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心梗住院”,有人“腦出血奔急診”……家長們無處安放的“陪作業焦慮”近期廣受關注。相關統計顯示,中國學生每天寫作業超過2小時,而“陪作業”已成為影響家長幸福感,誘發親子矛盾、家校矛盾的社會問題。針對中小學生課業負擔過重,教育部門不斷出臺減負要求,但學生負擔卻是越減越重。(3月14日澎湃新聞)
家長們陪作業“累成狗”的吐槽,具有相當的代表性,既表明在孩子教育上家校合作存在“分配不公”的問題,更凸顯出減負背景下學生負擔“越減越多”的尷尬。
先不說孩子,家長們的“負擔感”是從孩子上幼兒園開始就出現的,小學階段可謂高峰——復習、預習、背課文、聽寫、親子閱讀、做小報和電子相冊……幾乎所有的項目都需要家長參與,而改錯題、講解、簽字等更是不在話下,以至于忙了一天的家長們忍不住抱怨:“現在的教學實際上是給家長留作業。”公平地說,沒有人能否定家校合作對提高教育質量的積極意義,也并非所有的老師都在有意偷懶,將自己的工作甩給家長,有時實在是身不由己、力有不逮。
簡而言之,教育部門不斷出臺的減負要求,實際上針對的都是學校和老師,希望通過減少在校時間、少留作業等方式實現學生減負,這實在是過于理想化,不僅極不精準,而且目的與結果可能南轅北轍。
首先,對于學校和老師的考核方式沒有變,成績與升學率依然是重中之重。因此,考慮到小學生4點多就放學,課堂上又不讓老師教授“超綱”的內容,那么課后的家庭教育時間便成了另一塊“主戰場”,的確有家長不堪重負,但也有很多家長享受其中,甚至覺得作業少反倒是老師不負責任的表現;其次,考試內容和方式沒有根本性變革,為了增強區分度,考題的難度只會越來越大。在考試的指揮棒下,所有人都為了更高的分數而努力,這時提出“減負”是缺乏民意基礎的。這意味著,即使桌面上看得見的負擔越來越少,家長也會在背后悄悄補齊,甚至是超量補充,以便孩子在最終較量時可以同其他學生拉開檔次;最后,從某種程度上說,家長的焦慮永遠存在,可能沒作業更焦慮,因為不知道該干什么,不知道別人家的孩子又學了哪些。歸根結底,是對孩子未來面臨競爭的焦慮,過度的表現就是無所適從和沒完沒了,既折磨孩子,也折磨自己。
減負要精準,如果只是給教材和老師減負,負擔就會轉移到輔導班和家長身上,結果就是負擔越來越重。進一步說,在家長對孩子教育重視程度越來越高的背景下,減負離不開家長的配合,更需要利用好考試這個最受關注的指揮棒,改變“求多”“求難”的考核方向,讓素質教育不僅是過程美好,結果也美好。
文/宋鵬偉
德興趟出基層殯改新路子
打造“韓范兒”十足的文化特色名區
會風會紀巡視為“兩會”保駕護航
桃源縣陬市鎮文成希望小學開展春游野炊活動
本周五將迎來節前購票高峰目前到北上廣等地春運火車票仍有售 買了停運車次車票可在30日內退票
減負不是把學習甩給家長
新增1500個果皮箱助力創城
我省實施“展翅行動”讓“失業保險支持技能補貼”惠及更多參保職工
浦東新區公益服務項目“供需對接·一站式服務”平臺召開社區公益服務項目一站式對接會
2017年度湖北鄉鎮名醫、社區名醫名單公示 十堰36人上榜
經開區啟動獸禽集中養殖場所消毒滅源行動
工程造價大數據平臺上線
市安監局組織開展2018年全市冶金等行業有限空間作業安全知識專題培訓
衢州球隊躋身 中國足球民間爭霸賽全國大區賽
全市中小學生同上開學第一課
衡水消防支隊奔赴山東壽光救援
岱山王婉貞入選全國崗位學雷鋒標兵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旅游局]傳達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
“蕭縣葡萄”通過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技術審查
西城區陰陽趙鎮強化管理 嚴肅節后工作紀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