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渠路和雙橋東路交界處,每到夜晚,46座12米高的水泥筒倉在激光投影映射下,呈現著五彩斑斕的顏色。這些當年儲藏水泥的筒倉群現在成了雙橋的一處文化地標。就在這兩天,一場關于工業遺存文創轉型的論壇,在筒倉群所在的塞隆文創園區召開。據北京市文化創意產業促進中心主任梅松在論壇上透露,北京市目前騰籠換鳥,利用“三舊”(老舊廠房、商業設施、辦公樓)改造拓展文創新空間,針對改造中面臨的規劃、土地、消防三大問題,制定實施細則將于近期公布。
在朝陽區雙橋,遺存有大量的原先工業用廠房,記者實地走訪發現,除擁有亞洲最大的水泥筒倉群外,北京塞隆國際文化創意園的園區內還保留了火車、鐵軌、站臺等特色景觀,這些無不透露著鮮明的工業特色氣息。不同的是,這些設施不再作為生產用,而成了對外展示的“景觀”,就連原先的車間大門和通道也被設計成了“時間隧道”。而在多年前,這里還是北京勝利建材水泥庫,主要用于水泥儲存。提及改造初衷,北京雙橋農場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北京勝利建材水泥庫在2008年奧運會后水泥存儲量便逐漸下降,46個水泥筒倉于2011年停止使用。雙橋農場2013年決定將其改造升級為文創園。2014年,園區改造正式動工,2015年創意園正式開園。
在此次舉辦的首屆“首農·文化雙橋”暨工業遺存文創轉型論壇上,首農食品集團副總經理馬俊介紹說,截至2017年底,集團共拆除騰退老舊廠房、違章建筑224萬平方米,疏解關停畜禽養殖場40個。加快推動騰籠換鳥和轉型升級,提出打造環五環“一圈一系”目標。“一圈”即打造環五環休閑觀光農業旅游圈;“一系”是重點對工業遺跡的老舊廠房、倉庫進行升級改造,發展文化創意、電子商務、移動互聯、教育和健康等產業。
北京市文化創意產業促進中心提供的數據顯示,根據對本市14個區的不完全統計,目前共有242處老舊工業廠房,仍在生產或部分在生產的96處,已停產閑置的有70處,已開發或正在開發的工業遺存76處。與會專家表示,以老舊廠房為代表的工業遺存具有歷史、科技、社會、建筑等價值,其歷史年代、文化風貌、功能格局、利用價值等條件和資源,在一定程度上具備承載文化館、圖書館、博物館、美術館、創意書店、藝術影院、非遺展示中心等文化設施功能的能力,可以大大拓展文創產業的發展空間。據梅松透露,今年4月出臺的《關于保護利用老舊廠房拓展文化空間的指導意見》在具體實施上主要面臨規劃、土地、消防三大問題,本市近期將公布實施細則,對于有關部門來說更具指導性和操作性,從而真正打通政策落實的“最后一公里”。
還款咱別想當然!透支刷卡之后 還款細節要注意
江南區:用好履職賬本 倒逼責任落實
市科技局局長王志東深入經開區對科技 創新工作進行實地調研
路南社區開展“5.29”計生協會會員日宣傳教育活動
瑞安10所公辦幼兒園集體開工
雙橋工業遺存"活"起來 北京市老舊廠房改造實施細則將公布
天臺:扎緊藩籬常鳴鐘
市中心醫院昨舉行項目啟動儀式 人工智能將守護癲癇患者
鶴壁食藥監部門全力保障文博會餐飲服務食品安全
安鄉職專:交通文明勸導 我們在行動
[武侯區]武侯區開展就業巡回服務招聘活動
洛龍區李樓鎮積極推進新區污水處理廠二期擴建工程
市區住宅——物業費上漲成定勢
山東繪就農業新舊動能轉換藍圖
西市區召開領導干部大會傳達領導講話精神
全市安全生產隱患大排查大整治攻堅行動調度會召開
馬邊縣大風頂管理局深入保護站清查科研監測器材使用情況
市委常委會會議:落實過硬措施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
開平區多措并舉,推進全區誠信體系建設再上新臺階
開放興市,永州換擋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