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社區工作者和在職報到黨員熱情為居民提供優質貼心服務,與社情民意“無縫對接”;在社區文體活動中心,居民自發組織的舞蹈隊伴著音樂翩翩起舞,全域社區春晚精彩上演;在日間照料中心,老年人正樂享幸福晚年,老有所養、老有所樂已成現實……一個個溫馨的畫面,描繪的是我市以高質量的城市基層黨建助推城市社區規范化建設的生動實踐。
社區是城市社會的基本單元,是黨委、政府與百姓連接的重要紐帶,是為民服務的重要平臺,是社會和諧穩定的根基所在。近年來,我市以被中組部確定為全國城市基層黨建示范市為重要契機,從2017年10月起,大力實施以“一有七中心”為主要內容的城市社區規范化建設,通過強自身、賦權能、優服務“內外兼施”,著力做實做細社區工作,不斷增強社區黨組織的政治功能和服務功能,切實把社區建設成為管理民主、服務完善、安定有序、充滿活力的“幸福圈”,激活城市發展的“紅色動能”。
打造“一有七中心”
推動陣地建設標準規范化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社區是基層基礎。只有基礎堅固,國家大廈才能穩固。”
隨著新型城鎮化進程的不斷加快,越來越多的流動人口和新組織、新業態涌入城市,傳統街道社區這匹“小馬”,已難以拉動城市化的“大車”。
面對這一嚴峻的課題,市委、市政府研究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社區規范化建設的意見》,將社區規范化建設納入全市城市基層黨建和經濟社會發展總體布局,制定統一建設標準,對每個中心的面積、功能、設施等作出了詳細規定。
去年10月,以“一有七中心”(“一有”即每個社區都要有堅強有力的黨組織;“七中心”即社區便民服務中心、綜治服務中心、文體活動中心、衛生服務中心、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兒童服務中心、志愿服務中心)為主要內容的城市社區規范化建設在全市鋪開。
在推動城市社區規范化建設過程中,我市始終把加強黨組織建設擺在社區規范化建設的首要位置,在班子建設規范化方面,為每個社區配齊配強黨組織書記,通過政府購買服務、公開招聘等方式向社區充實專職工作人員295人;在黨員管理規范化方面,嚴格規范落實“三會一課”、組織生活會、民主評議黨員等組織生活制度,大力推行無職黨員“一編三定”,黨員教育管理從寬、松、軟走向嚴、實、硬;在制度落實規范化方面,深化拓展“一征三議兩公開”、社區便民服務、矛盾調解化解、黨風政風監督檢查等四項基礎制度,堅持全覆蓋、真運用、求實效,推動社區黨組織規范運行。
為確保按期完成建設任務,市委組織部堅持化零為整,把社區七個中心整合為黨群服務中心,統一外觀標識,突出黨建元素,打牢紅色印記,使黨組織的旗幟在城市基層陣地凸顯出來。同時,市民政局、文廣新局、衛計委、教育局、行政服務中心、文明辦、綜治辦等7個成員單位結合各自職能和承擔任務,分別制訂了每一個中心建設的具體方案、考核辦法,指導基層組織實施。
在禹州市夏都街道辦事處城上城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寬敞明亮的便民服務大廳和工作人員的熱情周到服務,給人的感覺如回家般溫暖;走上二樓,文體活動室、四點半課堂、心理咨詢室、圖書室等場所一應俱全……“上級把黨群服務中心建在了‘家門口’,扎扎實實辦成了社區多年來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好事,切實讓群眾知道了惠從何來,也讓社區干部說話有底氣、服務有能力。”城上城社區黨委書記武新強說。
城市社區硬件水平的提升,離不開“真金白銀”的投入。截至今年9月,全市累計投入建設資金2.19億元,建成規范化社區57個,社區辦公服務用房平均面積達到900平方米。其中,魏都區西大街道辦事處魏武社區辦公服務用房面積更是達到了3200平方米,設施健全、功能完善,標準直指全國一流。
擴能減負增效
圍繞“一有七中心”轉職能
社區硬件有了大提升,如何厘清基層政府與社區的權責邊界?
記者來到魏都區南關街道辦事處七一社區,看到社區居民正忙著排練節目。“重陽節是我們老年人的節日,社區為了給我們送上節日祝福,重陽節前要舉辦一場文藝演出。”在七一社區居民黃素玉看來,社區舉辦各類活動,既豐富了居民的日常生活,又密切了黨群關系。
在我市,像黃素玉一樣為社區點贊的居民還有很多。居民之所以點贊城市社區,得益于我市在探索城市社區規范化建設過程中,大力推進社區擴能減負增效,使社區黨組織聚焦主責主業,把精力和注意力轉移到抓黨建、抓治理、抓服務上來。
在擴能上,把各部門提供給社區的資金資源,以社區黨組織為主渠道打包下放到社區,使社區黨組織說話更有底氣、服務更有能力。市、縣財政每年向社區投入經費4700余萬元,將城市社區服務群眾專項經費提高到每年12萬元,2017年市財政單獨拿出760萬元對達到規范化建設標準的社區進行獎勵。市文廣新局整合各級各類面向基層的公共文化資源,發揮社區文體活動中心的終端平臺優勢,集中投放、打捆下放,實現人財物統籌使用;市綜治辦組建由社區干部、社區民警、人民調解員、網格管理員、社會工作者、志愿者等組成的工作隊伍,整合部門、行業力量,形成各方面有效銜接、互為支撐的基層社會治理體系……各駐區單位積極與社區開展“契約化”共建,實行社區“點菜”、駐區單位“配菜”,為社區提供學習活動場地、背街小巷整治、醫療衛生保健、困難群眾幫扶等服務事項。
在減負上,我市制訂下發了《許昌市全面推進社區減負增效工作實施方案》,大力開展社區減負增效專項行動,使社區從繁重的行政性事務中解脫出來,專注于抓黨建、抓治理、抓服務;全面清理規范社區檢查評比、機構牌子、會議臺賬、印章管理使用等事項,實行社區工作事項準入制度,保留規范依法履職事項19項、協助工作事項12項、日常出具證明事項19項,取消社區評比達標項目14項,要求縣級、街道組織的由全部社區參加的會議每年分別不得超過2次、4次。建立以社區居民群眾滿意度為主要評價標準的社區考核機制,由街道辦事處(鄉、鎮)統一對社區工作進行綜合考核評比,不得將社區作為行政執法、拆遷拆違、環境整治、城市管理、招商引資等事項的責任主體。“通過減負,社區真正實現了有能力、有精力把該干的事情干好,也干到了老百姓的心坎上。”魏都區南關街道辦事處七一社區黨委書記馬靜坦言。
在增效上,依托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建設社區公共服務綜合信息平臺,實現信息集成、資源共享。魏都區建設了集基層黨建、社會治理、行政審批、社區管理、便民服務于一體的“五網融合”智慧黨建平臺,既減輕了社區負擔,又提高了工作效率。我市扎實開展政府購買社區服務工作,堅持分步走、全覆蓋,2016年確定禹州市為試點,2018年各縣(市、區)全面鋪開,由社會組織、企業提供優質的公益性、專業性、技術性服務,實現社區職能轉變和服務增效。
織密服務網絡
推動“一有七中心”高效運轉
繡花是慢工出細活。做好城市基層黨建工作,亦要狠下“繡花”功夫。
統籌“大”區域,讓黨的旗幟飄起來;精織“小”網格,讓黨員形象立起來;“三社”“多”聯動,讓服務優起來;群眾“少”跑腿,讓工作效率高起來……“我們圍繞‘大、小、多、少’做文章,使社區工作處處體現黨的意志和要求,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了宣傳黨的主張、貫徹黨的決定、領導基層治理、團結動員群眾、推動改革發展的堅強戰斗堡壘。”魏都區西大街道辦事處魏武社區黨總支書記王偉說。
樹立精細理念,方能下足“繡花”功夫。為推動城市基層治理規范化,我市把精細化智慧化的要求貫穿社區管理服務全過程,以“網格前哨”工程、“線上線下”互動、“三社聯動”機制為抓手,使居民對社區的歸屬感和認同感不斷增強。
何為“網格前哨”工程?即按照200到300戶的標準,劃細劃小社區網格,每個網格配備1名網格長和1名網格管理員,及時把巡查收集的民意需求、管理隱患等信息上傳至街道、區級信息平臺,建立快速反應機制,推動問題有效解決,實現社區治理和服務精細化。去年以來,通過下網格巡查,全市協商解決小區停車難、廣場舞擾民等事項2859件,一大批群眾煩心事化解在了網格內,網格已成為社區治理的前哨堡壘。
“線上線下”互動也是社區精細化管理的一個創新。在“線下”,依托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推行錯時延時、坐班值班、預約上門等制度,面向群眾開展“一門式辦理”“一站式服務”,群眾在家門口就能辦理25項審批服務、15項便民服務;在“線上”,充分運用現代網絡信息技術,建立貫通區、街道、社區三級的政務服務網絡平臺,實現服務事項“一網辦結”。就魏都區而言,他們通過建立社區智慧應用自助服務平臺、開發智慧社區客戶終端,居民足不出戶就可以快速了解社區事務和辦事流程,享受基于社區電子商務的商品、果蔬等15分鐘快捷配送服務,實現社區便民服務快捷化。
健全完善社區黨組織領導下的居民自治、民主協商機制,通過召開黨群聯席會、居民聽證會等形式,引導居民自己開處方、解難題、當管家;廣泛調動社會組織資源,引入10余家全國全省知名的社會組織,為社區居民提供托老托幼、家政服務、生鮮配送、教育培訓等七大類專業化服務;建立670支志愿服務隊,開展糖豆媽媽講故事、圓夢愛心粥、認領“微心愿”等志愿服務活動……“三社聯動”機制的建立,實現了社區服務多樣化。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按照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的要求,把加強基層黨的建設、鞏固黨的執政基礎作為貫穿社會治理和基層建設的一條紅線,以黨的建設貫穿基層治理、保障基層治理、引領基層治理,把黨組織的主張轉化為群眾的自覺行動,真正實現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人民管,以高質量黨建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市委組織部相關負責同志表示。
"五一"出行提示:京哈高速部分封閉 出省有6條路
我市迎新春“寒冬送溫暖”集中走訪慰問不落一人
我市發力教育扶貧阻斷貧困代際傳遞
玉環干江南美白對蝦上市
工會組織充滿生機活力 職工群眾有更多獲得感
打造“一有七中心”規范化社區 筑牢城市基層黨建工作根基——聚焦我市高質量推進城市基層黨建工作
北京市自行成交二手房可網上審核資格
興化一畜牧企業環境隱患大
皇姑分局居民身份證辦證大廳“搬家”
美國加州“大胃王”再創吃熱狗大賽紀錄
雙峰縣沙塘鄉中心學校織牢防溺水安全網
上海海洋大學原副校長李延臣涉嫌受賄罪被提起公訴
濰坊上半年經濟總體平穩 實現生產總值3186.8億元
見證文化新力量 展現文化新魅力——聚焦省文博會聊城展區“文創空間”專區
道慶洲大橋水下樁基施工全面展開 130多臺鉆機進場
京城多個商業空間 轉身遇見藝術展
自治區人社廳調研組到港北區老鄉家園扶貧車間調研
南朗鎮啟動萬人植樹活動
吳興:緊盯“四風”不放松 黨員干部過“廉節”
桐梓坡路沿線將停水 時間:10月15日23時至16日11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