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桂武在田間檢查水稻生長情況。
湘潭新聞網8月28日訊(湘潭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羅韜)“苦棗樹、松樹上長蟲,水稻就非常容易生蟲;茭瓜發紅,水稻就肯定得稻瘟病。”8月25日,71歲的楊桂武在湘潭縣易俗河鎮郭家橋村的田間,檢查再生稻生長情況,和身邊的人不時交流著。楊桂武原是湘潭市農業科學研究所的一名研究員,從開始工作到退休后回鄉務農,在田間地頭奮斗了40余年,農耕生產成了他生活最重要的一部分。
近期正值第二季再生稻需要打藥殺蟲的時候,8月25日,我們來到郭家村,楊桂武正在幫助一位農民檢查水稻生長情況,指導他如何防治蟲害。與楊桂武從小一起長大的鄰居劉詩云說:“老楊最喜歡到田里面轉了,不光看自己的,還愛看別人的,研究不同的田,總結每塊田存在的問題。”
“田里的學問很多,氣候、時間、種植方式、肥料、農藥方方面面都要考慮到,只要一個方面出了問題就會影響產量,嚴重的甚至顆粒無收。”楊桂武說。他退休之前有一年,隔壁的城塘村以及本村的新橋組出現了大面積的稻瘟病,水稻的莖稈像被火燒過一樣焦黑,營養無法輸送上去,五六百畝田顆粒無收。聽到這個消息后,楊桂武立馬趕回老家實地調查,對還沒染上稻瘟病的稻田進行搶救,并在第二年親自指導耕種,改變肥料配比,增強禾苗抵抗能力,加強農藥防治及水源管理,成功抑制稻瘟病的再發。
2008年退休以后,楊桂武更是成了郭家村的義務“稻田守護者”,哪家田里出了問題,都會來找楊桂武。春耕前,楊桂武會義務幫助村里的鄉親做“浸種催芽”的工作。對楊桂武的專業技能,連種子公司的專家也贊不絕口,他們說:“我們在實驗室里的恒溫箱內做‘浸種催芽’的出芽率是92%,一般農民做催芽要比我們低3到5個百分點,而楊老卻可以達到95%,可見他對溫度濕度的把控是非常精準的。”
楊桂武說:“村里的人普遍缺少基礎技術,用肥用藥意識差,買肥料和農藥的商家很多也不懂,經常用錯種類和配比,所以我一定要幫他們把好關。”他告訴我們,之前有兩個生產隊,將用來種蓮子的低氯肥用來種水稻,并且用量也不對,對水稻產量影響非常大。
種田是“靠天吃飯”的行業,自然因素對水稻生產的影響特別大。就在去年,湘潭不僅遇到了洪災還發生了旱災,而且突發稻飛虱,這種害蟲一旦爆發可以把水稻吃得干干凈凈。楊桂武通過自己經驗提前預判了稻飛虱的產生,加強了本村的害蟲防治工作,加大農藥計量,保證了水稻的收成,這讓臨近鄉村絕收的村民又詫異又羨慕。
楊桂武說:“農民的主要收入還是靠種地,收成的好壞直接關系著農民們的生活,我希望盡我的努力幫助我們村的鄉親們年年大豐收,一起致富。”
廣水扶貧宣傳凝聚脫貧攻堅強大合力
沖刺總量全省第三,建設現代化新滁州
宣城市法治動漫作品榮獲安徽省“爭做中國好網民”系列網絡原創作品二等獎
市十三屆人大常委會召開第五十六次主任會議
鎮江一季度農資供應穩定扎實
湘潭71歲的“稻田守護者”:農科所退休,回鄉還務農
彭澤縣馬當派出所開展旅館業禁毒宣傳
老干部自編自演 載歌載舞迎重陽
關于《常州市紅十字事業發展“十三五”(2016-2020年)發展規劃》的解讀
呼和浩特市群眾信訪舉報轉辦邊督邊改公開情況一覽表(第十三批)
國家科技支撐計劃“福建省數控一代機械產品創新應用示范工程”項目通過驗收
公交121路129路雙向增加“龍門悅府”站
天氣漸涼 室內購物受青睞
5天假期鐵路客流量大增 “三月三”桂林增開重聯14對動車
2017年成貴高鐵(宜賓段)投資超20億 累計完成75%
孟津縣橫水鎮開展“迎新春送祝福”義寫春聯活動
新野縣:新野縣貫徹落實省、市防汛抗旱指揮部第一次視頻會議
雨山警方搗毀一組織、強迫賣淫團伙
雨山區農委組織開展大棚房清查整治行動
祁東縣地下管線普查及綜合信息系統建設項目中標公示