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污染源清查及入戶普查方法,提升普查參與度,確保數據準確度
普查隊伍在張槎下朗村的工業園區開展入戶普查,細致收集污染源信息。
張槎大富村富竹公園水清樹綠。禪城大力推動污染源治理,生態環境、居住環境不斷提升。
“這些年,我們感覺城市環境質量明顯好轉!”
剛剛過去的國慶長假,攝影發燒友陸杰去了一趟南莊紫南村欣賞水鄉風情,在他拍攝的圖片中,藍天與白云、綠水與青翠隔著屏幕撲面而來。他感嘆,六七年前,每次開車到南莊送貨,到處灰蒙蒙,弄得車身蒙上一層灰塵。
天更藍、水更綠、空氣更清新、城市更宜居,這是作為佛山中心城區的禪城,這些年給人們最直觀的變化。之所以有這樣的變化,關鍵在于禪城這幾年大力推動污染源頭的治理。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邁向高質量發展關鍵期,禪城要打造宜居宜業宜創新的高品質現代化國際化大城市中心城區,生態環境治理提升還在路上。
控源才能精準截污、治污。禪城的污染源是什么狀態?現有環境容量下,如何整治提升,才能滿足人們對高品質理想生活的向往?回應這些問題,必須對污染源“一網打盡”,做到心中有數、有的放矢、精準治污。
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守住綠水青山、提升市民獲得感和幸福感,禪城正高質量開展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工作,圍繞“查得清”“算得準”“摸得細”的核心導向,突顯專業性、科學性和實用性,并在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和創新手法。
關鍵詞“查得清”
創新排查方法高效梳理“體檢”清單
6月27日,一艘船劃破水面平靜,緩緩駛近禪城區張槎街道管轄范圍內的入河排污口。
船上的人員,正是來自廣東省污普辦的檢查組,他們正在開展禪城區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的清查階段質量核查工作。“污染源坐標獲取非常準確,說明清查工作落實到位。”實地查看入河排污口,并與錄入數據進行逐一比對后,省污普辦人員點贊禪城在清查階段的表現。
污染源普查,聚焦影響環境質量的主要污染物和敏感污染物,得先找出污染物的排放源、清晰確定調查對象。于是,普查之初,根據市下發的底冊名單,禪城便清查摸排工業源、農業源、集中源、生活源、市政入河口,確定入戶名單。
這是一份頗為龐大的名單,清查任務艱巨。清查底冊以工業源占絕大多數,多達15843家。禪城區污普辦公室直接進駐在第三方機構佛山科學技術學院里,此時馬上接通高校資源優勢,效率倍增。
區污普辦根據名單上各鎮街的企業數量和類型,把環境工程、化工、地理信息等專業背景的學生普查員,按學科專長分配任務。同時,建立一支由鎮街、村居等熟悉當地企業情況人員組成的協查隊伍。將普查員、普查指導員、協查員對應每一個社區進行匹配,建立穩定的工作隊伍,制訂詳細工作方案。
其實,在未開展上門清查前,佛科院的普查隊伍就已經依托環境與化學工程學院地理信息科學專業資源,利用“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網”“天眼查網”“企查查網”禪城區統計局企業清單等豐富手段,事先獲取了部分企業基本信息,結合村居提供的信息,并把倉庫、銷售等企業和已注銷公司剔除,大大減少上門排查時工作量。
普查員、地理信息科學專業學生馮江華表示,在隨后清查數據錄入階段,他們憑借專業知識,對已采集的企業坐標經緯度進行轉換校正和錄入,快速準確完成了地理坐標信息收集任務。
正是憑借創新清查方法,禪城在兩個月內快速高效完成了工業源清查的艱巨任務,鎖定全區7434家工業源對象順利進入下一輪入戶普查階段。
關鍵詞“算得準”
專業才能準確保障數據質量
繼清楚排污企業的精確名單、知道誰在排污后,下一步就要開展入戶、摸清楚這些企業的真實排污情況。
禪城146個村居社區里,不乏產業集聚區域。張槎街道工業園區星羅棋布、分布著近4000家企業;南莊鎮聚集不少印刷廠、家具廠;石灣鎮街道數百家不銹鋼中小企業成行成市; 祖廟街道部分村居內,聚集著成百家紡織制衣企業。
每一家企業乃至每一個生產流程,排污量不一:燒制一個瓷品,會產生多少硫化物?制作一個五金零件,會產生多少邊角料?印刷一平方米包裝紙,會產生多少廢氣量?這需要一支專業強的團隊進行摸底、為之細細“盤算”。
由于普查表量大、指標復雜、專業性強、牽涉面廣,如果不具備相對全面的專業知識,很難完整填報普查表。
“企業能回答生產了多少產品,但問到排放了什么相關污染物質、化學名稱,很多企業負責人完全答不上來。”區環保局副局長嚴聰表示,污染物排放核算的專業性很強,普查隊伍對普查表各項指標的理解程度,將決定普查質量水平。
為此,第三方機構佛科院對“兩員”開展多重培訓。不僅按步驟進行上崗考試培訓、入戶普查技術培訓等,而且分鎮街、行業有針對性地進行專項培訓,講授和演練涉及不同產污環節的企業入戶要點,還組建了好幾支由環境工程、化工專業學生組成的“精兵小分隊”,來對付“最難啃”的重點企業。同時,充當普查指導員的帶隊教師中,超過一半是博士,成為隊伍專業水平的強大后盾。
9月,祖廟街道文華北路上的雅來詩制衣廠迎來特殊的訪客。他們統一穿著醒目的藍馬甲、佩戴著工作證件,由基層協查員帶路,前來收集廠內生產、排污情況。
“除排污信息外,你們還收集其他看似跟污染物無關的基本信息做什么?”面對企業負責人王齊華的疑問,普查人員跟他解釋數據信息準確性的內在邏輯,還介紹了企業提高生產管理、排污治理意識的重要性,讓他聽得接連點頭:“對我這小小制衣廠的調查也蘊含這么多學問,你們真厲害。”
普查員隊伍具備一定專業能力和環境專業知識,指導員業務經驗豐富,協查員資深可靠,他們共同聯合一起形成普查主力軍扭成合力,以專業性嚴抓準確性,讓普查數據“活起來”。
關鍵詞“摸得細”
精準細致多種模式降低入戶阻力
“明天普查安排會比較緊湊,我給大家講解一下要點、提高效率……”
“節前填表的幾家陶瓷廠企業數據還沒確認,我們討論一下,核一核。”
10月7日晚,國慶假期即將結束,在指導老師或組長召集下,普查員在學院、宿舍里開起了會,準備第二天的入戶普查工作。
9月~10月,正值全區污普工作最為關鍵的入戶普查階段。此前,禪城區委常委梁柱華在現場督導會議提出“普查要做到精準和細致”。目前,禪城致力于進一步做細“廠門能進、數據可獲、質量可控”工作。
生產環節越復雜的企業,要完成越詳細的數據收集。按照國家普查報表制度,工業企業普查報表多達25張。而禪城企業類型適用的表格普遍涉及10多張,最簡單的企業也有四五張。“一些中小型企業主如果看到要填四五張表以上的話,難免不樂意。”佛科院環化學院副院長徐頌介紹,為了避免企業方產生厭煩心理,禪城針對污染物種類少的行業、企業適當簡化了填表流程。
禪城把企業需要填的內容,提取出來做成一張簡表,并做出五金、紡織、制衣行業的基本填表模板。“這樣,無論是普查員還是企業主,都覺得簡單。”徐頌表示,企業感覺難度降低,配合工作的意愿大增,從而降低了入戶調查阻力。
同時,針對四個鎮街產業構成,禪城進行精準施策,采取靈活高效的多種模式,扎實推進對普查企業的入戶調查。
例如在普查對象數量占全區總量一半以上的張槎街道,普查隊伍考慮到,如果每天分組到不同社區并線開展普查,每個聚集一兩百家企業的社區得花上一周或者十多天才能完成入戶,勢必影響居委協查員的配合程度。因此,普查隊伍采取了集中力量“逐個突破”的方法,以此提高效率。
祖廟街道的普查企業以制衣企業為主,且分布比較集中,因此普查人員讓社區統一派發簡表,由村居委人員指導填表,再由普查員一次過統一收表并核對基礎信息,使效率從“一次5家”提升至“一次數十家甚至過百家”。針對陶瓷廠等代表性行業,普查人員則召集企業代表進行專項培訓和填表指引,盡量降低難度。
“你好,你剛才填表漏掉了這個小爐窯的信息,請務必按規定補充。”日前,在入戶一家小飼料加工廠進行設備巡查時,佛科院環化學院指導員教師、博士方錚循著絲絲異味蹤跡,發現了一處燒煤氣的高溫加工爐窯。專業觸覺馬上提醒他,此處屬于調查范圍,可能涉及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廢氣污染物,于是馬上要求企業主完善這一生產工藝環節的信息。
小至邊邊角角的污染源也力爭全面覆蓋,在不影響企業正常生產秩序的基調下,普查隊伍以強烈責任心和工作熱情,力爭做到全面準確、下足精細功夫。
普查日記
披星戴月風雨無阻
一位媽媽的一天行程
“媽媽,怎么你最近這么少時間在家里陪我呢,好想你。”佛科院普查指導員教師、博士吳小蓮說,這是最近一個月來家中三歲兒子最常掛在嘴邊的話。
原來,自從9月禪城區啟動污染源普查入戶調查階段以來,深入各個鎮街村居實地收集污染源數據的工作,每天都在緊鑼密鼓中進行。為確保嚴格按照國家、省、市的時間節點和要求完成任務,迎著晨曦而出、披星戴月而歸,成為了禪城污普工作人員的真實寫照。
據介紹,近一個多月以來,每組污普隊伍普遍每個工作日從早上8時開展工作持續到傍晚六七時。以吳小蓮為例,往往是白天忙著帶隊外出入戶、登記,回校后還抽時間對當日普查資料進行總結、召集組員舉行小結會,晚上加班計劃和提前聯絡第二天的檢查內容。
面對新形勢下種種壓力和困難,禪城污染源普查人員隊伍的專業素質、戰斗力和凝聚力,成為決定普查數據質量的最關鍵因素。
吳小蓮還記得,上個月強臺風“山竹”登陸佛山那天,在全市防臺風全民總動員、普查外出活動全面停止的情況下,普查小組在校內舉行分享會,繼續解答隊員們對污染物核算、企業設計生產能力填報等事項的疑問。
“一直以來,面對高強度的普查工作,學生們不畏難不怕難,有著飽滿的激情與活力。而且用心扎實、普查業務操作能力越來越強。”對隊員們的表現,吳小蓮感到欣慰。
專業嫻熟攻堅克難
一位大學生的成長歷程
“‘一定’,定坐標和電話;‘二查’,查實原始數據、勘查現場;‘三指導’,提供簡表、提供模板、提供填表幫助。”對于普查員小組長、環境工程專業大四學生鐘嘉恒來說,培訓時學到的入戶普查要點“獨門”口訣很是好記好用,早已爛熟于心。
經過一個月以來普查工作歷練,鐘嘉恒不但很快上手,還積累了一定業務能力,應對復雜問題時,他會和指導老師、組員運用專業知識進行判斷,認真細致地以物料平衡、能源平衡、資源平衡、產能平衡為原理路徑,對企業方信息進行把關,全力確保數據準確性。
例如他們遇到一家以重油燒爐的陶瓷廠,由于企業本身生產數據不齊全,負責人也無法說出重油原輔材料的成分構成。于是他們指導企業方追溯材料來源、進貨渠道進行層層摸查,隨后得以查明。
“我們付出這么多辛勤努力,絕不是僅僅為了完成任務。”著力于不斷優化普查路線、強化污普人員專業技能,佛科院環化學院副院長徐頌表示,希望數據繪制出污染防治“一張圖”、日后接入禪城綜合治理云平臺,來推動環境管理與決策科學化、系統化、精準化發展,真正讓普查數據“活起來、飛起來、用起來”。(轉載:佛山日報)
市環保局扎實開展干部作風問題排查整改
嘉魚縣政府牽手華夏幸福 建產業新城促鄉村振興
大鵬新區生態資源環境綜合執法局調研深圳十一高周邊儲備地情況
悲哀!三明女子吸毒被抓,她的回答讓人五味雜陳
把藝術創作帶到田間地頭 四川美術學院成立藝術與鄉村研究院
禪城多管齊下摸清生態家底
熱熱熱!海口市民全副武裝抵抗熱浪(組圖)
德國TüV萊茵技術南京分公司派員訪問蚌埠質檢院
車道過車效率提高3倍!ETC自由流收費年內全省鋪開
北京幼兒園園長教師將全員培訓 中小學校長職級制度將推行
廣東省漁政總隊廣州支隊組織觀看紀律警示教育片
查消毒看通風數抹布 蕪湖開展公共場所衛生A級復評
老甲A足球明星邀請賽11月恩施開賽
東營供電公司做細做實巡視消缺
石首市:無人機巡查讓非法吸砂船無所遁形
車管改革新舉措惠及群眾
買買買,有限定!春節長假出境游三條“口訣”勿忘記
華州區舉辦2018年政府會計準則制度業務培訓會
平昌二小對接干部下村到戶送溫暖
中央統戰部來常調研新的社會階層人士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