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來到屏南縣甘棠鄉王林村梧洋自然村,村民鄭帝瑞正在家門口打掃。前段時間,他剛剛拆了自家的舊菇棚,為村里騰出了一片整潔的空地。
過去,梧洋村零散種植食用菌的農戶較多。隨著食用菌產業轉型升級、專業化發展,食用菌種植戶不斷減少,許多菇棚被廢棄,也沒人愿意花力氣進行清理。
隨著甘棠鄉鄉村旅游業日漸興旺,許多游客到梧洋村觀賞梨花,廢棄菇棚顯然大煞風景。為了推動梧洋村的環境整治工作,今年3月,甘棠鄉黨委書記張書儉和村民商量:“如果你們能在短時間內把村里的環境整治好,鄉里就把今年的芙蓉李采摘節放在梧洋村辦。”
得知這一消息,村民們的積極性前所未有地高漲,紛紛配合村兩委拆掉自家的菇棚。僅10天左右,村里的二十多個舊菇棚全部被拆除,環境大大改觀。“我們村子不大,如果自己再不抓住機會,主動改善村子的面貌,村子發展起來也很困難。”鄭帝瑞說。
近年來,甘棠鄉大力推進鄉村旅游,生態環境對于甘棠鄉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該鄉許多村莊位于金造溪支流畔。過去,村民環保意識不強,隨意將生活垃圾棄于溪流中。位于下游的小梨洋村和漈下村時常被溪流中的垃圾困擾,生態環境堪憂。按當時小梨洋人的話說,“雨天是水泥路,晴天是揚灰路。兩條溪流,大河漂垃圾,小河流臭水……”
小梨洋村是省級傳統古村落,清代戍臺名將甘國寶出生地,歷史悠久,具有濃厚的文化積淀,自然景觀優美、特色旅游資源豐富,發展文旅融合產業優勢顯著。生態環境若被破壞,對小梨洋村的發展而言是“硬傷”。
“我們立足自然資源優勢,樹立了‘發展生態經濟,建設美麗甘棠’的奮斗目標,全面加強對生態環境的保護,讓綠水青山真正變成金山銀山。”張書儉說。
2016年底開始,甘棠鄉全面開展生態環境整治工作,全鄉配備專職環衛人員32名、垃圾箱310個,實現垃圾村收集、鄉轉運、縣處理;推進污水管網鋪設及末端處理工程,全面完成改廁任務及部分改水工作;加強河道清淤,清理亂搭蓋……
一系列有力的舉措,讓甘棠鄉整體形象不斷改善,村民的環境意識也明顯提升,主動維護起周邊的環境。小梨洋村和漈下村也擺脫了河道垃圾的困擾,優美的生態環境推動了鄉村旅游業的發展,形成了“漈下—巴地—小梨洋”特色旅游帶。去年,小梨洋村共接待游客近4萬人次,漈下村共接待游客近8萬人次。(記者 鄭雨桐 鄭舒 通訊員 黃起英)
仿制藥產業化可獲大額資金補助我省為仿制藥研發和應用開“綠燈”
李紅軍率隊檢查節日安全保障工作 始終把安全放在第一位 細致做好各項保障工作
張家界武陵源冰雪迎客 多舉措確保接待安全
三城同創”會同檢察在行動
冰上健身嗨起來!
屏南甘棠:改善生態環境 激活“美麗經濟”
候車亭玻璃外罩被破壞
鎮賚縣扶貧辦采取有力措施確保廉潔過節
短暫的相聚 一生的友誼
潛山縣宣講黨的十九大精神走進校園
我市昨日凌晨發生1.8級地震
市交運局:開展網絡安全及保密宣傳活動
南京交警發布春雷行動第九次曝光人員名單
天氣:暑熱回歸氣溫攀升 20日21日最高或達35℃
出資合買防護林 三人濫伐獲罪受罰
省安監局安全生產檢查組到廣德縣檢查職業病防治工作
雨湖區召開老干部代表調研座談會
如東老兵壯烈殉國 生前戰友千里迢迢看望烈士父母
鄭劍戈與蒞汕考察的鶴崗市市長王秋實一行座談
宜川縣強勢吸睛第三屆絲博會暨第22屆西洽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