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金玉在村民敬興志的幫助下爬上他家的屋頂,完成一處古院落的全景拍攝(2016年4月攝)。新華社發
如果不是因為一名叫程金玉的攝影師,很少有人會知道川北偏遠農村還藏著近百座雕龍畫鳳、造型精美的明清四合院。八年間,為了尋找這些上百年歷史的古院落,他走遍了四川省南充市最偏遠的角落。
“我在鄉下看到老院子,心里就有一種滄桑感,感覺鄉村文化正在消失,很可惜。如果我能用影像記錄下來、留給后人,這就是一件有意義的事情。”程金玉說。
南充市嘉陵區雙桂鎮的萬天宮一角(7月4日攝)。新華社記者王迪攝
幾天前,程金玉帶記者來到位于南充市嘉陵區雙桂鎮的萬天宮,這是他曾經拍攝過的一個院子。手機導航只能到雙桂鎮,接下來司機先后找了兩個村民問路。一個三十多歲的本地男子指了橋對面的方向,皺著眉說,“那里不好玩”。
建于1791年、占地800平方米的萬天宮如今門可羅雀。寬闊的庭院被滿滿一層青苔覆蓋,一米寬的石板被隆起的樹根截成兩段。雨后的臺階如此濕滑,以致記者不小心仰面摔了一跤。除了55歲的看門人茍秋平和我們一車三人,再沒有別的訪客。
但這里也曾熱鬧過。站在全木架結構的戲樓上就能遙望兩側的樓閣和對面的大殿,即使在下雨天,當年人們也可以在屋檐下欣賞戲臺上的演出。四合院內到處都能看到以人物為主、顏色尚未褪去的精美木雕。
南充市嘉陵區雙桂鎮的萬天宮(2015年11月攝)。新華社發(程金玉攝)
茍秋平說,這里后來改成了小學和初中,他曾經在這里上學,當時六一節的演出、校長的講話都會在戲臺上辦。自從2004年學校搬走,這個院子就安靜了下來,只有周末偶爾有過去的學生或者附近村民進來轉轉。
這已經是程金玉第四次來到萬天宮。“比上次來又滄桑了一些,上次來的時候還沒有這么多青苔。”說的時候,他仔細環顧了一周庭院,難掩目光里的惋惜。
生于山東省曹縣的程金玉因工作輾轉來到南充,并在這里退休。十幾年的扶貧工作讓他走遍了南充兩百多個鄉鎮,工作和對鄉土生活的親切感讓他把鏡頭漸漸轉向了這里的四合院。這些四合院折射了中國城市化進程中的一個頑疾:只剩下孤獨老人和兒童的鄉村正走向衰落。
“當地老百姓對這些建筑看得很淡,沒有當一回事,隨它慢慢消失。甚至有些地方垮了,垮了就被拆了。很多雕花都變得模糊,如果上去摸一下,就會發現木頭都是松散的狀態。”程金玉說。
今年他出版了一本名為《鄉村記憶—南充四合院的故事》的攝影集,收入了43個四合院。一時間,這個消息在南充本地的社交媒體上廣為轉載。很多人留言說,沒想過自己家門口竟然還有這樣精美的建筑。
南部縣千秋鄉的一位村民走出杜家莊園(2016年7月攝)。新華社發(程金玉攝)
程金玉由此收到了不少電話:一個成都女商人說,她發現有張照片是自己的祖宅,以前沒意識到它有多美?,F在她打算把祖宅裝修一番,以后可以做個旅游景點。也有人打電話來詢問能否買下老宅,作為藝術品收藏。
“農村的精神在哪兒?依我看,能激起我們共同記憶的,就是這些院子。它們值不值得保護,政府要出面鑒定。如果不值得保護,可以向社會拍賣。值得保護,就要該修復的修復。”57歲的攝影愛好者袁浩說。作為司機他和我們一起去了萬天宮。
程金玉希望這些充滿懷舊氣息的美麗照片能引起政府重視,讓這些院落得到更充分地保護和修繕。“這些院子不應該這樣垮下去。”
原標題:國社@四川|為留住鄉愁 六旬攝影師八年拍攝近百座四合院
以“項目年”工作的扎實成效推動全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通道:農網改造升級助力脫貧攻堅
電影周美食嘉年華現場環境整潔有序
“老外”聲聲贊九嶷
兩江新區部分片區25日將停水12小時 請提前做好儲水準備
為留住鄉愁 六旬攝影師八年拍攝近百座四合院
十堰氣象臺發布雷電黃色預警 局部大風可達9級
加快推進農村“三變”改革 切實加強食品藥品安全監管
科學安排出游 保障旅游安全
南明區與恒大集團簽訂合作協議
市檔案局開展主題黨日活動
三亞開展房地產市場整治查處1個房地產開發項目和5家中介機構
杭州汽車城賣的二手車被更改過里程表數據 經省消保委調解 一次性賠付消費者6萬元
馬波調研農業科技園區建設工作時強調:提升農業科技園區科技創新能力助推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
臨沂舉辦安全生產應急救援技能競賽 26只隊伍競技
晉中市新編廉政劇《打虎記》全市巡演活動綜述
高新區開展“行走高新 愛在我家”志愿服務活動
中國文學名家走進泗陽看九園寫生態
洛南為貧困人口報銷住院醫藥費7037萬元
“環衛工人休息驛站”落戶龍沙公安分局正陽派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