館)建設條件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社區衛生服務站和每個行政村衛生室建立中醫角,達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提供中醫藥服務全覆蓋的目標。四是成立若干個慢性病中醫藥健康管理聯盟,推進二級中醫醫院與國醫堂(中醫館)建立特色醫聯體。五是加強國家中醫藥傳承創新工程項目建設。督導市中醫做好項目基礎設施建設和內涵建設。六是指導歷下區、市中區、槐蔭區、歷城區、長清區、章丘區六區做好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復審工作,不斷鞏固創建工作成果。七是繼續抓好市中醫醫院幫扶貴州省錦屏縣中醫醫院、章丘區中醫醫院幫扶織貴州省金縣中醫醫院的幫扶工作。
四、突出中醫治未病優勢,發展中醫藥健康服務
一是強化中醫藥預防保健服務體系建設,全市二級以上中醫醫院以及有條件的綜合醫院要設置治未病科。二是依托7個預防保健服務中心,著力推進中醫藥健康服務,充分發揮中藥膏方、中醫體質辨識等特色技術的作用。三是推動中醫藥與養老服務深度融合。全市二級以上中醫醫院均要設置老年病科,并至少與一家養老機構和國醫堂(中醫館)簽定醫聯體協議,下一步將繼續督促簽約率達到100%。鼓勵社會資本新建以中醫藥健康養老為主的護理院、療養院,探索設立中醫藥特色醫養結合機構。四是突出家庭醫生簽約的中醫藥特色。家庭醫生中醫藥簽約服務團隊至少要配備一名相對固定的中醫類別全科醫生或中醫專業人員。五是舉辦全市三伏養生節和膏方節,鼓勵應用針灸、推拿、膏方、藥膳等開展中醫養生保健服務。
五、多措并舉,加強中醫藥人才隊伍建設
一是健全中醫藥畢業后教育體系。推動中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及西學中培訓,加強培訓基地建設。二是推進中醫藥師承教育。加強五級師承、薪火傳承工程工作室建設和“三經傳承”戰略。三是換屆改選濟南中醫藥學會和濟南針灸學會,結合工作實際,再成立多個專業委員會并在全市范圍內開展委員候選人推薦工作。四是推進“泉城公益中醫學堂”項目建設,為全市中醫藥臨床人員及愛好者提供一個學習傳統中醫理論和臨床技術的平臺。五是加強中醫藥適宜技術培訓,制作中醫藥文化叢書及光盤,宣傳中醫藥文化。六是繼續開展全市民間中醫資源普查工作。
六、建設長效機制,不斷加強中醫藥文化建設
一是加強中醫藥文化保護與傳承。濟南作為神醫扁鵲的故里,要加強部門協同、采取多種措施,充分挖掘、大力弘揚扁鵲文化,樹立“扁鵲故里、健康濟南”品牌,全面提升中醫藥健康服務產業發展水平,助推中醫藥事業發展。二是開展中醫藥健康文化推進行動。深化“中醫中藥中國行、齊魯行、泉城行”活動,加大傳播與普及力度,提升公民中醫養生保健素養。三是加大中醫藥文化宣傳基地建設,創建一批精品中醫藥文化建設示范單位。四是繼續開展中醫藥健康旅游示范點創建活動。五是舉辦扁鵲中醫藥文化節活動,大型義診、中藥材宣傳推廣、名醫各中醫院介紹、特色醫院介紹等活動。六是繼續與濟南電視臺《有么別有病》欄目聯合開展名中醫講座,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宣傳中醫藥文化,在全社會形成“信中醫、愛中醫、用中醫”的濃厚氛圍。
七、加快中醫藥信息化建設
對全市中醫館健康信息平臺進行全面部署實施,實現全市中醫館健康信息平臺互聯互通。實施中醫藥信息化管理項目,促進中醫藥管理工作規范化。指導做好中醫醫院、基層中醫藥服務的中醫藥信息化建設及中醫病案首頁監測工作,推進中醫藥健康大數據應用與人工智能相結合。
2米長大鱷魚驚現園區,九江民警現場變身“捕魚達人”
重慶警方破獲一起特大網絡制販槍案 抓獲嫌疑人20名 收繳槍支24支
岳亮在全市脫貧攻堅專題會議上強調聚焦目標精準施策各方聯動奮力攻堅
市政協社法委領導赴市局調研農村法律顧問工作
杭州在全國率先試點 培訓聾人外賣派送員
2018年全市中醫藥工作要點
深圳探索建立受賄行賄一起查工作機制
三亞多部門聯合整治“油煙一條街”
威遠縣三舉措打造返鄉創業“新優勢”
我市四到位推進大春播栽工作
深中通道進入實質性建設階段 計劃于2024年建成通車
第四屆中國中藥材物流大會在廣漢舉行
我市3名追逃歸案人員被判刑
青馬10月28日開跑!路線獎牌公布 央視直播
張國華參加豐縣代表團審議
寧波實行野生動植物進出口無紙化通關
真情溫暖百姓心 汗水鋪就致富路
尋找“濟南工匠” 李慧宇:從“焊接小兵”到“免檢焊工”
推動縣域經濟成為高質量發展促進派貢獻者增長極
青島研發天然抗腫瘤新型藥物 有望明年申請臨床批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