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聳云霄眼觀四海,衢連天下心系九州。”這是宿松縣北浴鄉滑石村進村道路牌坊上的對聯。近年來,農村道路暢通工程使該村道路“由窄變寬”、“由線成網”、“由通向好”,極大地改善了當地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為鄉村振興源源不斷地注入新活力。
滑石村位于宿松縣西北邊陲,地理位置偏僻,平均海拔600米,距離縣城45公里。交通不便一直阻礙著該村的發展,阻斷了與外界的交流。
“過去,只有一條狹窄的山路通往外界,而且這條山路路況差,急彎多,大型車輛難以通行。困在大山里的滑石村村民只得望山興嘆。”滑石村書記汪愛學說。可如今,你來到滑石村,迎接你的是一條寬敞的水泥路,路好走了,村民的生活也變好了。
眼前這條水泥路,是2013年,當地政府投資624萬元,修建的通村通組公路,公路全長15.6公里,通到村民家家戶戶,祖祖輩輩走山路的村民們,終于走上了水泥路。
一條水泥路,燃起了村民脫貧致富的希望。
“以前交通不方便,只得靠肩挑的方式去收芭茅毛,一年到頭賺不了多少錢。如今路修好了,方便多了,我騎車到各家各戶去收,還收到湖北蘄春縣去了。”這幾天北浴鄉滑石村村民朱文華特別高興。
因殘致貧朱文華一家主要收入,靠的是收割荒山上的芭茅毛進行手工加工,做成笤帚賣錢。以前,到一趟鎮里要走兩個多小時。
雖然豐富的資源,但滑石村卻是個貧困村。村子位于半山腰,進出都是坡,產業進不來,全村2055人,收入來源主要靠種植傳統作物。由于村集體沒有積累,50公分通村土路,使貧困揮之不去。
“每到豐收年份,老百姓眼巴巴看著自己的土特產品,聽任上門收購的販子壓價。有些村民嘗試自己往外運,因為路面坑坑洼洼,顛簸得厲害,費時費工,只好作罷。”回憶往昔,村書記汪愛學一肚子苦水。
改變從5年前開始。道路暢通工程改變村容村貌,產業發展。如今19個村民組實現了“組組通”。
交通方便了,收購的原材料多了,朱文華就擴大生產。2016年,他利用小額扶貧貸款在江蘇省鎮江市辦起了一個笤帚加工作坊,將收購的原材料用大貨車運到那里加工后進行銷售。
朱文華告訴記者,他的笤帚在江蘇省鎮江市非常受歡迎,一年要做一萬把。去年一年,他靠手工笤帚賺取了十萬元的純收入,順利脫貧?,F在,朱文華建起了新房,而新房能夠建起來,靠的還是村里新修通的公路。
道路好了。村民依托當地資源,開始大規模種植茶葉。“這條路修通了過后,原來茶葉幾塊錢一斤,現在賣到幾百塊錢一斤,現在不但不用出去銷售,人們開車到我們當地來買,這個效益是增加了好多倍。”滑石村村民朱祥火說。
村民們富裕了,村容村貌煥然一新,也帶活全村經濟發展。2016年引進綠色同盟專業合作社流轉芭茅山2100畝發展油茶產業;投資50萬元,做優做強茶葉產業,利用富達茶葉合作社,并購茶園120畝,改造茶園50畝,全村優質茶園達980畝。村集體收入一下子達到10萬多元。2017年整村出列,貧困發生率降至1.41%。
產業興了,村民富了。滑石村悄然發生變化只是宿松縣的山區村莊的一個縮影。這幾年,宿松縣大力實施農村道路暢通工程,較好地解決了群眾出行難問題,為全縣的脫貧攻堅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據該縣交通運輸局黨組成員、總工程師高峰介紹:“按照‘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的要求,全面實施通暢工程、安全生命防護工程等公路建設項目,2016-2018年全縣農村道路暢通工程建設總規模1557.6公里,總投資11.3億元。”
“當前,脫貧攻堅激戰正酣,暢通農村發展的各條‘毛細血管’,將進一步激發農戶發展思路,這條進村公路,拓寬了村民的脫貧路、打開了致富門。”
湞江區開展出租房屋消防安全檢查 提高消防安全防范意識
6月11日天氣預報:本周天氣變臉快 增減衣物要勤快
道縣大暴雨成就的“涇渭分明”奇觀網友戲稱:妥妥的鴛鴦鍋!
播下脫貧致富的“種子”
【榆樹市】趙國軍、常健深入到鄉鎮調研脫貧攻堅及危房改造工作
一條路打開脫貧致富門
中國護照含金量再增 多重利好帶你玩轉黃金周
2018年我市將全力建設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
湖州市公安機關:完善群防群治 助力“平安湖州”
用心筑牢安全關
男子因夫妻不和割腕喝農藥 民警緊急施救脫險
向前進率隊赴江干區對接東西部協作工作
存儲“大鱷”傳輸“大牛”紛至沓來 國內網絡安全企業前20強入駐武漢
肖家崗社區|安裝煙感報警器 老人安全掛心中
保障高考醫療 定點醫院為考生開通綠色通道
“金九”商品房成交量小幅下跌 市場新增房源13863套
潁上縣召開工業經濟暨項目建設第67推進會
長春國際民間藝術博覽會開幕 來現場尋寶看人體彩繪攝影大賽
凌云不斷提升駐村工作隊為民服務能力
2018年嘉興市幼小銜接教學研訓活動"在平湖乍浦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