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在線訊 (記者 李靜) 4月3日下午,合肥市城鄉建委組織召開了省標《屈曲約束支撐結構技術規程》宣貫會暨建筑減隔震技術應用觀摩會。來自全市城鄉建設管理部門、地震工作機構、質量安全監督機構,醫療、教育系統,設計、施工、監理單位,審圖機構,房地產開發企業等相關工程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約100余人參加了本次會議。此次會議標志合肥市隔震技術從理論走向實踐的首次成功嘗試。
建筑減隔震技術應用觀摩會現場
記者了解到,隔震技術是在房屋基礎或底部與上部結構間設置橡膠隔震支座等部件組成具有整體復位功能的隔震層,以延長結構的自振周期,減少輸入上部結構的水平地震作用,達到預期防震要求,這種以柔性材料增加剛性建筑抗震效果的思路是一種“剛柔并濟”的抗震新理念。
合肥市地處著名的郯廬斷裂帶南段,為全國地震重點監視防御城市。為提升合肥市重要建筑的抗震水平和防災救災能力,2014年8月,合肥市城鄉建委聯合市直五部門下發《關于在我市房屋建筑工程中推廣應用抗震新技術(減隔震技術)的通知》。合肥168中學按照文件要求,2015年率先在體育館建筑中采用隔震技術,2017年成功建成并投入使用,為全省首例采用隔震技術的項目。
建筑減隔震技術應用觀摩會現場
隔震技術,在投資造價增加額不大的情況下,較大改善了結構的抗震性能。一方面不僅提高主體結構的安全,更能減少建筑裝修和室內儀器設備受震動環境破壞,提高室內人員的安全性和舒適度,另一方面在超烈度地震作用下,隔震效果明顯的建筑物可以成為震后應急避難場所和指揮中心,取得了較好的社會效益。
近年合肥市建筑抗震新技術推廣取得了一定成績,隔震、消能減震等技術均有應用。其中不僅在合肥168中學體育館采用隔震項目,還在合肥市第一人民醫院新建大樓、花園賓館改造工程、新地中心主樓等新建建筑中和元一柏莊小學、壽春中學、電子工程學院等加固改造工程中采用消能減震技術。
據悉,這種“剛柔并濟”的抗震技術正在逐步應用于人口密度較大的建筑中,合肥市已突破抗震技術理論層面的研究,從實際工程項目中貼合民生地采用抗震隔震技術,降低因地震造成的人員生命安全的危害。合肥市堅持創新抗震技術和理念,不斷改進傳統技術,增強建筑生命強度,今后市直相關部門將加大抗震新技術推廣力度,加強技術指導和政策支持,積極鼓勵推廣建筑抗震技術應用。
讓區"站排頭、爭一流"一年為群眾辦事12萬件
寧德市檢察機關宣傳森林防火成效明顯
化州中垌鎮白石村 實現村道硬底化村民出行不再難
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 茂名獲評先進集體
常務副市長王錦山、副市長李國向到遵化市國土資源局聽取重點工作開展情況匯報
抗震再添新技術 全省首例隔震技術工程在合肥投入使用
天易經開區特種線纜與特飛所戰略合作
黃巖:區檔案局為浙江新菱電機有限公司送上“媽媽式服務
我市對無合法來源憑證進口商品開展聯合執法活動
修文:小故事大道理,紅領巾相約中國夢
市政協機關黨委開展慶“七一”暨主題黨日活動
市國土資源局開展“體驗式”警示教育
六國齊奏“歡樂頌”哈爾濱—東盟及日韓旅游推介會舉行
丹陽開發區日產園連續4年園區總銷售增長100%
市政務服務中心專題學習阜城建設管理暨文明城市創建工作觀摩推進會精神
清鎮市商務局三措三強加快商貿經濟發展步伐
在小小的靜謐空間里誦讀起來!朗讀亭入駐深圳大學
為未成年人穿好“司法外衣”
市委巡察組反饋意見 被巡察單位照單全收、扎實整改
[蒲江縣]蒲江縣積極開展 “紅盾春雷行動2018”聯合執法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