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德陽打造“國際文化名城”的羅江思考與實踐
羅江,文物古跡眾多,文化韻味厚重。周家壩戰國船棺墓葬群的考古發掘,將羅江的悠久文明史推進到距今2000多年前的戰國時期。
羅江,詩詞歌賦留存,文化底蘊豐厚。“凡名流入蜀,必至其地,至必有詩”,杜甫、蘇東坡、陸游、楊升庵等巨擘留下大量華章,孕育出以李調元為代表的大批詩人。詩歌文化在此地源遠流長。
羅江,文化遺跡遍布,歷史風采獨特。國家級重點文化保護單位龐統祠、張飛點將臺、落鳳坡、三國古戰場等,彰顯出此地濃濃的三國文化韻味。
……
作為省級歷史文化名城,羅江當之無愧。一處處古跡,一篇篇詩文,無不在歷史的天空熠熠生輝!
借勢打造經濟文化強縣,羅江從未止步。自上世紀90年代復縣后,羅江便始終堅持“文化立縣”的發展道路,將文化貫穿于縣域經濟社會發展的始終,不斷拓展地方文化內涵,不斷促進文化事業發展。
2017年11月,羅江正式撤縣設區!喜悅之情寫在每一個羅江人的臉上;抓住機遇,推動地方文化綻放異彩的壯志,更是清晰地寫在每一個羅江人的心中。
在德陽傾力打造“國際文化名城”的當下,致力于建設“德陽北部新區”的羅江,依托自身獨特的文化資源優勢,助力大德陽文化大繁榮,豪情滿懷,步履鏗鏘。
做精“文化+旅游”
三國遺址白馬關、龐統祠墓、諸葛點將臺、落鳳坡,萬佛寺、寶鏡寺、南塔寺,李調元故里醒園、云龍山李氏宗祠遺址、奎星閣、景樂宮、李調元紀念館……充分利用自身豐富的歷史文化旅游資源和成德綿區域節點城市區位優勢,羅江,全力打造四川特色文化旅游勝地!
史稱“三國險阻之區、兩川咽喉之地”的羅江,自古為出川入蜀的交通要塞。白馬關,因三國時期劉備軍師龐統騎白馬攻打雒城于此中箭身亡而得名,是劍南蜀道進入成都平原的最后一關。白馬關景區內擁有龐統祠、倒灣古鎮、金牛古道、落鳳坡、諸葛點將臺、八卦谷等三國文化遺跡,如一串明珠串聯起羅江旅游最亮麗的一環。
如今,最亮麗的這一環正在產生集聚效應。
四川白馬關三國文化產業園的打造成功,不僅讓這些三國文化遺跡展現出更加迷人的風采,更為“文化羅江”的前行插上了騰飛的翅膀。依托白馬關豐富的自然和人文資源,以及溫泉等保健養生資源,該產業園以“三國蜀漢、健康休閑、保健養生”三大文化旅游區為載體,發展健康產業、會展經濟、創意文化產業,引進高端核心項目,因景(產業)建點,建點成景;通過“建點、連線、成面”逐步推進的方式,建設宜
業宜商宜居的文化旅游城市綜合體,融入德陽的城市發展。
在此基礎上,近年來,羅江又賦予了白馬關景區以更豐富的文化特質。“三國蜀漢主戰場,運動休閑新天地”,這便是如今文旅視野中的新羅江形象。
這個由以三國歷史文化為主題的龐統祠旅游區,以現代運動休閑為主題的體育運動休閑區,以宗教養生為主題的萬佛寺旅游區,以果園、無公害蔬菜基地及新農莊建設為主題的特色農業園區組成的集文化觀光、旅游購物、運動養身、休閑娛樂、生態農業于一體的綜合旅游景區中,最引人注目,同時也更具時尚特質的,無疑是中國西部戶外運動旅游基地的打造。真人cs、高空拓展、八卦谷叢林穿越、酷車公園等一系列戶外活動項目,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城市居民前往運動體驗。今后,白馬關景區還將開通空中旅游項目,建設一個直升機航空培訓基地,引進市場潛力巨大的動力三角翼項目,滿足旅游愛好者的不同需求。
做深“文化+節慶活動”
羅江具有豐厚的文化遺產、扎實的文化根基和濃郁的詩歌氛圍。近年來,為促進本土文明建設和文化發展,羅江依托厚重的歷史文化,推出了一系列積極有效的舉措。
2006年伊始,羅江舉辦了首屆中國·羅江詩歌節。此后,羅江以詩為媒,以詩會友,以文促商,將該項活動列為每兩年舉辦一次的系統性文化工程。
每屆羅江詩歌節,百余位詩人齊聚羅江,在天臺湖畔、金牛古道、倒灣古鎮、五丁谷,興致勃發、放歌高吟,吟唱出了篇篇優美的華章,使羅江顯得更婉轉動人。
建成中國現代詩歌藝術博物館,評選“中國首屆十大農民詩人”和“四川省首屆十大青年詩人”,開展“記住鄉愁”全國詩歌大賽……由詩歌節衍生的這一系列活動,無疑是對整個羅江歷史文脈的延續,更是對羅江歷史文化和現代文明的一種展示。
如今,詩歌已經在羅江這片熱土上扎根成長。羅江詩歌節已經成為羅江最具特色的文化節慶活動之一,成為國內頗具影響力的詩歌節。
“詩歌節是文化羅江前進道路上打磨出的一顆璀璨明珠,我們仍將持續不斷地深入推進這一文化節慶活動。同時,作為激活調元文化的又一有效舉措,我們還將創新推出一系列川劇品牌打造活動。”羅江區文體廣電出版局相關負責人說。
據了解,從2018年起,羅江將用3年時間,在全區中、小學校推進“川劇進校園”活動。學校每周將固定開展至少一次川劇課外活動課,組建川劇興趣小組,區文化部門每學期固定為學校“送一場”川劇經典演出,每年組織興趣小組開展一次集中匯報表演。參與興趣小組并學有所成的孩子,還可以自愿參與川劇的專業“考級”并授級。該活動旨在將川劇藝術融入校園文化建設,使青少年近距離接觸戲曲文化,感受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魅力,營造師生廣泛學唱、愛唱、會唱、傳唱川劇的濃厚氛圍。
做實“文化+新村建設”
文化不僅是推動發展的手段,更是文明進步的標志;不僅是凝心聚力的精神紐帶,更事關民生幸福。基于這種認識,作為省級歷史文化名城的羅江,堅持在四好新村的建設中植入文化之根,在農民農業生產中注入文化元素,在農村營造濃厚的文化氛圍,提升農民文化素質。
“我們將打造農村半小時文體活動圈,為廣大農村居民提供更加豐富的文化活動場所和設施。”羅江區文體廣電出版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按照計劃,羅江將打破鎮村區域限制,廣泛布置集電影、演出、圖書室、文化茶園、音樂娛樂等為一體的村級綜合文化活動站,滿足廣大農村居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同時,羅江還將深入推進文化書屋、文化活動進景區活動,推進電影放映固定點建設,推進電子圖書進學校、進社區、進醫院、進車站、進機關活動等,在羅江全域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記者郭麗娟)
警察蜀黍在巾山路撿到一個小女孩 爸爸媽媽趕緊來領回去啊(圖)
南京技師學院招聘高層次人才
從競賽到演講 市民政系統掀起紀念建黨97周年熱潮
市編辦、市工商局傳達學習全國“兩會”精神和省委書記駱惠寧在朔調研期間的重要指示精神
市自來水公司確保港城供水設施可以安全應對暴雪嚴寒
文旅相融讓城市更有氣質
扮靚市容提升“顏值”迎省運
假期供電有保障
前三季度我市進出口實現快速增長
全市系統積極強化“六一”節日市場監管
輝南縣“中國·吉林龍灣野生杜鵑花卉旅游節”開幕
注意!交大路星河路口封閉施工 明起成都18條公交線路調整
7日21時31分“立秋”:一夏無病三分虛,調好脾胃“貼秋膘”
省督導組對青州市博物館、文物古建筑消防安全工作進行現場督導檢查
數百名中小學生參加北京孔廟祭孔大典
買不起婚房90后小伙盯上墳墓 偷骨灰敲詐栽了
1-4月中山外貿進出口總值723.9億元
民政局|宜昌市啟動2018年度社會救助政策落實情況第三方評估工作
津市市產業立市三年行動生物醫藥產業專項小組召開工作會議
灌南縣開展娛樂場所專項大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