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5歲的邵秀倫老人是我市宜秀區大龍山鎮桃元社區余山組的居民。16年前,她的老伴突發胃出血導致腦血栓,手術后落下半身不遂后遺癥;其兒子30多歲在外地務工受刺激,確診為精神分裂癥。作為妻子和母親,她堅強地選擇了五十載風雨同舟,患難中不舍不棄。
風雨同舟
“一切都是16年前,一家人平靜的生活被老伴一場突如其來的疾病給打破了。”8月5日,邵秀倫老人告訴記者,老伴余永旺是一名打鐵工人。那是一個平常的下午,當時正在打鐵的余永旺突發腦血栓。心急如焚的邵秀倫急忙叫來救護車將老伴送到醫院搶救。
“醫生,請您給他用最好的藥吧,我會給錢的,趕快救救他吧”,家境并不寬裕的邵秀倫急切地懇求著醫生。經檢查,醫生告訴她說,老伴余永旺因胃出血導致腦血栓,做手術可能引起癱瘓后遺癥時,她毫不猶豫地選擇手術,“趕快手術吧,救人要緊”。手術結束以后,余永旺在昏迷十幾天后終于醒來,死里逃生。
人雖然是救過來了,但還是因為腦血栓導致小腦萎縮,余永旺落下了半身不遂。當時余永旺因為生病不得不申請病退,她本人一直務農在家,突然沒有了經濟來源,手術又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積蓄,沉重的醫療費一下子讓全家陷入了深谷。倔犟的她并沒有為此而消沉,“當時家中一個月的可用收入僅有100元,每個月錢拿回來之后,我總是先把米給買好,剩余的錢支付老伴的醫藥費”,回憶著當時困境中的生活,邵秀倫說。
手術后的余永旺雖然脫離了生命危險,但手術后遺癥導致行動能力沒有了,不能走路,一只手也不能動彈,大小便失禁,生活不能自理。但邵秀倫勇敢地擔起了這一切,開始了漫長的護理康復之路。每一天,邵秀倫都要起早貪黑地買、燒、洗,一日三餐都要一勺一勺地給老伴喂食,還要經常給老伴擦身、換衣,清理大小便,陪著他說話。
不舍不棄
雖然生活如此困難,邵秀倫卻從不愿求助。她的兒子30多歲時因在外地務工時受了精神上的刺激,被確診為精神分裂癥疾病,一直在服用精神藥物控制,多年來未見好轉,反而越來越嚴重。
社區工作人員上門了解情況后,主動提出要給她家申請最低生活保障金和精神殘疾補助。2014年,宜秀區大龍山鎮桃元社區根據她家情況將她家列為建檔立卡貧困戶,可享受健康扶貧中的一些政策,對這個正處于困境中的家庭來說,可謂是雪中送炭,生活的緊迫得到了緩解,為這個家庭增添了力量。
此后,邵秀倫再也沒有申領過困難補助。“我們能夠挺過去,那些讓給更困難更需要的人吧。”她總是這樣說。因長年的照顧,她也有力不從心的時候。好幾次她都累得腰痛,不得不住進了醫院。
“十幾年過去了,老伴今年已經73周歲。”邵秀倫感嘆道。這一家人在與疾病的抗爭中遇到了多少困難,度過了多少個不平凡的日日夜夜啊。邵秀倫老人用平凡的行動,用樸實的情愫譜寫了一曲母子風雨同舟、夫妻相濡以沫的生命贊歌。
(線索提供:李匯慧 單位:安慶市宜秀區大龍山鎮桃元社區居委會)
南京男子收到5000元不明匯款 主動聯系對方退還
和縣“教育扶貧”圓了千名學子“上學夢”
江寧夯實網格化基礎 創新社會治理機制
綿陽市第十七屆迎春詩會評選揭曉,恭喜這些作者!
會同縣人民檢察院:小小“口袋書”助推隊伍建設
老伴半身不遂,兒子患精神分裂癥 邵秀倫用堅強譜寫生命贊歌
關于撥付東莞市2018年第二批電子商務專項資金的通知
初夏景美人歡暢(圖)
創新鑄造輝煌業績 沃土培育能工巧匠——焦作技師學院電氣工程系特色辦學發展紀實
“三名工程”筑巢3年引入228個頂尖團隊 10年內深圳三甲醫院數量將翻一番
《新時代 新氣象 新作為之美麗幸福村居》(17)橋頭:努力提升居民生活幸福感
市司法局對3家律師事務所開展“雙隨機一公開”執法檢查
市直機關統戰系統舉辦慶祝建黨97周年演講活動
潮安區啟動新一輪巡察
清理小區樓道 優化居住環境
鷹嘴桃花沒看夠?高山雪桃正開時!
市安委辦督導調研危險化學品運輸安全監管工作
阜南縣召開集中開展“小散亂污”企業專項整治工作會議
姚奕生在全市經濟形勢分析會上強調 著力推動珠海經濟高質量發展
保定市第三中學校內供電設備及線路升級改造(二次)招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